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杂志|商汤股价翻倍后回落至7港元,持续亏损仍待改善

《财经》杂志|商汤股价翻倍后回落至7港元,持续亏损仍待改善
文章图片
图1/1
图/视觉中国
文/张建锋
编辑/陆玲
人工智能软件公司龙头、AI第一股 , 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汤 , 0020.HK)上市后备受投资者追捧 。 股价的暴涨也引发市值与业绩是否匹配的争议 。
商汤 , 成立于2014年的中国香港 , 其创始团队包括汤晓鸥、徐立、王晓刚、徐冰等 。 商汤一直被视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独角兽 , 主攻机器视觉 , 卓越的市场地位帮助商汤吸引了软银、春华资本、IDG等在内的顶级私募加持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 2020年 , 商汤是亚洲收入排名最高的AI公司 。
豪华的投资团队 , 再加上全球投资者对于人工智能的热捧 , 商汤上市以后获得投资者热捧不足为奇 。 依据2022年1月4日收盘价8.2港元计算 , 这家AI巨头上市以后的四个交易日股价涨幅达112.99%(相对发行价) 。 Wind数据显示 , 当日港股人工智能概念股中 , 腾讯控股(0700.HK)、中兴通讯(0763.HK)市值分别为4.32万亿港元、1783.21亿港元 。
2022年1月5日 , 商汤收盘价跌15%至6.97港元 , 市值为2320亿港元 。
股价大涨之际 , 商汤的市值合理性问题也成为市场争议的焦点 。 一些机构出于市场竞争、费用管控等考量 , 认为商汤的估值存在30%乃至50%的高估;也有乐观的机构 , 出于流通盘以及流动性溢价的考量 , 认为商汤市值存在进一步上升空间 。
股价翻番
与云从科技、旷视科技选择在A股上市不同 , 商汤选择的上市地为港交所 。 商汤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公司是以核心技术为驱动力的科研创新企业 , 从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走出 , 香港和上海两个城市见证了公司的成立和成长 。
然而 , 商汤在港交所的上市一度遭遇波折 。
商汤于2021年11月22日向联交所提交聆讯资料 。 就在公司准备发行股份之际 , 美国财政部发布公告(2021年12月10日) , 将商汤加入所谓“中国军工复合体企业”清单 , 禁止美国投资者投资商汤 。
商汤随后发布声明称 , 公司对于这一决定与相关指控表示强烈反对 , 该决定与相关指控毫无根据 , 反映了对公司根本性的误解 , 科技发展不应该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 。
受上述消息影响 , 12月13日 , 商汤发布公告称 , 公司将延迟上市 , 并退回申请股款 。
美国的打压并未实质影响商汤的募股计划 。 7天后 , 即12月20日 , 商汤宣布重启公开招股 。 公告显示 , 商汤此次公开招股募集资金55.52亿港元 。 商汤表示 , 公司募集资金中 , 约60%(33.31亿港元)将用于增强公司的研发能力 。
商汤表示 , 为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 并帮助投资者考虑最新事态发展对其投资决定的潜在影响 , 公司早前决定延迟上市 , 并容许基石投资者重新考虑是否继续投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