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借助5G+工业互联网 , 金田铜业的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 (殷聪 摄)
采访人员 殷聪 徐展新
居家时 , 拿出5G手机 , 一部高清电影几分钟内便轻松下载;外出时 , 戴上5GVR眼镜 , 博物馆和图书馆“近在眼前”;工作中 , 5G+工业互联网让设备实时交互、控制 , 在云端精准监控生产状态……
2020年 , 随着5G应用的不断深入 , 生产生活的变化继续一日千里 。 最新数据显示 , 目前我市已累计建成5G基站逾一万个 , 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 基本实现“面、线、点”相结合的立体式5G覆盖网络 。
未来已来 , “5G+”的魔力如何 , 让我们拭目以待 。
居家生活5G“无处不在”
“买了5G手机 , 办理了5G套餐 , 在5G网络覆盖的场所体验了超高的下载速度 , 5G时代的新生活 , 真是越来越近了!”去年的世界数字经济大会上 , 市民高先生边参观边感叹 。
一座座5G基站的建成 , 一张无形大网织密、延伸 , 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 。
拿出5G手机 , 一部几GB的高清电影可以做到“秒下” , 文字、图片、视频的交互几乎做到了“即时即刻” 。
戴上5GVR眼镜 , 文字和图像跳动起来 , 幻化成虚拟3D场景 , 让人获得接近真实的互动体验 。 5GVR游戏玩家仿佛走进电视屏幕 , 抬腿踢球、挥臂出剑 , 在低时延5G网络的协助下摆脱卡顿、延迟的困扰 , 任意畅游 。
走进5G网络覆盖的智慧医院、智慧社区 , 我们能看到日益完善的医疗云平台、影像云、VR探视、医院实景AR导航等应用 , 看到社区内安装的信息化平台、成立的“虚拟网格员”队伍 。 疫情面前 , 它们成为一道无形的、却令人安心的“防盗锁” 。
据了解 , 疫情防控期间 , 宁波移动将5G消毒清扫机器人和5G热成像精准无感式体温筛查投放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等医疗场所 , 宁波电信也依托自身搭建的智慧社区平台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 , 实时采集人员和车辆进出信息、了解居家隔离人员情况 , 并将数据汇集到后台管理系统之中 , 更好地发挥社区在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作用 。
将来 , 我们的交通出行也会因5G而变 。 如今 , 当你路过杭州湾吉利汽车研究总院时 , 也许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辆辆无人驾驶的吉利汽车顶部是旋转着的雷达 , 在滨海四路、滨海六路以及兴慈八路这一区域行驶 。 分布两侧的多个摄像头及其他雷达就像汽车的眼睛与耳朵 , 不停地传输着各类信号以及视频画面 , 并借助高速的分析 , 实时掌握着路面的情况……
去年的世界智能网联大会上 , 正式领到首批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的吉利汽车进一步加快了进军无人驾驶的步伐 。 “可以说 , 近一年来我们一刻未停 , 铆着劲 , 不断加大研发力度 , 让无人驾驶离现实又近了一大步 。 ”吉利汽车研究院5G车路协同专家黄东明告诉采访人员 , 截至目前 , 吉利汽车已实现十余种无人驾驶的场景应用 。
比如 , 当前方发生事故时 , 行驶在附近的无人汽车将第一时间收到信号 , 及时避让;待行人经过人行道时 , 脚下的灯光随即亮起 , 并发送信号告知附近无人驾驶的汽车 , 及时避让;当无人驾驶的汽车需要寻找车位时 , 地下停车库空余的车位信息将准确地传送至车内……这一切每天会在吉利汽车研究总院附近准时“上演” 。
世界大港拥抱“数字东风”
去年12月21日 , 宁波舟山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800万标准箱 , 再创历史新高 。 这座屹立东海之滨的世界大港 , 克服了疫情和错综复杂国际形势带来的重重困难 , 正顶着风浪加速前行 。
从“大港”通往“强港”的航道上 , “数字化”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 中国港口协会秘书长丁莉认为 , 智慧港口是港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 港口提质增效、业务创新、服务升级、管理的精细化都离不开智慧港口建设 。 而5G技术与港口建设的融合 , 为智慧港口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
过去一年 , 宁波的“5G+智慧港口”建设踩足油门、风驰电掣 。
去年1月 , 中国联通5G+MEC龙门吊远程操控系统成功应用于宁波舟山港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 , 平均时延小于14毫秒;
去年3月 , 宁波舟山港建成全国首个5G港口基站 , 两个月后就与中国移动、华为公司、振华重工签订了《5G+智慧港口战略合作协议》 , 计划打造5G辅助靠泊、5G智能理货、5G集卡无人驾驶、5G轮胎式龙门吊远控、5G港区360度作业综合调度等五大智慧应用场景;
去年8月 , 中国移动在甬举办5G智慧港航生态合作大会 , 向上海、广东、天津等20余个城市港口单位推介宁波舟山港智慧化发展经验和做法 , 智慧港口建设“宁波模式”成为全国标杆 。
如今 , 宁波舟山港5G技术融合应用硕果累累 。 5G轮胎式龙门吊远控已实现规模应用 , 6台设备投入生产 , 规模全国第一 , 作业人力成本降低50%以上 , 设备改造成本节约20%以上 。 5G+北斗基准站顺利建成 , 3辆普通卡车已升级为5G无人驾驶卡车 , 运输效率提升40%以上 , 节省劳务成本50%以上 , 还有10辆仍在5G升级中 。
在宁波电信的协助下 , 宁波舟山港的大榭招商码头也实现了5G微基站全覆盖 , 且应用了5G地磁车辆轨迹管理系统 , 有效减少了原场景中数据丢包所带来的调度系统效率降低问题 , 为码头整体调度系统保驾护航 , 还通过5G和AI技术的结合 , 实现了高效码头作业指导分析和5G集卡语音播报 。
先行先试的脚步还在继续 。 中国移动发布“千帆计划” , 锚定建设港航行业首个5G平台 。 宁波联通将围绕5G远程控制、轻量级核心网应用+5G智能理货、5G视频监控和场地巡查、5G无人港和自动化堆场、5G车载应用和高精度定位等应用场景加快布局 。 宁波电信也将深化各类智慧化、无人化应用 , 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 。
5G+工业互联网 , 智能制造“新革命”
通过连接大量工业设备上云、实现产业链各环节智能协同 , 工业互联网被认为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 。 而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 , 确保了海量数据的毫秒级传输 , 让工业互联网的作用愈发凸显 。
随着5G技术的逐步推广 , 人们更加好奇 , 5G+工业互联网这道加法应该如何做?采访人员近日走访了多家企业发现 , 5G与工业互联网正逐渐在宁波生根发芽 , 安静却又颠覆性地改变着制造业企业生产流程 。
如今 , 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5G+工业互联网大军 , 掘金智能制造 。
在镇海 , 野马电池以5G+工业互联网为牵引的智能工厂已雏形初现 。 戴上特制的AR眼镜 , 在北京、上海的专家也能通过工作人员的镜头 , 远程协助工作人员解决智能制造中遇到的各类疑难杂症;借助5G技术 , 智能仓储、智能物流应用变得更加流畅 , 彻底解决了原先WIFI的卡顿问题 。
【宁波|2020,生产生活因5G而变】在海曙 , 雅戈尔也正全力发展5G+工业互联网 , 待今年云南瑞丽工厂投用后 , 将借助5G开启智能制造新模式 。 届时 , 雅戈尔的生产将实现可展示、可预测、自适应 , 生产效率提升25%以上 , 预计年利润可增加3000万元 。
在江北 , 爱柯迪的“人工智能大脑”能够与前端7个工厂、87个车间的2300台设备同时实现交互与控制 , 通过5G信号 , 在云端精准把控 , 满足个性化应用场景的需求 。 以往人工1小时的工作量 , 在这个智慧工厂内15分钟就可以完成 。
在北仑 , 海天已于去年6月完成5G项目签约 , 力争通过打造“5G+AR”线上虚拟工厂、产品质检等场景 , 实现AI智能预警及维护 。
可以说 , 5G赋予了工业互联网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 在率先试点5G+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上 , 我市已重点围绕纺织服装、汽车汽配、家用电器、高端装备、能源石化等多个行业领域推进示范试点工程建设 , 深化系统集成、数据共享、业务融合 , 加快催生孕育智能制造新模式 , 力争年内培育30个以上试点示范企业 , 打造5个“5G+AGV”“5G+远程协助”“5G+机器视觉”等新型场景的创新应用 。
作者:殷聪 徐展新
推荐阅读
- 软件|员工幸福也是生产力!日企推“AI相亲”福利
- 生产|泰禾智能总装流水线正式投产
- 生产线|贵阳经开区打造千亿元级产业园区——做强经济“顶梁柱”
- 汽车|阿联酋批准国药新疫苗用作加强针;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正式量产 | 思维独角兽
- 技术|宁波鄞州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平板|小新 Pad Pro 2020 平板开启 OTA7 ZUI 13 灰度推送
- 生产|百度智能云开物发布和升级五大新产品
- IT|贾跃亭造车进入最终阶段 FF 91量产版焊装生产线设备已在路上
- 硬件|投资465亿 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正式量产
- 生产|战略科技 创新开局 | 淀粉人工合成取得性突破 为淀粉生产车间制造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