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聊天接这句话,99%的人都得气炸( 二 )


也就是“贴标签”
——“姐妹快看 , 他好帅啊啊啊啊啊!”
——“原来你也追星啊 。 ”
有时候 , 你只是单纯想给别人分享看帅哥的快乐 , 她却反手直接给你贴一张“追星族”的标签 , 让人瞬间丧失分享的乐趣 , 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
为什么这样的话会让我们不高兴 , 是因为我们被误解了吗?
是 , 也不完全是 。
一方面 , “贴标签”是仅凭一两句话就将我们划分到一个群体当中去 , 分得不对 , 令我们委屈;另一方面 , “贴标签”这一行为也意味着对方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更深入地了解我们 , 令我们失望 。
纽约大学心理学研究者发现 , 当一个群体中有70%的个体拥有某种特征 , 人们就会绝对化归类 , 认为这整个群体都具有这个特征;尤其当这个特征属于危险属性的时候 , 甚至只需要50%的个体具备这个属性 , 整个群体就会被贴上这个标签 。 比方说 , 如果交往过两任男友 , 其中有一个是渣男 , 就有可能得出“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结论 。 也因为如此 , 现在我们提到的大部分标签 , 似乎都不是群体的正面特征 , 像“大男子主义”“处女座”“饭圈”等等 。
特征|聊天接这句话,99%的人都得气炸
文章图片

被贴标签带给人很大的负面作用
标签的本质是刻板印象, 研究证明刻板印象的威胁(Stereotype Threat)会给被贴标签的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 比如在重要的考试、测验当中更容易分心 , 表现更差 。 当被贴上负面标签时 , 人们会更具攻击性 , 甚至有可能做出暴力行为 。
所以 , 想要惹恼一个人且不怕被揍的话 , 只需要给对方贴一个简单的负面标签——
比方说 , 当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时 , 只要回复一句“你这个杠精”或者“你怎么这么喜欢抬杠呀?”
特征|聊天接这句话,99%的人都得气炸
文章图片

技巧二、反问法:
“这种事情还要问吗?
“你说呢?”
“这种事情还要问吗?”
“你就不能不墨迹吗?”
……看到这些话 , 是不是吵架的欲望已经压抑不住了?
发现没有 , 同样的话一旦用反问语气说出来 , 就像是带上了尖刺 。 比方说 , 爸妈明明是想让你倒一下垃圾 , 却说“你垃圾都不知道倒?”一句话浇灭了你原本想倒垃圾的欲望 , 甚至会引起逆反心理 。
反问句为什么让人如此窒息?
原因在于 , 它让听话的人首先站在了过错的一方 。 反问句默认的前提都是“你为什么不” , 好像是责问对方为什么“没有做一件本该做的事” 。 这会导致说话的人地位一下子变得高高在上 , 让原本平等的沟通变成了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指责 。 2009年 , 瑞典一位心理学家调查了5396名在校的青少年 , 发现在遭到嘲笑和羞辱时 , 那些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于别人的青少年更容易做出攻击性行为 , 包括语言上的反击和身体上的攻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