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2022年,互联网没人惦记“当第一”( 三 )
曾经霸气外露的滴滴 , 在美股上市后 , 现在的市值只有240亿美元 , 排在蔚来、小鹏、理想之后 。 很难想象 , 这是一家烧掉了大几百亿人民币的出行巨头 。 遭到安全审查后 , 滴滴APP至今尚未重新上架 。
还有一些小巨头 , 比如爱奇艺 , 成立至今亏了十年 。 2021年偶像选秀节目宣告凉凉 , 超前点播被取消 , 短期内看不到盈利曙光 , 爱奇艺市值跌去84% 。 还有跨境互联网券商富途 , 在2021年被指“无照驾驶” , 面临合规风险 , 另外 , 企业境外上市放缓 , 券商坐起了冷板凳 。 2021年它的市值从259亿美元跌至63亿美元 。 公司的基本面已经发生变化 , 高估值的海市蜃楼破灭了 。
对于很多互联网巨头而言 , 2021年是价值重估、格局重塑的一年 。 跌倒、出局 , 很多东西再也回不去了 。
有人崛起 , 有人低调
还是有公司在扩张 , 在往上爬 。 比如造车新势力 。
2021年 , 蔚来、理想、小鹏的月交付量节节攀升 , 11月全部过万 , 12月再创纪录 。
高速增长的业绩 , 带动股价上涨 。 2021年 , 理想的市值增长了27% , 小鹏增长了31% , 在中概股中独树一帜 。 蔚来坐稳了巨头市值前十的位置 , 小鹏首次上榜 , 理想排在第12位 。
给这些车企配套电池的宁德时代 , 更是志得意满 , 在2021年成为创业板首个万亿市值公司 , 被人们称为“宁王” 。 按市值计 , 这家电池厂商超过中国所有车企 , 超过京东拼多多 , 也超过了美团 。
它们所处的新能源赛道 , 是当下最火热的赛道 。
这一点从巨头们的业务布局也能看出来 。 市值前十大上市互联网公司中 , 有三家是亲自下场造车(小米、百度、蔚来) , 还有三家是大笔投资了造车公司(腾讯、阿里、美团) 。
要有科技含量 , 杜绝资本无序扩张 , 这是摆在互联网巨头面前最大的现实 。
2021年下半年以来 , 习惯了平台玩法的互联网巨头们开始收缩 。 火热的社区团购大战降温了 , 小玩家出局 , 剩下的几个巨头休战 , 滴滴在三季度对橙心优选计提了208亿元的损失 。
让商家苦不堪言的二选一停了 , 让小商小贩抵制的价格战停了 , 让家长鸡娃内卷的培训班也停了 。 巨头们也明白了 , 美股不再是最优解 , 港股成为新的选择 。 2021年 , 随着百度赴港二次上市 , BAT三巨头在港股会师成功 。 另外 , 大批中概股在港股二次或双重上市 , 如携程、B站、汽车之家、微博、小鹏、理想等 。
互联网巨头更加重视宏观政策 , 同时 , 掌舵巨头的大佬们 , 变得更加低调 。
3月 , 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 , 由联合创始人、CEO陈磊接棒;5月 , 张一鸣卸任字节跳动CEO , 联合创始人梁汝波接任;9月 , 京东宣布京东零售CEO徐雷升任京东集团总裁 , 成为名副其实的二把手 。
推荐阅读
- 创事记|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会跑偏吗?
- 识别|外卖界又一黑科技 饿了么计划2022年覆盖100000顶智能头盔
- 创事记|NFT距离元宇宙只差一个周杰伦
- 快科技2018|2022年首款力作!苹果迄今性能最强新品曝光 超有质感
- 创事记|从主播开始谈一个购物需求
- 防疫四部曲|提高警惕做好防护,牢记“防疫四部曲”
- Apple|苹果新款27英寸一体机或命名iMac Pro 有望2022年1季度末官宣
- China|中移动的宿命,也是微信的宿命?
- 新高|多个海区温度创新高 去年成有记录以来海洋最暖一年
- 中关村在线|iPod touch“领衔” 2022年苹果将淘汰这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