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个多月 , 新宙邦的收购计划宣布告吹 。
11日晚间 , 新宙邦公告称 , 公司于2021年1月11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 , 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重大资产购买事项的议案》 , 董事会同意公司终止本次重大资产购买事项 , 原拟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延安必康持有的九九久74.24%的股权 。
受此影响 , 新宙邦(300037.SZ)股价11日开盘大跌 , 9点44分左右跌幅扩大至9.12% , 随后小幅上涨 , 截至收盘报收于86.85元/股 , 跌5.19% 。 相比之下 , 延安必康(002411.SZ)却在临近午盘时拉升涨停 , 涨幅10.09% , 报收5.02元/股 , 市值较上一个交易日增加6.6亿 。
12日上午 , 时代财经采访人员就终止收购等问题致电新宙邦 , 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
两度延期回复关注函
据了解 , 新宙邦是电容器化学品领域的细分龙头 , 于2010年在深交所挂牌 , 产品主要有锂电池化学品、电容器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核电化学品等系列 , 得益于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 , 今年以来公司颇受关注 。
2020年11月3日 , 新宙邦公告称 , 公司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延安必康所持有的九九久74.24%股权 。 新宙邦称 , 通过本次交易 , 公司将实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业链向上游延伸 , 进一步优化业务体系、完善产业布局;同时交易完成后 , 双方可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协同发展 , 促进上下游资源协同、实现业务良性互动 , 有助于增强公司在电解液市场的竞争力 。
采访人员获悉 , 九九久主要从事新能源、新材料及药物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新能源方面的主要产品为锂电池电解液原材料六氟磷酸锂 , 除此之外 , 九九久在新材料方面拥有核心产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 广泛应用于海洋产业、军事装备、安全防护品、体育器械、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建筑等下游领域 。
目前九九久旗下控股4家子公司和1家参股公司 , 涵盖新能源、化工、生物科技等领域 , 而九九久两大股东分别为延安必康(持股87.24%)、东方日升(持股12.76%) 。
采访人员向业内人士了解到 , 六氟磷酸锂是锂电池电解液的核心原材料之一 , 约占到电解液总成本的35%至40% 。 九九久目前产能5000吨/年 , 国内产能占比约12% , 是除多氟多(002407.SZ)、天赐材料(002409.SZ)、江苏新泰以外的国内第四大六氟磷酸锂生产销售企业 。 新宙邦2020年电解液产量预计为3万吨 , 按照六氟磷酸锂12%质量比计算 , 对应需求约为3600吨 。 若收购九九久成功 , 新宙邦则能够实现六氟磷酸锂的完全自给 。
这起看似"完美"的收购 , 却两度引发了深交所的关注 。
采访人员查阅关注函得知 , 深交所的问题主要指向几方面:一是要求新宙邦说明收购六氟磷酸锂业务的必要性及商业合理性;二是九九久在2019年六氟磷酸锂等新能源产品销售收入占营收比例较低 , 要求新宙邦披露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构成、未来经营发展战略和业务管理模式;三是要求新宙邦说明采用现金支付而非股份等其他支付方式的原因及合理性 。
对于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 , 新宙邦目前尚未回复 。 而据时代财经采访人员了解 , 本次收购告吹或与延安必康方面的考量有着密切关系 。
价格没谈拢?
时间退回到2015年12月 , 九九久重组收购陕西必康 , 促成后者实现借壳上市 , 上市成功后更名为"延安必康" 。 2018年左右 , 延安必康发展向好 , 市值达到最高点522亿 , 但近几年却直线下滑 , 当前市值仅剩76.92亿 。
据悉 , 延安必康业绩滑坡与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有关 。 采访人员查阅过往资料得知 , 2015年~2018年期间 , 延安必康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累计达到44.97亿 。 2020年4月 , 公司公告称债券逾期 , 种种问题叠加导致其短期债务高达46.67亿 。
显而易见 , 延安必康在巨大的偿债压力下 , 不得不通过各种途径筹资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找到新宙邦接盘前 , 延安必康曾在2020年3月尝试将九九久分拆至创业板上市 , 最终未果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延安必康的主营业务包括医药工业板块、医药商业板块、新能源新材料板块以及药物中间体(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板块四大类 。 若成功出售九九久 , 延安必康将剥离新能源新材料及药物中间体业务 , 进一步聚焦医药板块 。
因而 , 收购告吹对于合作双方来说都出乎预期 。 1月12日 , 香颂资本董事长沈萌向时代财经采访人员分析称 , 公司经营层面的问题不是导致本次收购告吹的原因 , 目前新能源概念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风口 , 按照以往的案例来看 , 溢价50%收购甚至更高都是存在的 , 所以新宙邦的交易价格即使溢价10% , 可能在延安必康看来也并不高 , 后者不愿意轻易放弃为这个标的寻找更合适价格的可能性 。
"延安必康手握新能源概念 , 从市场角度来说不会轻易'低价'出售九九久 。 "沈萌表示 。
其进一步对采访人员指出 , "一方面这个溢价未来最终会体现在市值上 , 新能源目前是跟国家政策、汽车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产业 , 甚至跟未来5G、智慧出行等方面将紧密结合 , 它不会是一个短期风口;另一方面 , 上市公司收购不一定要通过现金支付的方式 , 可以有很多别的途径 , 对于新宙邦来说就看有没有这个支付能力 。 "
值得注意的是 , 新宙邦在发布收购预案后 , 其股价在两个月之内涨幅超过42% , 市值增加超65亿 。 合作告吹后 , 今日新宙邦股价跌幅一度超过9% , 有投资者在股吧愤愤道:"不会是两家公司联合起来演的戏吧?"
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告诉采访人员 , 收购告吹不一定是"演戏" , 毕竟在注册制的推进下 , 监管对于并购重组这方面的关注力度会逐步加大 。 "终止收购的主要原因不排除标的公司在治理方面存在缺陷 , 近几年来看 , 其财务状况不容乐观" , 况玉清表示 , "如果收购成功的话 , 对于双方会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 延安必康能够拥有上游客户大股东 , 增强自身实力;新宙邦则可以进一步控制下游供应商 , 完善产业链发展 , 更有利于抓住新能源发展红利 。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新宙邦发起对九九久的收购计划后 , 有部分投资者认为溢价太高 , 因而在互动平台上向董秘提出"为何不自己建造一条生产线"的疑问 。
况玉清告诉采访人员 ,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 , 重新开辟一条生产线的效益未见得比收购一家下游供应商更好 , 供应商已经具备了庞大的用户网络系统、渠道以及良好的资源整合能力 , 这些都是明显的优势 。 "收购下游企业对于完善产业链的作用是巨大的 , 做企业讲求长期回报 。 "
财报显示 , 新宙邦在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0.06亿 , 同比增长18.19%;实现净利润3.74亿 , 同比增长56.21%;销售毛利率为39.37% , 较上年同期增长9.76% 。 2018年、2019年新宙邦分别实现营收21.62亿、23.25亿 , 净利润3.2亿、3.25亿 , 均处于上涨态势 。 股价方面 , 新宙邦近一年涨幅高达141.97% , 市值增长超300亿 。
平安证券一份研报指出 , 受益于全球电动车以及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 , 预计 2025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超过130万吨 , 市场规模近400亿元 , 复合增速32% 。 电解液行业呈现出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趋势 。 新宙邦市占率逐年提升 , 2020年一季度接近20% , 作为电解液龙头 , 公司在规模、客户等方面优势明显 。
沈萌告诉采访人员 , 新宙邦自身的业务跟新能源有关 , 在这起收购中看中的是新能源概念本身 , 也即这个产业的长期价值 。 合作失败之后 , 新宙邦若要在市场上继续寻找所谓"合适的标的"进行收购的话是缺乏动力的 , 但极有可能后续还会与延安必康方面进行协商交易 , 对于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更为优质的选择 。
【新宙邦|新宙邦?收购“新能源概念”告吹股价下跌 标的公司却涨停】采访人员注意到 , 2020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市场开始持续升温 , 不断刺激着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 , 作为锂电池电解液核心原材料的六氟磷酸锂价格也出现了明显回暖 , 目前价格大约为11万元/吨 。 一位电池从业者透露 , 随着需求端重回高增长 , 供需格局有望进步一改善 , 预计明年新能源车和锂电池需求将持续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