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新能源专属车险“新手上路” 保费上涨AB面( 二 )


从小鹏汽车发布的数据来看 , 商车险保费涨幅最大的车型是P7 , 专属条款上线前 , 全国主要城市头部保险公司商业车险平均报价为5600元 , 12月27日专属条款上线后 , 这一价格升至6622元 , 上涨18.2% 。 G3i和P5的价格变动较小 , 分别为3.5%和2.9%
一位比亚迪4S店销售经理告诉采访人员 , 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上线之后 , 保费比2021年12月27日之前大致高了三四百元 , 整体浮动不大 。
扩容权益 高出险率推高保障成本
根据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基准纯风险保费表(试行)》 , 三者险和车损险基准保费有0.8%的下降 , 但车主普遍反映普涨 。
谈及此次保费上涨的内因及外因 ,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告诉本报采访人员 , 首先 , 车险综合改革在保护消费者的同时还需要遵循”市场决定 , 监管引导”原则 , 发挥市场在车险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健全市场化条款费率形成机制 。 简单地说车险费率要能够反映被保险车辆的风险状况与市场供求 , 新能源车的风险比燃油车更大一些 。 其次 , 此次新能源车险条款的保险责任与燃油车主体框架比较相似 , 因此新能源车的车损险保险责任范围和保障程度比旧的燃油车车损险都有明显提高 , 故不能简单将两者的保费相比较 。 再次 , 不同品牌与车型的被保险车辆风险也存在一定差别 , 不同车辆的出险及违章的记录也不相同 。 最后 , 受供应链危机影响 , 部分车辆零配件供给价格大涨 , 特别是进口车辆 。 这会使车辆修理成本上升 。
业内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新能源车险定价需要“一车一价” , 实际价格会随着市场环境、地区、车主自身情况和自主定价系数的变化而变化 。
“传统保险业的风险定价主要有两个方面 , 一个讲从车 , 一个讲从人 。 在传统的业务模式下 , 更多地强调经验数据和历史数据 , 但在新的环境当中 , 智慧出行数据是实时、动态、连续的 , 所以怎样从原来的从车到从人发展为实时动态连续全面化 , 由原有的统一定价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定价 , 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 “2021年进博会的一场论坛上 ,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越如是表示 。
“考虑到保险公司的实际定价差异 , 及每个人对于险别需求的不同 , 整体大概在50%降价、30%持平、20%上涨这么一个水平 。 ”新能源汽车专属车险上线前夕 , 行业资深人士向采访人员提出这样的预测 。
受访人士向采访人员分析保费上涨逻辑 , 保障范围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出险高 , 这客观增加成本 , 间接促使保费上涨 。
据悉 , 专属保险相比于原有燃油车车险 , 增加了更多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保险权益 。 新款车险包括3大主险、13大附加险 。 主险包括新能源汽车损失保险(即“车损险”)、新能源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即“三者险”)、新能源汽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共3个独立的险种 , 投保人可以选择投保全部险种 , 也可以选择投保其中部分险种 。 附加险中新增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自用充电桩损失险和自用充电桩责任险对应的保障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