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新能源专属车险“新手上路” 保费上涨AB面( 四 )
相较上述传统车企 ,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亦在布局车险 。 2018年7月 , 小鹏汽车成立了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 并获准开展汽车保险代理业务 。
2022年1月4日 ,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新能源车保险的推出是很好的事情 。 但成本增加偏高 , 可能新能源车省下的油钱要去交保险 , 导致新能源车似乎不划算 , 形成买得起用不起的现象 , 不利于新能源车推广 。 ”同时 , 他还建议 , 车企要建立自己的保险品种 , 行业要有更精准的保险测算 , 国家也要支持保险费用的合理补贴 。
那么 , 车企建立自己的保险品种是否可行?
业内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这种想法虽好 , 但很难落地 , 因为新能源车整体保有量小 , 搭载智能设备多 , 配件维修价格偏高 , 车险定价需要根据市场实际赔付情况进行回溯 , 这需要新能源车企和保险行业不仅要实现数据打通 , 更要在产业上下游合作上形成合力 。
“车险发展是我国经过了40年才形成了当前相对稳定的车险经营模式 , 所以车企单纯从业外角度就想自己把车险这件事给做好 , 我认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近日河北车辆统筹爆雷就是一个例子 。 ”上述人士进一步分析 。
在李文中看来 , 车企建立自己的保险产品并不现实 。 首先 , 保险属于特许经营的金融业务 , 非经监管部门批准的保险机构不能经营 。 其次 , 车企虽然可能对自己生产的车辆的风险状况和风险点更了解 , 在防灾减损和车辆维养上有一定优势 , 但是对于保险费率测算和业务运营却并不专业 。 当然 , 车企与险企加强合作来共同努力控制新能源车险成本是必要的 , 也是可行的 。
车企若想入局新能源车险领域 , 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跻身车险赛道 。 艾瑞咨询出具报告提到 , 首先 , 车企为开展车险业务获得必备的经营牌照存在一定难题 , 全国性保险代理牌照是车企开展车险业务的必备经营资质 , 同时需要设立区域分支机构才能满足属地化经营的条件 , 以顺利实现业务拓展 , 牌照仅仅是“敲门砖” 。 其次 , 直销的模式要求车企必须具备功能完善的线上系统 , 不仅建设成本大、时间周期长 , 而且与保司系统对接复杂 。 再者 , 车险具备属地化特征 , 全国范围线下服务网络是其保证用户服务的触角 , 需要长期积累 。
【中国经营报|新能源专属车险“新手上路” 保费上涨AB面】(编辑:郑利鹏 校对:颜京宁)
推荐阅读
- 新京报|工信部:2021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同比增长一倍,创历史新高
- China|中国移动10086 APP发布公告:将于1月30日停止运营
- 21世纪经济报道|地方政府跑步入局元宇宙 谁能建立先发优势?
- 中国新闻网|最新数据:中国有效发明专利359.7万件 有效注册商标3724万件
- 中国新闻网|美团外卖:西安受疫情影响骑手免除所有违规扣罚
- Verizon|雅虎日本全面实行远程办公,每人每月可报15万日元通勤费
- 新京报|肯德基客服回应盲盒被中消协点名:不影响销售,可以继续购买
- 中国新闻网|易导致浪费!当抵制!中消协批肯德基盲盒
- 反刍动物|西北工业大学王文教授带领团队再次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 代码|周鸿祎: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中国人35岁就老了?程序员年纪越大经验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