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大厂OPPO与盘不动的IOT( 三 )


其中 , “3”指的是三项基础技术 , 包括硬件基础技术、软件基础技术和服务基础技术 。 “N” 代表了OPPO长期构建的能力中心 , 包括人工智能、安全隐私、多媒体、互联互通等 。 “X” 指OPPO差异化的技术 , 包含影像、闪充、新形态、AR等 。
|手机大厂OPPO与盘不动的IOT
文章图片
图7/13
2020年OPPO未来科技大会 来源:新华网
可以看到 , OPPO的策略侧重聚焦底层技术 , 希望通过底层技术的创新 , 带动上层产品的发展 。 深耕底层技术是必须要做的事 , 但这个选择在现阶段是“生不逢时”的 。
IOT最早由Kevin Ashton于1999年命名得来 , 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 , 目前行业仍处于普及期 。
此时 , 爆款产品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 , 这在行业参与者技术差别不大的前提下更是如此 。
IOT在供应链和相关技术上 , 已经呈现出与其他电子产品一样的同质化特点 。 如智能电视 , 传统厂商和互联网品牌同时都在强调“电视”和“智能”这两点 。
这说明 , 在各品牌之间的技术没有代差的阶段 , 先用产品抢占用户的使用场景 , 进而占领用户心智 , 才是上策 。
OPPO之外的手机品牌 , 都选择将“产品”作为输出点 。 反观OPPO , 已经在IOT入口(产品)方面先败一局 。
以智能电视为例 , 它在出货量、场景、操作性 , 三方面为IOT提供了仅次于手机的入口 。
OPPO、小米、华为乃至荣耀、一加纷纷推出智能电视产品的举动 , 也表明其潜在价值得到了厂商的认可 。
据奥维云网数据 , 截至2020年四季度 , 小米电视在国内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稳居第一 , 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稳居第五 。
另一个潜力较大的领域是可穿戴设备 。 IDC数据显示 , 2020年第四季度OPPO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增长到了138万台 , 与第一名华为的市场份额存在17.7个百分点的差距 。
|手机大厂OPPO与盘不动的IOT
文章图片
图8/13

到了2021年一季度 , OPPO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环比下降近50万台 , 市场份额上与华为的差距扩大至19.6个百分点 。
同时 , OPPO还效仿小米的生态链战术 , 不过效果有限 。
OPPO在IOT方面一共进行三两笔投资 , 其中两投向了供应链 , 分别是扫地机器人整机方案商、PCBA制造商云鼠科技以及单光子传感器供应商灵明光子 。 另一个投资标的是智能投影设备研发商“JMGO坚果” 。
在OPPO投资 “JMGO坚果”之前 , 阿里已经参与了其D轮融资 。 目前 , JMGO坚果的产品在京东平台上的销量冠军 , 评价数量只有5万+ , 而米家有多款单品的评价超过10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