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撰文/蓝科技
当你的手机不需要再为电量发愁 , 这将会是一种怎样的畅快?
在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 , 主角罗辑从185年后的冬眠中苏醒 , 惊奇地发现2205年地球中的电子产品都拥有了无限电能 , 而这背后竟然是隔空充电和核电技术的功劳 。 但是 , 相比较天马行空小说世界中的产物 , 似乎在现实世界来得更加迅速 。 几天前 , 小米正式发布了隔空充电技术 , 并宣布率先在小米11上实现 。
曾经 , 人们心心念念的隔空充电技术如今似乎真的就要来临了 。
隔空充电小米第一
在无线充电领域 , 小米一直是业内当之无愧的领跑者 , 并遥遥领先 。
从2018年开始 , 小米已经连续多次打破手机行业的无线充电纪录 。 2020年8月 , 小米全球首发了80瓦无线秒充技术 , 充电效率几乎媲美市面上最快的有线快充 。 如今 , 隔空充电技术的发布也再次让小米在行业内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 。
【手机|小米在这件事情上拔得头筹】小米隔空充电技术核心在于空间定位和隔空能量传输 。 自研的隔空充电桩内置5个相位干涉天线 , 可以对手机进行毫秒级空间定位 , 精准探测手机位置 。 144个天线构成的相位控制阵列 , 通过波束成形将毫米波定向发射给手机 。
在手机端 , 小米也自研了天线阵列的小型化设计 , 内建“信标天线”和“接收天线阵列” 。 信标天线通过低功耗方式在空间场内广播位置信息 , 14根天线组成的接收天线阵列 , 将充电桩发射的毫米波信号 , 通过整流电路转化为电能 , 实现科幻的隔空充电体验 。 目前小米隔空充电技术 , 已经实现了数米半径内 , 单设备5瓦远距离充电 。 不仅于此 , 多设备也可以同时充电(每台设备均支持5瓦) , 甚至异物遮挡也不降低充电效率 。
更值得关注的是 , 小米还表示以后其自研的隔空充电技术还可以为智能手表、手环等穿戴设备隔空充电 。 未来客厅、音箱、台灯等小型智能家居产品 , 都可以实现无线供电 , 彻底摆脱电线束缚 , 真正实现客厅无线化 。
文章图片
用户驱动手机充电迭代
我们可以想象 , 在未来也许已进入家门 , 不需要任何充电线、充电底座 , 无论将手机穿在兜里还是拿在手上 , 都能实现自动隔空充电 。 这种原本只在电影、小说中的场景 , 如今已经逐渐照进了我们的现实世界 。
由小米领导的这项隔空充电技术 , 在为手机充电带来又一次革命的同时也必将对更加广泛的电器使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
其实 , 从手机充电最初的有线充电到无线充电再到如今的隔空充电 。 手机充电方式的每一次升级迭代 , 都是基于用户体验解决产品痛点 。 当前 , 随着5G以及物联网的迅速发展 , 手机不仅仅是一个通讯设备 , 更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 。
随着物联网下场景应用的逐步增多 , 不同场景下与手机应用的连接也需要电量的支持 。 因此 , 隔空充电的诞生 , 也以更大的便捷性和灵活性让用户可以快速地融入更多使用场景中 , 给用户带来更加良好的使用体验 。
在蓝科技看来 , 不论是充电方式从科幻变成了现实 , 还是用户需求推动科技创新 , 这一切都是基于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与美活 , 让生活中处处充满科技元素 ,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生活该有的样子 。
对于所有企业来说 , 如何能够持续为消费者创造并引领美好生活方式 ,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 也是具有永续发展的必然条件 。
(图片来源:公众号《雷军》)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 , 未经授权 , 任何网站及平台不得转载 , 侵权必究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功能|小米 Watch S1图赏:商务气质新系列,稳步入场不急切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手机|一加10 Pro宣传视频曝光:将于1月11日14点发布
- 手机|黑莓宣布 1 月 4 日起将终止 BlackBerry OS 设备服务支持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截图|靠抄袭对标苹果?心动黄一孟指责小米新版游戏中心抄袭TapT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