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 , 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带回21世纪的第一批月壤 。 这近2公斤的月壤怎么用?一直备受关注 。
今天(2021年1月18日) , 在部分外国驻华使馆及国际组织人员的见证下 , 我国国家航天局首次对外发布《月球样品管理办法》 。
今天(18日) , 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大使走进中国探月工程”活动 , 邀请部分外国驻华使馆及国际组织人员来到嫦娥五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体单位国家天文台 , 宣介《月球样品管理办法》 , 颁发嫦娥五号国际合作伙伴纪念牌 , 参观月球样品存储和处理设施设备 。 来自法国、俄罗斯、欧盟、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等国家、国际组织的代表以及中外媒体采访人员等70余人参加 。
【月球探测器|近2公斤的月壤将这么用!《月球样品管理办法》首次对外发布】这是《月球样品管理办法》首次对外发布 , 也是中国务实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体现 。
《月球样品管理办法》由国家航天局制定 , 共9章37条 , 包含了月球样品保存、管理和使用的总体原则、信息发布、借用与分发、使用与返还、成果管理等方面内容 。 《办法》明确 , 月球样品原则上分为永久存储、备份永久存储、研究和公益四种基础用途 。 在国际合作方面 , 《办法》明确 , 月球样品的管理和使用遵循中国缔结和参加的相关国际公约 , 国家航天局鼓励开展基于月球样品的空间科学国际联合研究工作 , 促进成果的国际共享 。
国家航天局向欧洲空间局、阿根廷国家空间活动委员会、纳米比亚高等教育培训与创新部、巴基斯坦外层空间与大气研究委员会等4个机构颁发了嫦娥五号国际合作伙伴纪念牌 , 旨在感谢嫦娥五号任务实施期间 , 相关航天机构与中方在测控领域的协同合作 。 近年来 , 国家航天局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 通过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卫星工程、发射服务、测控等领域 ,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推进人类航天事业的共同进步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
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于2020年11月24日实施发射 , 经过23天任务周期 , 于12月17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着陆 , 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 12月19日任务由工程实施阶段转入科学研究新阶段 。 后续 , 相关单位将广泛征集合作方案 , 鼓励国内国际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 , 力争取得更多科学成果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爆发|中信证券:自动驾驶渐行渐近,惯性导航刚需爆发
- Tesla|特斯拉因两处安全缺陷召回近50万辆电动汽车 承诺免费修复
- Tesla|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47.5万辆汽车 接近其去年全球交付总量
- 堆芯|全球首座,世界领跑!
- 数字货币|比特币逼近关键支撑位 若失守恐下探40000美元
- 人物|张庭林瑞阳:“教母”和“大哥”
- 最新消息|AI四小龙首股诞生:商汤涨超14%,三高管半年薪酬近12亿曾惹争议
- 近亲繁殖|我国东北虎种群增长迅速 但近交风险不容忽视
- 影响|我国东北虎种群增长迅速 但近交风险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