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盖茨基金会
_原题是:盖茨年信前情提要
自2009年全职担任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以来 , 比尔·盖茨每年年初都会发布一封公开信 , 同为基金会联席主席的梅琳达·盖茨也从2014年开始加入了年信的写作 。 在信中 , 盖茨夫妇回顾他们眼中的世界 , 分享他们在慈善领域的工作和思考 , 并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
2021年1月27日 , 第13封 “盖茨年信” 将如期而至 , 敬请期待 。
2020年年信:放手一搏
文章图片
图1/12
“巴菲特一直都给我们很多绝佳的建议 。 当他把大部分财富捐赠给盖茨基金会 , 并加入我们共同开展慈善工作时 , 他鼓励我们‘竭尽全力 , 放手一搏(swing for the fences)’ 。 鼓励我们不能仅仅追求一点一滴的进步 , 而是要将我们全部的力量和所有的资源倾注于那些一旦成功 , 便能拯救生命、改善生活的大赌注 。 ”
在2020年年信中 , 盖茨夫妇从全球健康、公共教育、 气候危机和性别平等四个方面回顾了过去20年基金会的工作 , 并为基金会取得的成果、挽救的生命感到激动 。 此外 , 他们也开诚布公地讲到经历的失望与挫败和种种未曾想象过的意外 。
但即便如此 , 盖茨夫妇依然乐观 , 也依然选择放手一搏——因为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 , 公平公正地分享创新带来的成果有多么重要 。 如果只有某些地方的某些人因为创新而获益 , 那么其他人将会因此而更加落后 。
2019年年信:意料之外
文章图片
图2/12
“意料之外也有好处 , 它能警醒我们世事未必如愿 , 也能激励我们行动刻不容缓 。 有些意外敦促我们改变现状 , 有些意外则表明我们期待的改变已经在发生 。 最近常有人问我们对未来是否仍然乐观 。 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 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深信创新的力量 。 但更重要的是 , 我们亲眼看到 , 对于我们在年信中谈及的每一个挑战 , 都有很多人在奉献着自己的智慧、资源甚至生命 。 ”
2019年的年信分享了盖茨夫妇的“九大意外” 。 其中有像蚊帐等简单手段即可大幅度降低疟疾死亡率的“惊喜”——得益于推广使用蚊帐和其他多种手段 , 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自2000年以来已经下降了42%;也有像手机在贫困女性手中能发挥最大作用的意外;同时也有“厕所还是一百年前的老样子”这样的警示 。
面对这些可能是好消息也可能是大难题的“意料之外” , 我们需要提醒自己 , 我们有责任竭尽全力 , 推动世界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 乐观主义是最嘹亮的号角 , 召唤我们行动起来;乐观主义还具有放大效应——为美好未来奋斗的乐观主义者越多 , 我们就越有理由感到乐观 。
2018年年信:我们常被问到的10个难题
文章图片
图3/12
“捐款不是因为我们想到自己会以哪种方式被人铭记 。 如果有一天 , 小儿麻痹症和疟疾这样的疾病变成遥远的记忆 , 我们曾经从事过相关工作的事也逐渐被遗忘 , 我们会非常欣喜 。 ”
在第十封年信中 , 面对“你们到底为什么捐款 , 这样做对你们有何好处?”这一问题 , 比尔盖茨做出了上述回答 。 在这封年信中 , 盖茨夫妇面对种种质疑和挑战 , 对他们在基金会多年的工作中 , 最常被问及的10个难题进行了坦率的回答 。 在他们看来 ,“相比于果决的行动 , 解释是更辛苦的事 。 ”
比尔·盖茨坦言 , “也许20年前 , 我们对于怎样使用财富会有不同的选择 , 但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 。 如果我们当时选择了不同的人生 , 也就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 。 当初的选择造就了今日的我们 。”
2017年年信:沃伦·巴菲特的最佳投资
文章图片
图4/12
“这是基金会每天都在为之奋斗的数字:零疟疾、零结核、零艾滋、零营养不良、零可预防死亡;穷人孩子和其他孩子之间实现健康零差别 。 ”
当2006年6月巴菲特签下捐款意向书 , 承诺将个人的大部分财富约300亿美元捐赠给盖茨基金会 , 用以抗击疾病、减少不平等 。 盖茨夫妇表示“当得知你要向盖茨基金会进行捐赠时 , 我们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 那是任何个人给予他人金额最大的单笔赠款 。 我们那时候就知道有义务向你提供一笔丰厚的投资回报 。 ”
在这一巨额捐赠的十周年后 , 盖茨夫妇以一系列的数字为主体 , 向巴菲特介绍了他的投资所收到的回报——慈善与商业不同 , 没有销售收入和利润可供展示 , 但可以用数据指导基金会的工作方向和衡量工作进展:
1.22亿:这是自1990年起被挽救的儿童人数 。 拯救儿童的生命是慈善事业中最划算的一笔投资 , 疫苗是这个数字背后最大的功臣;
86%:儿童基本疫苗的覆盖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3亿:在发展中国家 , 超过3亿妇女使用现代方法避孕 , 这在历史上尚数首次 。
1%:在过去25年里 , 极端贫困的人口减半 。 如此惊人的成就应该会让大家感到更加乐观 , 但据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 , 仅1%的人知道这一进展 , 而99%的人低估了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
2016年年信:如果你能拥有一种超能力
文章图片
图5/12
“假如你能有一项超能力 , 它会是什么?”这是肯塔基州的高中生对盖茨夫妇的提问 。 他们以此作为2016年年信的主题 , 并讲述了他们希望具备的两种可以改善世界最贫穷家庭生活的超能力:时间和能源 。
比尔·盖茨在年信中表示 , “如果我能许下一个愿望去帮助最贫困的人们 , 那便是找到一种便宜、清洁的能源来为我们的世界提供动力 。 ”梅琳达·盖茨则表示 , 希望能有超能力为世界各地的女性创造“更多时间” 。 因为在她看来 , 女性在照看、护理、家务等无偿工作上花费的时间是男性的两倍 。
“更多时间 。 更多能源 。 从超能力的角度来说 , 比起超人飞天的本事 , 这也许算不上刺激 。 但如果世界能将它们更多地交与最贫困的人群手中 , 我们相信 , 这足以使数百万个梦想展翅翱翔 。 ”
2015年年信:我们对未来的大赌注
文章图片
图6/12
“有压倒性的证据表明 , 人们能够关心那些正在受苦的人 —— 当他们能够见证痛苦的时候 。 想想看 , 每当发生毁灭性的海啸或地震这样的灾难 , 世界各地的人都会表现出巨大的爱心 。 所以问题在于 , 像致命疾病和极端贫困这样持续性的悲剧很难成为新闻 。 对我们很多人而言 , 这个悲剧是隐形的 。 因此 , 千百万人首先需要‘看见’这个悲剧 , 世界才能因此受益 。 ”
在这封年信里 , 盖茨夫妇对未来15年下了个巨大的“赌注” —— 贫困国家的生活改善速度将快过以往任何时期 。 而如果想做到这一点 , 世界需要实现四大突破 。 这四大突破将分别集中在:健康、农业、银行服务和教育 。 其中做出的重要的预测包括: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再减一半 , 产妇死亡人数减少三分之二 , 根除脊髓灰质炎、战胜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非洲实现自给自足;移动金融服务将帮助穷人彻底改变生活;更好的软件将会引发学习革命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盖茨基金会:1月27日将发布第13封 “盖茨年信”】盖茨夫妇在年信中呼吁“实现这四大突破 , 除了科技与创新 , 更重要的是人——有见识、有激情的行动者携起手来 , 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 ”他们号召大家成为“全球公民” , 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奉献一生来帮助穷人 , 但意味着你要去关注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 , 愿意将同情心付诸实践 , 愿意去提升公众认知 , 或是成为志愿者贡献自己的时间 。
2014年年信:粉碎三个妨碍全球发展的错误观念
文章图片
图7/12
“在我出生的时候 ,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是贫困国家 。 然而再过20年 , 极端贫困国家将变成少数 , 十多亿人将脱离极端贫困 。 每当我想到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些巨变 , 都感到不可思议 , 且备受鼓舞 。 ”
盖茨夫妇在这封年信中 , 集中抨击了三种广泛存在却让全球发展受到巨大阻碍的错误观念:“贫困国家注定永远贫困”、“对外援助是巨大浪费”和“挽救生命导致人口过剩” 。
同时 , 盖茨夫妇呼吁每个人都能站出来 , 帮助世界粉碎这些错误观念 。 “我们都有机会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 , 在那里极端贫困是例外而不是普遍现象 , 所有儿童不论生在何处 , 都有相同的机会茁壮成长 。 对于所有关心和认可每个生命价值的人们 , 世界上再没有比促成这种改变更激动人心的工作了 。 ”
2013年年信:衡量进展
文章图片
图8/12
“ 我已经不止一次地深切感受到 , 衡量方法对改善人类生存条件而言有多重要 。 ”
比尔·盖茨从“蒸汽机”的案例引出了这一年的年信主题——衡量进展 。 蒸汽机的创新给人们带来的重大启示就是:通过精确测量得到的反馈数据 , 帮助我们的发明创造实现“广泛应用”并不断进步 。
这封年信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注重结果考量 , 让我们的创新发明送达急需它们的诊所、农场、课堂等并产生更深远影响 。 年信通过诸多全球健康领域的实地案例 , 阐述了这一工作流程的合理性:设定明确的目标、选用恰当的方法、考量效果、获得反馈、不断改进方法 。 合理的进展评估办法、工具与指标 , 这些不仅是商业公司成功的秘诀 , 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同样有效 。
"我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欣慰地看到 , 在过去15年里 , 世界在帮助最贫困人口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 这好比是用一辈子来经历一次的好新闻 , 它不会像新的疫情爆发那样带来轰动 。 但我们应该不时地回头看看 , 看看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 这些成就来自于正确目标、政治意愿、慷慨援助、工具创新以及普及推广的有机结合 。 毫无疑问 , 这一切都让我更加充满热情地投入工作 。 "
2012年年信: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自给自足
文章图片
图9/12
“我的关注点并不限于农业 , 还包括其他全球发展和全球健康领域 , 基金会一直在这些方面不懈努力 。 由于使用了新工具 , 如种子、疫苗、艾滋病药物和避孕药具等 , 我们已经取得显著进展 。 但是 , 如果这些成功事迹不为人知 , 我们就无法争取到足够的资金来保持前进的势头 , 从而继续挽救生命 , 而10亿人的未来命运也将岌岌可危 。 ”
在这封年信中 , 比尔·盖茨强调“创新”是改善世界的关键——尤其是在农业和健康领域 。 当创新者致力于解决紧迫的问题并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解决方案时 , 就可能产生神奇的结果 。
例如 , 在“绿色革命”的浪潮中 , 诺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和其他研究人员开发出新的稻米、小麦和玉米品种 , 帮助许多农民大幅度提高了产量 。 在一些地区 , 比如东亚 , 食物摄入量的增长率高达50% 。
在儿童免疫方面 , 这个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曾受到高度关注 , 并投入巨大努力 。 仅十年时间 , 很多国家的覆盖率就从20%提高到80% 。
2012年年信希望世界做出抉择 , 继续帮助极端贫困人口建立自给自足的能力 。
此外 , 这封年信还详细谈到了在全球健康领域 , 盖茨基金会和众多伙伴资助的“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和“全球基金”(Global Fund)对世界抗击各大传染病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
2011年年信:对外援助不可削减
文章图片
图10/12
“我认为 , 对外援助同时也符合发达国家自身的利益 。 如果不能给与人们基本的健康保证 , 如果一个国家无法养活和教育好自己的人民 , 那么他们的人口和问题就会不断放大 , 世界也会因此变得不稳定 。 ”
在写下第三封年信之时 , 世界各地的政府已经面临如何削减开支的艰难决定 。 虽然对外援助在政府预算总额中所占比例不到1% , 但在健康和农业领域对贫困国家施以援手的资助 , 就首先面临被削减的风险 。
比尔·盖茨在这封年信中重点展示了基金会通过疫苗对抗脊髓灰质炎的不懈努力和重要成果 , 由此证明全球协作和持续的对外援助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 。 此外 , 在这封年信中 , 比尔·盖茨还公布了他与巴菲特共同发起的“捐赠誓言”(The Giving Pledge)取得的成果:半年时间内已成功发动了58位富豪承诺将捐出个人一半以上的财富用于慈善事业 。
2010年年信:创新塑造未来
文章图片
图11/12
“在现场亲眼目睹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的细节 , 能够提醒我这些需求有多迫切 , 同时也在提醒我 , 把所有正确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有多困难 。 ”
2010年信的关键词就是:“创新” —— 创新如何帮助我们塑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
全球经济在2009年遭受重创 , 而最需要帮助的人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受害最大 。 世界将需要多年的时间弥补这些损害 , 其中包括失业、巨额的政府赤字和债务 。 比尔·盖茨在这封年信中讨论了赤字问题对政府对外援助预算的影响 。 “尽管经济不景气 , 但我们仍然对未来几年所能取得的进展感到乐观 。 ”创新就是让人感到如此乐观的“底气” —— 这个创新 , 不是浮于表面 , 让人夸夸其谈的工具 , 而就掌握在每一个能真实改善贫困人群生活的人手中:从北卡罗莱纳州的教师 , 到印度一线抗击脊髓灰质炎的卫生工作者 , 再到肯尼亚的奶农 。
2009年年信:三个神奇的元素
文章图片
图12/12
“基金会的工作有个特别之处就是我能和梅琳达一起工作 。 虽然我们相识于微软 , 但我们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共事 。 我们喜欢分享彼此的想法 , 谈论我们的所学 。 当我们中的一个人非常乐观的时候 , 另一个人扮演的角色就是确保我们把所有棘手的问题都想清楚了 。 ”
2009年1月9日 , 比尔·盖茨发出了就任后的第一封盖茨年信 , 而这背后的推动者 , 则是基金会的另一位受托人 , 沃伦·巴菲特 。
“在巴菲特向基金会捐赠了如此庞大的财产之后 , 他就一直鼓励我像他几十年来做的那样 , 每年写一封公开信 。 ”在首封公开信中 , 比尔·盖茨坦言 , 虽然之前在微软的工作有着难以逾越的成就感 , 但即便珠玉在前 , 他依然非常享受在基金会的工作 。 因为基金会的工作有着三个“神奇”的元素:
首先 , 这项工作存在重大突破的机会:从研发能挽救数百万生命的新疫苗 , 到开发新的种子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孩子们的营养 , 甚至能有一些余粮出售 , 提高家庭收入;第二 , 此前在商业领域所累积的建立多元化团队解决棘手问题的经验 , 同样能够在慈善领域大展拳脚;最后 , 参与解决这些世界重大问题的团队成员的才智和奉献精神 , 让人极为赞赏——无论是在大学工作的科学家 , 还是一生大部分时光都在田间地头工作的农民——让这些非常不同、却毫无疑问各自具备决定性才能的人合作向前 , 无疑让人非常兴奋 。
回顾这12封年信 , 我们更能真切地感受到:“进步是可能的 , 但不是必然的” —— 进步由无数“乐天行动派”的行动所造就 , 由大大小小的创新所推动 , 由合理的数据所指引、所衡量 。 我们都是乐观主义者 。 我们相信 , 专注于这几个大目标 , 并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制定创新的解决方案 , 我们可以帮助世界上的每个人有机会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