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一码通”通不了,数字治理中的短板需反思
半月谈评论员 丁静
半个月内 , 西安“一码通”两次崩溃 。 群众调侃:非必要 , 不亮码;必要时 , 码不亮 。 目前 , 相关部门官员已停职检查 。 抗疫以来 , “一码通”已经成为疫情中保障社会生活运转的重要“防火墙” , 为抗疫提供了精准、科学的抓手 。 当然 , 前提是“防火墙”不能崩溃 , 更不能变成“障碍墙”“隔温墙” 。
毋庸置疑 , 疫情骤然而至 , 海量问题涌现 , 抗疫难度加大 , 一线抗疫的干部群众、医护人员都付出了极大的辛苦 。 但疫情越紧急 , 越能考验出地方的“应急能力”和“平时功夫” 。 “健康码”不健康、“一码通”通不了 , 表面看是技术问题 , 实则提醒我们反思可能存在的治理短板 。
近年来 , 城市“智慧大脑”、电子政务、大数据治理等概念飞速发展 , 但各地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 一部分地区存在重概念轻内涵、重平台搭建轻数据治理、重局部主办轻部门协同、重建设轻运营等误区 , 造成一些智能设施在突发情况下 , 也突发“瘫痪” 。
更重要的是 , 随着智能设施的功能越来越复杂 , 服务人群越来越多 , 长期运维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 , 更是复杂的管理问题 。 一些地方需要在“依靠自己”与“借助外力”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 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 , 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对健康码这类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 , 应该制定安全规划 , 建立健全预警制度和应急预案 ,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安全检查 。
“一码通”频频崩溃 , 究竟是什么原因?恐怕也要给社会一个说法 。 这既是对其他部门以及有关人员的警醒 , 也是挽回群众对政府运营APP的信任 。
昨天 , 西安传出消息 , 病例总量呈下降趋势 , 社会面基本实现清零 。 祝愿西安早日走出疫情 , 也期待在与新冠肺炎病毒的持久战中 , 更多的地方未雨绸缪 , 主动去抄抗疫“优等生”的作业 , 将可复制的经验形成标准程序 , 提高各地抗疫治理的能力和效果 。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监制:孙爱东
主编:王新亚
责编:秦黛新
校对:杜肖锦(实习生)王加伊(实习生)
【半月谈|“一码通”通不了,数字治理中的短板需反思】迎《半月谈》出版总第1000期 , 订2022年半月谈系列刊物限时送时政日历 , 点击下图订阅吧~
推荐阅读
- 市场资讯|“真·网红”马斯克:一个特斯拉哨子30万,大红内裤遭秒光
- Samsung|三星电子延迟发布最新智能手机AP“Exynos 2200”
- 安全|温州一超市遭“比特币勒索病毒”攻击,储值系统瘫痪
- 大餐|把温暖“爱心餐”送到防疫一线 美团助力天津抗疫
- 一财网|28页文件“上书”英国监管机构 英伟达收购Arm进入最后博弈
- 产业|“抢早”打下第一桩!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强势开局
- 识别|外卖界又一黑科技 饿了么计划2022年覆盖100000顶智能头盔
- 张江|人工智能岛:洞见未来,高能“岛核”带动周边
- 建设|上海徐汇漕河泾开发区将建“AI公园”
- 架构|一“融”解千愁,SASE因何成为未来网络安全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