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南方日报:依法严惩“人工+机器”的双轨洗稿模式


平台|南方日报:依法严惩“人工+机器”的双轨洗稿模式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国家版权局、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多次针对网络侵权问题开展整治行动 。 但据澎湃新闻调查发现 , 目前市面上仍存在洗稿生意链 , “人工+机器”的双轨洗稿模式 , 使诸多原创文章被“拆解拿走” 。
洗稿 , 即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对文章进行分词 , 对段落中的文字顺序调整、对词语删减替换 , 实现“智能原创” 。 事实上 , 自媒体洗稿产业链早在2018年就广受关注 , 洗稿软件可以实现2秒一键智能洗稿 , 人工洗稿写手最低千字10元 , 规模承接业务 。 与原创内容相比 , 洗稿更新频次更高、速度更快 , 还能保证一定的阅读量 , 在短时期内迅速积累流量 , 收割用户打赏、平台分成、广告收入 , 可以说是商业变现的捷径 。
【平台|南方日报:依法严惩“人工+机器”的双轨洗稿模式】从“人工+机器”的双轨洗稿模式中不难看出 , 洗稿不能简单与抄袭画等号 。 洗稿不是直接复制粘贴 , 而是通过同义词更换、语序转换、段落变换、增删非关键词语等手法改头换面;而抄袭是擅自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片段直接照抄、照搬、套用 。 是否存在实质性相似 , 存在主观判断差异 , 这增加了权利人举证难度 , 侵权行为难以认定 。
将于2021年6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著作权法》提出了“提高法定赔偿额”和“惩罚性赔偿制度” , 将法定赔偿数额的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 并设定了法定赔偿额的下限500元 。 这意味着如果认定实质性相似 , 故意侵权将面临更严肃惩罚 。
但问题是 , 不仅实质性认定存在难度 , 大多数时候洗稿很难被发现 。 从多数人的阅读习惯来看 , 用户更加关心内容而非来源 , 即便是洗出来的稿子用户也很难发现 , 何况每个人通常会固定使用几款软件 , 信息接收范围存在局限 , 自媒体跨平台洗稿就更具隐蔽性 。 即便原创作者意识到被侵权 , 还面临平台态度暧昧、取证难、维权成本高的种种难题 。 因此 , 除了提高惩戒力度之外 , 还有必要阻断洗稿操作路径 。
随着自媒体平台及监管层持续打击 , 自媒体洗稿方式也随平台原创度检测规则不断变化 , 侵权问题成为顽疾 , 挫伤原创创作积极性 , 也缩短了自媒体的生命周期 。 面对层出不穷的智能洗稿技术手段 , 平台要不断更新原创度检测规则 , 面对自媒体跨平台洗稿新趋势 , 要提高全网综合比对精准度 , 形成打击洗稿的第一道防线和长效制约措施 。 用户发现洗稿问题也要主动曝光 , 自觉抵制侵权行为 。
(原题为:《依法严惩人机双轨洗稿》)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