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科学家找到关键基因 或可助水稻“低肥高产”

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 , 一个名为OsTCP19的基因在减氮情况下可以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20%至30% , 或将帮助改良水稻品种 , 实现少施肥、高产量的目标 。 该成果北京时间7日由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自然》发布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成才介绍 , 其研究组对过去100年间收集于全球不同地理区域52个国家或地区的110份早期水稻农家种进行基因分析 , 最终定位了这一关键基因 , 并详细解析其上下游调控机制 。
这些农家种是在现代高产水稻品种推广之前 , 也就是氮肥大量施用之前世界各地农家种植的本地品种 。
通过对世界水稻种植区土壤氮含量数据分析 , 研究团队发现 , 土壤越贫瘠的地方 , OsTCP19氮高效变异越常见 , 随着土壤氮含量的增加 , 氮高效类型品种逐步减少 , 由于长期超量施肥 , 我国现代水稻品种中这一氮高效变异几乎全部丢失 。
研究显示 , 将这一氮高效变异重新引入现代水稻品种 , 在氮素减少的条件下 , 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可提高20%至30% 。 也就是说 , 在水稻生产中 , 使用更少的化肥 , 也可达到相同产量 。
【农家|科学家找到关键基因 或可助水稻“低肥高产”】据新华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