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大数据“杀熟”不能再“杀”了,算法推荐不能乱“推”了( 二 )
“规定提出了要防范出现此类情形 , 需要相关企业切实做好算法的评估工作 , 从算法推荐的逻辑、面向的用户群体、浏览和消费行为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综合分析 。 ”何延哲建议 , 为防止算法导致的沉迷或过度消费 , 必要时还应引入第三方进行评价和评议 , 以保证评估的中立性 。
刷量控评影响网络舆论?确保算法公开透明
利用算法注册虚假账号、雇佣网络“水军” , 实施虚假点赞、转发等流量造假 , 或者鼓动“饭圈”粉丝互撕谩骂、刷量控评;屏蔽信息、过度推荐 , 操纵干预热搜、榜单或检索结果排序……一些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在开展个性化推荐、热点榜单、信息发布等活动时 , 还存在影响网络舆论的现象 。
根据规定 , 算法推荐服务应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 , 鼓励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综合运用内容去重、打散干预等策略 , 优化规则透明度和可解释性 。 建立健全算法机制机理审核、科技伦理审查、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等管理制度 , 不得利用算法操纵榜单、控制热搜等干预信息呈现 。
“针对微博存在的刷量、刷榜、控评等干扰、扭曲真实的用户声音和信息传播等问题 , 我们一直在努力整治 。 ”微博有关负责人坦言 , 这些问题屡禁难绝的背后 , 也有真人刷榜行为比较难发现、对已形成完整产业链的相关黑灰产难以从技术上禁绝等困难的存在 。
世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新锐认为 , 规定要求网络平台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 , 同时要求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平台将算法相关情况予以备案 , 通过这种“普遍公开+部分备案”的方式来解决算法不透明带来的现实问题和普遍忧虑 。
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权益如何保护?精细化满足不同群体诉求
近年来 , 一些App接连被曝出传播儿童软色情表情包、利用未成年人性暗示短视频引流等问题 , 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 影响网络传播秩序 。
“网络为未成年人带来了崭新的生活方式 , 也产生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认为 , 未成年人存在认知、判断能力较弱 , 价值观尚未成型等特点 , 针对性过强的算法推送内容有可能引发各种不良效果 , 也可能导致沉迷网络现象 。
对此 , 规定提出 ,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推送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 , 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
此外 , 针对一些平台未充分考虑老年人适老化需求等问题 , 规定还要求 ,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老年人提供服务的 , 应当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 充分考虑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办事等需求 ,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智能化适老服务 。
推荐阅读
- 后置|699元起,魅蓝10搭载虎贲T30+5000mAh,让人大跌眼镜
- 市场资讯|“真·网红”马斯克:一个特斯拉哨子30万,大红内裤遭秒光
- 中国新闻网|最新数据:中国有效发明专利359.7万件 有效注册商标3724万件
- IT|疑似极氪新车路试谍照曝光 定位中大型家用MPV/或命名为极氪002
- 视点·观察|新华社: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 大餐|把温暖“爱心餐”送到防疫一线 美团助力天津抗疫
- Meizu|魅蓝10发布:国产虎贲芯片、5000mAh大电池 售价699元起
- 产业|“抢早”打下第一桩!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强势开局
- 电子|同时读取9个量子位:新方法让量子计算机更强大
- 真人|企业员工、歌手等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