设备|三星的逆袭背后,芯片之路对“中国芯”的启示

【设备|三星的逆袭背后,芯片之路对“中国芯”的启示】韩国通信运营商的业界人士谈起中企进入境外通信设备市场的事情 , 该人士表示“承认中国通信装备在性能上 , 已经接近于国际水平” , 但“从现在的局势看来 , 要决定使用中国设备的公司 , 应当考虑好准备如何处理和美国的关系” 。
从三星的例子中 , 我们不难看出 , 若没有三星自身的产业一体化的战略及企业内部的决策 , 三星乃至韩国芯片产业也很难获得成就 。
“虽然三星的半导体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 比如三星在系统半导体等非量产芯片行业 , 仍然处在为设计的芯片提供代工服务的阶段 , 很明显 , 代工并不能使三星掌握核心技术 。 不过没有人可以否定近几十年的发展;可以说 , 三星若没有持续性的投入 , 那么三星的半导体产业无法走到今天 。 而投入的背后 , 则体现的是三星高层坚定的信心;在过程中 , 重要的是:投入的重点在于持久 , 而非一次性的投入;毕竟 , 创新要以足够的信心为基础 , 而投资 , 才是体现信心最好的方式 。 ”知情人士总结道 。
设备|三星的逆袭背后,芯片之路对“中国芯”的启示
文章图片

另外 , 近年来三星消费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量上升 , 一定程度上也为三星继续在芯片产业进行投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 而非源自风投、基金的投资 。
可以说 , 三星的逆袭背后 , 是市场化力量的成功 , 也是三星构建以三星为核心、上下游韩国企业共同打造及构建重点扶持、长期计划所得来的成功;在此过程中 , 三星、政府、高校乃至许多奋斗在一线的工程师、研究员 , 缺一不可 。
固然 , 中兴事件对于中国芯片产业乃至中国科技发展史 , 都是一场痛苦的教训 , 但我们也不应太过悲观 , 毕竟 , 我们看到了受制于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 我们也从此知道了“中国芯”应当改进、应当进步的方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