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大干新基建|山洞海底北极,为何数据中心会有这些特殊选址

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是当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 , 由于动辄集成百万台服务器 , 所以数据中心运行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散热 。
PUE是国际公认的数据中心能耗评价指标 , 计算方法是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设备消耗能源的比值 , 最理想情况是1 , 也就是所有电力都用在服务器上 , 但现实情况是每个数据中心都不得不将很多能源消耗在服务器冷却上 。
为了降低在散热方面所消耗的能源 , 不少互联网企业选择将数据中心建设在靠近水源的地方 , 如阿里巴巴的千岛湖数据中心 , 微软甚至直接将数据中心放在了海底 , 有的公司则将数据中心放置在高纬度地区 , 如脸书有数据中心位于北极圈附近 , 腾讯贵州七星数据中心则选址在了贵州阴凉的山洞之中 。
据介绍 , 阿里云浙江千岛湖数据中心自2015年正式启用 , 因地制宜地采用了湖水制冷技术 , 常年恒定的水温让该数据中心90%的时间都可以不依赖湖水之外的制冷能源 , 制冷能耗节省超过八成 。

海底|大干新基建|山洞海底北极,为何数据中心会有这些特殊选址
文章图片

阿里云千岛湖数据中心
具体来说 , 在千岛湖数据中心内 , 经过物理净化的湖水 , 通过完全密闭的管道流经数据中心各个楼层 , 帮助服务器降温 , 再回流千岛湖 。 据介绍 , 此设计不但可以节能地解决数据中心的制冷问题 , 还可以让水中的余热为附近建筑提供采暖 。
2020年 , 阿里云在杭州余杭区新建了一座超级数据中心 , 据介绍 , 根据此前千岛湖数据中心的经验 , 杭州超级数据中心部署了全球最大的液冷服务器集群 , 即采取将服务器“泡在水里”(实际使用的是特殊的冷却液)的方式散热 , 可为数据中心节能70%以上 。
微软则直接将数据中心放在了海底 。 2018年 , 微软公司宣布 , 其正在英国苏格兰奥克尼群岛附近的海底负载试运行海底数据中心 。 巨大的圆柱体外壳中 , 864台服务器被下沉到117 英尺深的岩板海床 , 并固定在海底 。 微软希望可以利用海水冷却服务器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
【海底|大干新基建|山洞海底北极,为何数据中心会有这些特殊选址】
海底|大干新基建|山洞海底北极,为何数据中心会有这些特殊选址
文章图片

微软成功测试海底数据中心
据介绍 , 微软为了能让服务器在海底顺利散热 , 使用了一种通常用于海军潜艇的热交换技术 , 一套系统可以将海水直接通过服务器机架后面的散热器输送到海洋中 。 2020年 , 微软打捞起了在海底试运行两年的数据中心 , 他们发现海底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比传统数据中心的故障率要更低 , 八百多台服务器中只有8台出现了故障 , 故障率是在陆地上的八分之一 。
谷歌公司也做过将数据中心放在大海的相关研究 , 不过在谷歌的研究中 , 数据中心是漂浮在海上的 。 2009年谷歌公司申请了相关专利 , 但截至目前尚未实际建设 。
据外媒报道 , 新加坡最大的跨国公司吉宝集团在2020年已经启动了其海上数据中心的构想 , 因为吉宝本身是全球最大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建造商 , 所以该公司的海上数据中心也将设置在类似于钻井平台的基台上 。 这座海上数据中心的特点是利用周围海水进行冷却 , 可比陆地数据中心降低能源消耗约三成 。

海底|大干新基建|山洞海底北极,为何数据中心会有这些特殊选址
文章图片

新加坡吉宝公司规划建设的海上数据中心
为了冷却散热 , 有的公司直接将数据中心建在极地 。 如Facebook公司位于瑞典北部城市吕勒奥的数据中心 , 该数据中心位于北瑞典的森林中 , 极为接近北极圈 , 通过数个巨型风扇引入室外极地的自然冷风为服务器降温 。 据报道 , 处理着全世界用户发到Facebook上的自拍和每一个“点赞” 。

海底|大干新基建|山洞海底北极,为何数据中心会有这些特殊选址
文章图片

Facebook在瑞典北部靠近北极圈建有一座数据中心
除了湖边、海上 , 阴冷的山洞也是便于散热的理想环境之一 。 腾讯云贵安七星数据中心就坐落在贵州群山之中 , 该数据中心总占地面积约为770亩 , 隧洞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 , 是一个特高等级绿色高效灾备数据中心 , 将存储腾讯最核心的大数据 。

海底|大干新基建|山洞海底北极,为何数据中心会有这些特殊选址
文章图片

腾讯云贵安七星数据中心
据介绍 , 腾讯云贵安七星数据中心在一座小山内部开凿了五条山洞 , 每条山洞的顶部有两个方形竖井 。 上万台服务器直接存放于类似隧道的山洞中 , 而方形竖井则为数据中心提供散热、通风功能 。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