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字节跳动起诉百度 一审获赔40元 背后关键词搜索

■ 什么是搜索?
获取信息的需求大概被分为两类 , 一类是我知道自己要看什么 , 我找信息;另一类是我不知道看什么 , 信息找我 。 对应这两类需求而产生的算法 , 前者叫搜索 , 后者叫信息流 。 但这两类算法也并不是完全泾渭分明 , 往往是相互渗透、共生共存的关系 。
■ “战火”不断:
就算人们知道自己要搜索什么 , 因推荐算法不同导致的信息先后顺序的不同 , 也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判断 。 所以代表着两类算法的两大巨头 , 百度和头条(字节跳动旗下品牌)一直“战火”不断 。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近日消息 , 字节跳动因百度未经许可在“百家号”中使用了用户在“头条号”中上传、发布的作品 , 侵害了原告对涉案作品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 从而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 。 百度辩称 , 已在收到诉讼材料后将上传用户封禁 , 相关文章已经下线 , 不同意原告诉讼请求 。
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认为 , 涉案作品系第三方用户上传 , 但百度未及时采取删除或封停措施 , 应当对损害的扩大部分承担侵权责任 , 因此判决百度赔偿字节跳动40元 。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 , 这已经不是字节跳动和百度第一次因为搜索内容吵上法庭了 , 近两年来 , 双方你来我往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许媛 实习采访人员 谢雨桐
百度字节跳动三起诉讼都和搜索相关
40元的赔偿 , 被网友评价为“伤害性不大 , 侮辱性极强” 。
但红星资本局注意到 , 这不是字节跳动和百度第一次赤目相见了 。
2019年4月 , 百度称今日头条涉嫌大量窃取百度“TOP1” 搜索产品结果 , 百度以不正当竞争为由 , 将今日头条起诉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 要求字节跳动立即停止侵权 , 赔偿相关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人民币9000万元 , 并连续30天在其APP及网站首页道歉 。
2020年11月 , 字节跳动公司起诉百度人为干预搜索结果、在搜索页面诋毁今日头条一案一审宣判 。 北京海淀法院判决百度公司构成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 , 责令百度立即停止上述不正当竞争行为 , 赔偿字节跳动公司经济损失和合理维权费用50万元 , 并在其官网和客户端显著位置刊登声明为原告消除影响 。 百度方面回应称 , 对此判决结果将提起上诉 。
三起诉讼都和搜索相关 , 那么对于“搜索”这个产品、这个场景、这个概念 , 我们究竟如何理解?
获取信息的需求大概被分为两类 , 一类是我知道自己要看什么 , 我找信息;另一类是我不知道看什么 , 信息找我 。 对应这两类需求而产生的算法 , 前者叫搜索 , 后者叫信息流 。 但这两类算法也并不是完全泾渭分明 , 往往是相互渗透、共生共存的关系 。
为什么巨头们要纷纷下注搜索引擎 , 将其作为重要的流量入口呢?
“搜索”的逻辑
就算人们知道自己要搜索什么 , 因推荐算法不同导致的信息先后顺序的不同 , 也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判断 。 所以代表着两类算法的两大巨头 , 百度和头条(字节跳动旗下品牌)一直“战火”不断 。
据易观分析数据 , 2020年百度搜索市场占比达78.7% , 凭借搜索+信息流的商业模式 , 百度依旧占据搜索市场头部位置;搜狗依托输入法和浏览器外部流量支持 , 位列市场第二 , 市场占比达8.7%;360搜索市场占比有所提升 , 市场占比达4.7% 。 预测结果显示 , 2020年我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将达到905亿元 , 较2019年微幅下滑 。
虽然百度在搜索上长期一家独大 , 但这并不代表别的公司没有机会 。
百度作为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 在获得巨大流量的同时也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 一旦发生舆情事故 , 自然会成为靶心 。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改变了人们检索信息的习惯 。 区别于PC端搜索引擎这样大而全的流量入口 , 移动互联网下 , 网页变成了一个个App , 信息被分散到各个产品中 , 比如搜吃喝玩乐可能上美团 , 搜影视娱乐在爱优腾三大平台 , 搜新闻资讯、短视频等可能会选择头条、微博、B站 。 而搜索引擎则变成一个百科类和咨询类的入口 , 竞争对手也收窄为专攻咨询的平台 。
既然信息割裂在各个APP中 , 严重影响到搜索引擎的存在基础 , 并几乎已成为行业共识 , 为什么巨头们还要纷纷下注搜索引擎 , 将其作为重要的流量入口呢?
答案当然是需求 , 那些超级APP只能满足用户某类或者某几类的需求 , 而搜索作为强需求 , 涉及到方方面面 , 且要求的答案更加精准和专业 。 像头条这样精于算法的企业自然迎难而上 , 才会再三与百度争锋 。
互不联网的互联网
究竟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网搜索?但如何找到想看的内容 , 不仅是用户的烦恼 , 也是巨头们的烦恼 。
红星资本局发现 , 不同平台之间是搜不到其他平台的内容的 。 这次字节跳动起诉百度的原因也是因为 , “百家号”搬运了“头条号”的东西 。 不仅仅是这样 , 目前我国互联网基本处于各自为营 , 占山为王的割裂状态 , “百家号”、“头条号”、“大鱼号”等等基本上都互相屏蔽 , 也不允许除合作引擎外的网络爬虫爬取信息 , 各大媒体和内容创作者需要在不同的平台注册账号 , 并标注在哪里可以看到我们的内容 , 否则就会被过滤出去……
有用户不禁发出疑问 , 究竟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网搜索?但如何找到想看的内容 , 不仅是用户的烦恼 , 也是巨头们的烦恼 。
对内容平台来说 , 内容池的丰富度、质量和特殊性以及分发机制的匹配度、准确度决定了用户体验 , 也决定了内容平台的好坏 , 无论是百度、头条还是微信 , 都是如此 。 既然内容是最重要的 , 笼络优质内容就变成了平台的头号大事 。
在获取信息中 , 泛资讯和泛娱乐内容通常是供过于求的 , 这些内容容易复制、增长迅速且生产难度低 , 应用在场景里 , 就是“刷”头条、“刷”抖音等 。 在这些时刻 , 用户往往主动搜索咨询的需求较弱 , 即平台主动推荐 , 用户被动接收 。
但是深入到垂类和专业时 , 差异化内容就会变得稀缺 , 虽然目标用户少了 , 但内容生产的门槛被大大提高 , 且可复用程度低 , 就更容易造成差异化内容供不应求的状态 。 当用户无法在推荐内容中得到满足时 , 就会主动去搜索自己想看的其他内容 , 这就是“搜索”的使用场景 , 在这个场景里 , 用户变为主动行为 , 而平台被动展示 。 用户在主动搜索优质内容或差异化内容时 , 笼络这部分的内容生产者对平台而言就变得极为重要 , 所以才会出现上文所述的平台之间互相屏蔽的割裂状态 , 而这也是内容平台的成长空间 。
这就好像尽管网络购物有海量的商品可供选择 , 但我们往往找不到想买的东西 , 所以诞生了淘宝的猜你喜欢和各大主播、KOL来帮我们做一个初级筛选 。 就内容平台来说 , 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就充当了优质主播的角色 。
寡头垄断让人担心 , 割裂经营使用麻烦 , 究竟怎么做出一款好用的搜索引擎 , 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 。 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 。 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头条|字节跳动起诉百度 一审获赔40元 背后关键词搜索】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