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内容|网络广告也须“绿”起来
最近 , 全棉时代一则被网友吐槽“低俗营销”“故意丑化女性”的网络广告引发舆论批评 , 后又因“自夸式道歉”再度“翻车” 。 这并不是第一个被指低俗的网络广告 , 就在前不久 , 京东金融等因发布价值观有问题的广告被网友批评 。
【广告内容|网络广告也须“绿”起来】有关部门对低俗广告的打击持续了多年 , 然而仍有部分网络广告不时因内容低俗而“翻车” , 与之关涉的有些广告主居然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 , 实在令人唏嘘 。
纵观种种“翻车”的低俗网络广告 , 要么因打色情擦边球而涉“黄” , 要么就是因宣扬错误的价值观念而抹“黑” , 这样的广告固然容易吸引眼球 , 引来流量 , 可它对受众的精神污染 , 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冲击委实不小 。
关于网络广告的制作底线 , 《广告法》给出了基本遵循 , 那就是“广告应当真实、合法 , 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 , “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 等等 。 现在的问题是 , 对于上述法律要求 , 目前尚缺乏一个更为明确具体的认定标准 , 下一步如果能以司法解释的形式作出进一步明示且广为宣传 , 以此划定清晰的法律边界 , 就能够促使广告制作者打消侥幸心理 , 自觉规范广告的制作与发布行为 。
让网络广告“绿”起来 , 投放平台必须真正负起责来 , 严把广告准入关 , 自觉树立正确的广告导向 。 一方面 , 应当强化对于平台广告的人工和技术动态审核 , 一经发现问题广告 , 即刻采取禁止措施;另一方面 , 健全不良广告监督举报机制 , 对于公众投诉、吐槽的广告内容 , 有针对性地予以重点审核 , 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
让网络广告“绿”起来 , 还必须提升对其的监管水平 。 业内人士建议 , 强化对网络广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行政指导 , 督促有关平台切实履行法定广告审查义务;构建网络广告监管监测系统及覆盖整个互联网的监测网 , 加大对执法人员互联网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力度;强化监督检查 , 严格依法办案 , 从重从快查处低俗广告违法案件 , 及时公布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 这些举措思路都是可行的 。 只有各方齐心协力 , 多措并举 , 才能促进网络广告业健康运营 , 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推荐阅读
- 网络|天津联通全力助推天津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设备|雷军亲自演示 MIUI 13“小米妙享中心”:一拖流转媒体内容
- 问答|紧追B站加码知识类内容,抖音上线“学习频道”
- 数字化|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人物|俄罗斯网络博主为吸引流量 闹市炸毁汽车 结果够“刑”
- 协同|网文论︱网络文学与AI写作:人机协同演化时代的文学之灵
- 周鸿祎|网络安全行业应提升数字安全认知
- 词条|百度百科上线2500万词条,超750万用户参与共创科普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