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互联网保险下架潮 行业如何消化拐点之痛?

新年伊始,互联网保险迎来变局 。2022年1月1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正式实施,对于不符合该《通知》相关要求的保险机构,需要在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整改 。
业界达成的共识是,随着互联网保险监管制度体系逐渐完善,互联网保险业务将从野蛮生长过渡至平稳发展,中长期利于行业规范和发展,行业规范也指日可待 。
然而,拐点来临之际,不无阵痛 。
身处其中的公司主体及从业者均颇有感知 。2021年10月中旬,某中资寿险公司与一家头部中介公司刚推出一款养老年金产品,后因缺乏年金险经营资质,该款产品只存在不到两个月就叫停 。而对于财险公司尤其是互联网保险占比较大的公司而言,即使拥有互联网人身险经营资质,让他们发怵的是一旦因车险、保证保险等非人身险领域遭遇重大行政处罚,也有可能在新一年中失去在互联网保险经营意外险、健康险的资质 。
整改大限已至,多个互联网保险产品相继下架 。光大永明人寿的光明至尊终身寿险于12月30日下架,长城人寿的金彩一生年金险于12月30日下架,复星联合健康险的妈咪保贝(新生版)于12月31日下架……
不仅如此,多家保险机构暂停互联网保险业务,寿险公司包括百年人寿、信泰人寿、三峡人寿和小康人寿、昆仑健康、前海人寿等 。财险公司包括富邦财险、华安财险、诚泰财险、中意财险等 。保险机构之外,面临新规考验的还有互联网保险平台、区域性保险中介 。
新规意在规范行业发展 。然而,在新规实施临近期间也有不少营销机构进行停售前产品炒停营销,甚至有代理人在朋友圈误导全行业互联网保险都停售,引导走代理人销售渠道 。这显然是误导性的,实际上消费者仍然可以正常购买一些保险公司的互联网保险产品 。
互联网保险大裁员
临近年关,小郑(化名)还在找工作的煎熬中 。2021年下半年对他是一个特殊的时段,人生头一次他遭遇裁员了 。保险专业毕业的他自入职场十年以来,一直顺风顺水 。由于工作踏实认真,既懂保险又懂互联网,他在公司的薪酬虽然不是很高,但比起同龄的同学们还是小有盈余 。互联网保险留下了他奋斗的汗水也纪录了他的青春,有经验也有干劲,但这次被裁员重新找工作的难度超过了他的想象 。
头部互联网平台由于受“首月X元”模式叫停影响巨大,自身在大举裁员 。而目前市场上的一众中小保险公司主体也纷纷在收缩互联网保险团队 。
据不完全统计有一批“网红”互联网保险产品在下架 。
电子商务|互联网保险下架潮 行业如何消化拐点之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