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凌晨 , 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 成功将试验九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 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又被简称为“长七改”火箭 , 时隔300多天再度归来 , 这位长征运载火箭家族的新成员终于正式入列 , 将填补我国运载火箭高轨轨道运载能力的空白 。
“长七改”既外表清秀 , 又挺拔高大
“长七改”火箭全箭长60.1米 , 是在长征七号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来 , 比长征七号长了7米 , 这也使其外形看起来既修长又挺拔 。
“日常生活中 , 又细又长的东西会比较容易折断 , 对于火箭来说也是如此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七改”火箭总体设计师沈丹说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研制队伍“移花接木” , 将长征七号合练箭和长征三号甲火箭的工艺贮箱进行旧品利用 , 组装出全箭模态用火箭 , 确保它的姿态稳定和控制精度满足任务要求 。
【长征号运载火箭|填补高轨运载能力空白 长征运载火箭家族新成员“长七改”正式入列】细长的火箭在穿出大气层时 , 可能面临“拦腰折断”的风险 。 火箭研制团队根据发射前数小时测量到的高空风数据来调整火箭飞行姿态 , 让其沿着最佳的路径“御风前行” , 减少了火箭升空后的风险 。
“长七改”比长征七号多了一身“好技艺”
长征七号火箭能满足近地轨道货运飞船发射要求 , 但如果要将卫星送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 它的运载能力就不到4吨 。 “长七改”在研制时 , 增加了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氢氧三子级模块 , 使它具备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7吨的基础 , 同时具备零倾角轨道、奔月轨道等高轨发射能力 。
在火箭研制上 , 增加模块可不是“搭积木”那么简单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七改”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魏远明介绍 , “长七改”火箭在充分继承长征七号、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成熟模块的基础上 , 有多项关键技术创新 。
据统计 , 世界上导致火箭飞行失利的原因中 , 动力系统故障占到了将近一半 。 “长七改”采用了适应典型故障模式的制导控制技术 , 火箭会根据位置、速度等信息 , 自行规划一条最优的路径去飞行 , 更加智能 。
此外 , “长七改”火箭通过技术创新 , 能减少一套分离机构 , 大幅降低了分离系统的复杂性 , 提升了火箭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
“长七改”后续将承担众多国家重大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七改”火箭副总设计师马忠辉介绍 , 采用液氧煤油推进剂的绿色环保火箭“长七改” , 是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主力火箭之一 , 其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中型运载火箭升级换代 。
据悉 , “长七改”火箭能满足中大型高轨卫星高密度发射需求 , 未来在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上 , 将和具备5.5吨运载能力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具备14吨运载能力的长征五号火箭一起 , 形成更加优化、合理的能力布局 , 大力提升中国航天进入空间的能力 。 “长七改”火箭后续将逐步成为我国中型高轨火箭的一个基本型 , 承担一系列国家重大任务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七改”火箭总指挥孟刚表示 , 根据目前任务安排 , “长七改”火箭在2025年前将每年执行3到5次发射任务 , 后续还将根据任务需求升级 , 发射零度轨道倾角卫星以及执行探月、探火和小行星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的发射 。 (采访人员 胡喆 陈凯姿)
推荐阅读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协议|伊朗国防部宣布发射运载火箭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IT|8号线、14号线将全线贯通 北京地铁?今年开通线路段创纪录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入口|微信迎来新变革:保护隐私,增加视频号入口
- 建设|5G信号全覆盖,冬奥会各赛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
- 网站|无法使用?版本号是三位数的Chrome自带“bug”
- 人物|最有深度的8个公众号,你关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