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类大脑”可以拥有意识吗?独特脉冲能产生协调电活动波
文章图片
图1/1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6日消息 , 据国外媒体报道 , 2022年 , 我们将见到一些新型“类大脑”的问世 。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将能与可象征人类意识的复杂大脑活动模式相媲美 。 这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体现“意识”的大脑特征是什么 , 还将引发一系列严肃的道德伦理问题 。
类大脑指在实验室中由人类干细胞培育而来的迷你神经束 , 可以展现出人脑发育过程中的种种特征 。 在医学界 , 它们可以提供关键的生物学模型 , 让我们对特定病症开展研究 , 比如寨卡病毒引发的小头畸形等等 。
类大脑对基础神经科学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 我们还不清楚大脑是如何按照基因的指示、一步步发育成型的 , 也不清楚大脑成型之后、各种回路是如何支持大脑功能背后的复杂活动模式的 。 而类大脑便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户 , 不仅能让我们观察到正在发育的神经回路 , 还能对其进行操纵 。
该研究将于2022年继续开展 , 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函待解决:类大脑能否拥有“意识”?毕竟 , 构成类大脑的基础物质与真实人脑一样 , 都是神经元 , 而不是构成人工智能的硅制逻辑门 。
已经有一些迹象显示 , 类大脑中已经拥有了真实大脑的部分“基础构件” 。 2019年 , 科学家在类器官神经网络中发现了独特的“脉冲”活动 。 更令人惊异的是 , 类大脑能够产生协调的电活动波 , 与人类婴儿出生前的波形十分相似 。
我们明年也许能见到更多这样的例子 。 但我们能找到类大脑存在意识的证据吗?这里的挑战在于 , 我们还不确定“意识”对发育成型的大脑意味着什么 , 更别提实验室中的一小团细胞了 。 但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些有望成功的探索路径 。 确定大脑具有意识的判定特征之一也许是大脑对干扰的反应 。 如果用能量脉冲刺激具有意识的大脑 , 产生的“电回声”会以复杂的时间与空间模式反射回去 。 但如果对无意识的大脑加以刺激 , 回声的反射便非常简单 , 就像向水中扔进一块石头一样 。 科学家已经利用这一发现 , 探测脑部严重受损、无行为响应的患者的残留意识 , 但我们还不知道类大脑对这样的刺激会如何反应 , 也不清楚结果该如何解读 。
【新浪科技|“类大脑”可以拥有意识吗?独特脉冲能产生协调电活动波】随着类大脑不断发展、活动与我们在有意识的人类大脑中观察到的现象越来越接近 ,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两个问题:其一 , 哪些大脑特征可以准确判定人类意识的存在?其二 , 认为人造物质具有“意识”的标准是什么?
推荐阅读
- 齐鲁|齐鲁医学创新高峰论坛召开 专家共话前沿科技促医学进步
- 新浪科技|哈啰顺风车:三年完单总量3亿 认证车主数量达1800万
- 新浪科技|还在售卖!上万元买肯德基盲盒套餐,中消协呼吁抵制
- 市场资讯|“真·网红”马斯克:一个特斯拉哨子30万,大红内裤遭秒光
- Samsung|三星电子延迟发布最新智能手机AP“Exynos 2200”
- 安全|温州一超市遭“比特币勒索病毒”攻击,储值系统瘫痪
- 大餐|把温暖“爱心餐”送到防疫一线 美团助力天津抗疫
- 一财网|28页文件“上书”英国监管机构 英伟达收购Arm进入最后博弈
- 产业|“抢早”打下第一桩!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强势开局
- 新浪科技|美国百强雇主榜单:英伟达摘得桂冠,Meta下跌36名,Zoom吊车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