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18日电 题:(别样春节)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
采访人员 袁秀月
仿佛前两天还在置办年货 , 转眼间春节假期都结束了 , 很多人都已重新回归“打工人”的生活 。 一年之中最强烈的“假期综合症”来袭 , 网上又到处流传着“收心”的小妙招 。
往年回首整个春节假期 , 无外乎三个关键词:拜年、消费、聚会 。 而今年 , 为减轻疫情防控压力 , 全国超过1亿人就地过年 。 就地过年带来别样的春节 , 也带来了别样的年味 。

中国新闻网|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
文章图片
图1/12
长三角铁路迎返程客流高峰 工作人员在上海虹桥站对候车大厅进行常规消毒 。赵金爱 摄
这个春节 , 虽然很多人是异地过年 , 但该有的仪式感却一点没少 , 为了增添节日气氛 , 大家都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 先是要布置小家 , 窗花、春联、福字、门神、鲜花统统安排上 , 就连家里的小猫都有春节装扮 , 猫窝也贴上了专属对联 , 由此还诞生了一个新名词——“就地过年氛围组”。

中国新闻网|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
文章图片
图2/12
【中国新闻网|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过年要有氛围
既然是氛围组 , 那热闹的年夜饭必不可少 。 尽管没有父母张罗的一桌好饭 , 但不少年轻人选择和朋友、同学、室友拼着过年 , 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做大餐、煮火锅 , 同样吃得开心 。 除夕那晚 , 朋友圈被新式年夜饭刷屏 , 大家争先晒出自己亲手做的满桌美食 , 很多还是“年夜饭处女秀” 。

中国新闻网|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
文章图片
图3/12
很多人第一次自己做年夜饭
至于大年初一拜年 , 则被“云拜年”、“短视频拜年”所替代 , 要么跟亲朋好友远程视频通话 , 要么录制拜年短视频 , 即便相隔千里 , 也能送到新春祝福 。 据统计 , 从2月4日小年到2月11日除夕 , 抖音上的拜年视频累计播放量超506亿次 。

中国新闻网|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
文章图片
图4/12
抖音截图
当然 , 这个春节最重要的变化是 ,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得到更新 。 看电影成为今年春节最火热的活动之一 ,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 , 大年初一的当日票房近17亿元 , 单日观影人次达3434万人 , 这一数据也刷新了中国影史单日总票房、总人次的最高纪录 。
截至2月17日 , 2021年春节档总票房已超过75亿元 , 创下春节档票房记录 , 被称为史上最牛春节档 。

中国新闻网|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
文章图片
图5/12
灯塔专业版截图
春节档7部电影中 , 《唐人街探案》票房依旧领先 , 目前已超过35亿元 , 但观众评价却不及前两部 。 《你好 , 李焕英》以口碑成就黑马 , 剧情和主演频上热搜 , 其票房目前已超过25亿元 , 贾玲也成为中国票房最高女导演 。

中国新闻网|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
文章图片
图6/12
《唐人街探案3》海报
《刺杀小说家》《人潮汹涌》《侍神令》《熊出没·狂野大陆》《新神榜:哪吒重生》5部电影各有千秋 , 但票房却处于劣势 。 由此看来 , 春节档竞争激烈 , 并不一定就是个好档期 。 另一方面 , 在春节期间 , 观众似乎还是更加偏好喜剧片 。

中国新闻网|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
文章图片
图7/12
《你好 , 李焕英》海报
这个春节 , 线上消费受青睐 , 就地过年催热“宅经济” 。 半成品年夜饭、单人份年夜饭受年轻人欢迎 , 数据显示 , 1月以来 , 盒马线上年夜饭预售量是去年同期的4倍 。
快递年货成为潮流 , 今年年货节首日 , 淘宝“年货”搜索量激增240% 。 在最受欢迎的年货中 , 除了瓜子、花生、开心果等 , 还增添了很多新品类 , 比如车厘子、自嗨锅、螺蛳粉等 。
干果、糖果、糕点的年货三件套也正发生变化 , 据盒马数据显示 , 90后年货TOP榜前三名分别为车厘子、酒、大海鲜 。

中国新闻网|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
文章图片
图8/12
淘宝年货节数据
这个春节 , 在“就地过年”倡议下 , 很多人都放弃了出远门的计划 , 而是选择在本地游玩 , 如逛公园、参观博物馆、在家门口的古镇度假等等 。 上海迪士尼乐园、北京什刹海、成都武侯祠、杭州西湖、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长三角各地古镇等景区游人如织 。

中国新闻网|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
文章图片
图9/12
2月12日 , “米奇”和“米妮”首次身着由设计师特别定制的新春盛装 , 亮相上海迪士尼乐园 。 中新社采访人员 汤彦俊 摄
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公布数据 , 从除夕至初六7天假期里 , 共164万市民游客免费走进北京市市属公园景区及中国园林博物馆游园赏景 。 游客接待量同比去年春节增长167% , 比2019年春节减少25% 。 其中 , 天坛公园、北京动物园、颐和园游客接待量分别为24.87万、22.6万、20.43万 , 位列前三 。

中国新闻网|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
文章图片
图10/12
大年初一 , 北京天坛公园吸引众多市民游玩 。 袁秀月 摄
这个春节 , 坚守也成为关键词 。 去年过年 , 快递员汪勇瞒着家人 , 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当起免费“专车司机” 。 今年春节 , 他依然和同事们坚守在工作岗位 , 不同的是 , 今年他能和家人一起吃上团圆饭了 。
“一家人安安心心过个年 , 太幸福了 。 ”这是汪勇的心声 , 也是所有中国人对于春节的期盼 。 而这背后 , 则需要许许多多公安民警、医务人员、快递员、铁路职工等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坚守 。

中国新闻网|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
文章图片
图11/12
昆明边检站举办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 , 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也取得一定效果 。 自2月11日至2月16日 , 全国本土新增病例只有一例 , 全国中高风险区降至个位数 。
对于中国人来说 ,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 过春节的方式也反映着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来的变迁 。 “年味一年比一年淡” , 这是近年来很多人对于春节的评价 , 因为以前“放鞭炮、买新衣”的过年方式已经一去不返 , 变成了刷手机、发红包、回祝福短信 。
然而 , 事实上 , 春节的内核一直没变 。 福建福州有句老话——“好囝不赚卅暝晡” , 意思是好孩子不赚大年三十晚上的钱 。 除夕之前 , 在外经商打工的福州人 , 一定会赶回去和家人团圆 。 到今天 , 春节团圆仍是所有人的共识 。

中国新闻网|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
文章图片
图12/12
湖北武汉大街小巷挂着的鲜艳红灯笼 , 传递出浓郁的传统文化味儿 , 正营造出浓厚的节日喜庆氛围 。 图片来源:ICphoto
就地过年改变了春节的方式 , 但却并没有削减人们对于年味的追求 , 大家用线上团聚、增加过年仪式感的方式来弥补不能回家的遗憾 , 这其中蕴含的正是春节的凝聚力 , 以及人们的创造力 。
人在哪儿 , 年就在哪儿 。 不管你今年怎么过年 , 假期一过 , 新的生活都等着你启航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