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1/6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秦朔
来源: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某年的某个夏夜 , 黄峥在步行时 , 仰头看到夜空里的漫天繁星 , 忽然想起文森特·梵高的一句话 , “我不知道世间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 , 但我只知道 , 只要一看到星星 , 我就会开始做梦 。 ”
数年之后 , 他将其与拼多多创始团队联合捐赠成立的慈善公益基金 , 命名为“繁星公益基金” 。 不知道是否巧合 , “繁星”倒与拼多多最开始的创业载体公司“寻梦”遥相呼应 。
昨晚 ,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通过致股东信的方式 , 宣布卸任拼多多董事长 , 并将个人投票权转交董事会行使 。 同时他承诺 , 个人名下的股票在未来三年内继续锁定 , 不出售 。
黄峥2015年创立拼多多 , 三年后在纳斯达克上市 , 迅速成长为用户数、市值都排中国第二的电商平台 。 今年春节 , 拼多多App日活跃用户数更首次超越淘宝(注:Quest Mobile数据) 。 目前拼多多每天的包裹数约占全国的1/3 。 而在3月17日这个黄峥宣布彻底退隐的晚上 , 拼多多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 年活跃买家数达7.88亿 , 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
文章图片
图2/6
以用户数衡量 , “拼时代”已赶超“淘时代” , 这在几年前还是无法想象的 。 而此时此刻 , 黄峥还不到41岁 。 当很多人还在期待更为短兵相接的商业战争时 , 黄峥却如锦衣夜行 , 公开宣布卸任 , 并且要去当“科学家的助理” 。 其实去年7月 , 他就已卸任了CEO , 希望走更多的路 , 读更多的书 , 抽离出以效率和规模为主导的商业竞争 , 最大可能地关心粮食和蔬菜 。
和大多数人一样 , 听到黄峥彻底退隐的新闻 , 我是震惊的 。 而后 , 我想起唐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所说 , 不禁释然 。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 , 见山是山 , 见水是水 。 及至后来 , 亲见知识 , 有个入处 , 见山不是山 , 见水不是水 。 而今得个休歇处 , 依前见山是山 , 见水是水 。 ”
同样在3月17日 , 还有一件与黄峥有关的事 , 以“很黄峥”的方式发生 , 没有鲜衣怒马、没有捐赠仪式 , 没有宏大激昂的演讲 , 更没有聚焦的媒体镁光灯 。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 , 繁星公益基金会与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签署捐赠协议 , 设立科学基金 , 支持浙江大学在生物、医疗、农业、食品等领域的交叉方向展开基础研究及前沿探索 。
作为第一期资助 , 繁星公益基金将在未来3-5年捐助1亿美元 , 用于“计算+生物医疗”“计算+农业食品”和“先进计算”三个创新实验室的科研项目 , 首批项目包括“超大规模实时图推理机研究”“重大脑认知障碍的闭环调控研究”“肿瘤免疫新抗原研究”和“细胞培养人造鱼肉研究”等 。
这是繁星的第一步 , 黄峥的下一站 。 毫无疑问 , 卸任之后的黄峥 , 有了更多“生活哲学家”的可能性 , 会将更多精力用于对长期主义的价值追求 , 回归生命最本真的思考 , 以及如何在最根本的问题上采取行动、寻找答案 。
我还听说 , 41岁的黄峥对农业科技、蛋白质和生命科学充满了好奇 。 下次遇见 , 我很想问问他 , 是否在他眼中 , 这些生命探索比担任董事长 , 拼出个“天下第一”“财富榜首” , 要重要和有意义的多 。
改革开放后 , 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国商业社会已发展了40多年 , 激发出无穷能量 , 创造出万千奇迹 。 但总体上 , 这些能量和奇迹的驱动力都是财富 。 或许人们正在期待 , 像黄峥这一代的新商业领袖 , 从思想到行动 , 能真正超越“财富至上”“财富驱动”的阶段 。
以梦为马 , 因梦而行 , 以“探索无限 , 无限探索”作为生命驱动力 。 商业的成功只不过是他们“探索型价值观”的实现路径之一 , 不是唯一 , 甚至也不是第一 。
我们即将见证一个商业新时代的到来——与其说企业家要做成功的事 , 不如说他们要做不同的事;重复成功 , 远没有挑战未知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 同时 , 从创业开始 , 他们就尝试用新的理念、做法 , 用团队、文化和机制的力量去达致成功 。 他们并不准备在CEO和董事长的位置上做到永远 , 而是相信文化和机制才是组织长青的根本依赖 。 在创始人“离开”后组织仍能充满创新活力 , 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
文章图片
图3/6
【|繁星的第一步 黄峥的下一站】1
黄峥热爱阅读和思考 , 生活非常朴素 , 几乎没有什么应酬 , 极为低调 。
我和他见过两面 。 第一次是2016年11月27日 , 一个特别冷的上午 , 我们作为嘉宾在北京参加CCTV2《对话》节目的录制 , 那期的主角是今日头条的张一鸣 。
听到黄峥卸任 , 我上网搜到那期《对话》 , 看到他一共说了四段话 。
第一段是自我介绍 。 他说:“一年多前我们团队尝试把腾讯前端产品的游戏思维和后端阿里的强运营思维结合起来 , 开创了拼的购物模式 , 使电商从物以类聚的年代走向人以群分的年代 ,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
接着是三段回答 。
主持人陈伟鸿问 , 从前很少做广告的互联网公司现在也开始做广告了 , 各大公交站牌都有你们的广告 , 这是不是烧钱时代的来临?
黄峥答:“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烧钱 , 一种是to VC的烧钱 , 一种是属于投资的烧钱 。 to VC的烧钱 , 是烧给投资者看的 , 另一种是烧给消费者看的 , 是试图打品牌 , 在消费者心智中占领一个位置 。 前一种越少越好 , 后一种越多越好 。 ”
第二个问题是互联网时代什么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 , 他回答是随机应变的能力 , “随时准备掉下去了再来玩” 。
第三个问题:如果你是张一鸣 , 会给他什么样的建议?
黄峥答:“我会更加激进地做全球化 。 因为我们这一代互联网创业者 , 相对于上一代有更大的全球化的视野 , 更早地接触国际资讯 , 做全球化的机会也更大 。 从价值创造来看 , 带领中国资讯走出去 , 包括中国的产品走出去 , 这一点对于为国家创造价值来说 , 也是最大化的 。 同时如果在全球进行了布局 , 再用全球的资源回来做中国的市场 , 那个时候也会变得更加从容一些 。 ”
我之所以将黄峥这几段话完整听打出来 , 是想说明 , 黄峥一直都是深度思考者 。 做事之前必有深思 , 之后大胆行动 , 并在行动中动态调整 , 随机应变 。 他的看法极有穿透性 , 也极有预见性 。
2016年那时 , 我对拼多多还全无认知 , 脑子里只有阿里和京东 。 节目结束后 , 我们坐同一辆车离开 , 一路上我也没有问过他什么问题 。
第二次见到黄峥 , 是两三年后 。 有些思想交流 。 印象很深的是 , 他很早就从保险角度思考“穷人的命运” , 他觉得保险这个行业进一步放大了资本的力量 。 富人有资本 , 抗风险能力强;穷人钱少 , 抗风险能力弱 。 于是穷人需要向富人购买这种抗风险能力 。 他希望找到一种机制 , 让穷人也卖一些自己的抗风险能力给富人 , 从而实现让钱从富人向穷人回流的循环 。
“如果有1000个人在夏天就想到冬天要买一件某种样子的羽绒衣 , 他们写了联名订单给到一个生产厂商 , 并愿意按去年价格出10%的订金 。 这种情况下 , 工厂愿不愿意给他们30%的折扣?很可能愿意 。 因为工厂从这个订单里获得了一种需求的确定性 。 ……这不就是工厂用‘30% 的折扣’向这1000个人购买了一份‘保证在未来购买这件商品’的保险吗?”
这段话所流露的想法就是拼多多的理念 , 即让消费者的需求集中化 , 以此从供方那里获得更好的条件 。 黄峥说 , 如果消费者多一点耐心及和与其他人协调的愿望 , 拼多多就有机会利用人和人推荐、人和人的关系、兴趣的相似点等等 , 做人以群分的归并 , “这种需求的归集程度也许没有像沃尔玛这种半年期的批量订单那么大 , 但也能够让工厂的一条产线运转” 。
低调的黄峥没有像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家那样 , 经常在公众面前展示个人的超凡魅力 。 黄峥展示的不是自己的力量 , 而是人类的某些深入而细密的思考与探索力量 , 拼多多只是这些思考的产物而已 。
拼多多当然非常能战斗 , 在市场上无惧再强大的竞争对手 , 但黄峥从不夸耀拼多多的战斗力 , 更不把战斗力变成目的 。 在他看来 , 对手从来都不是商业的焦点 , 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才是 。
那次交流还听黄峥说 , 他最大的希望并不是商业 , 而是希望未来某一天能转型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人员 。 他说美国的富兰克林在40岁以后就不参与商业活动了 , 他参与科研 , 发明了避雷针 , 这种非营利性的、全心全意的科研 , 对人类的贡献往往会更大 。
交流结束 , 黄峥和助手站在马路边叫出租车 , 他说打车很方便 , 人来人往 , 没有谁会注意到他的存在 。
文章图片
图4/6
2
我已有30多年媒体工作经历 , 是“前浪” , 长期采访交流的企业家也以40后到70初为主 , 我们有深切的共鸣 。 而观察黄峥这一代80后企业家 , 我常有一种感觉 , 他们白手起家 , 却能在如此强大的BAT世界里闯出属于自己的新空间 , 首先依靠的是思考力的超越 。
前浪的努力 , 是让中国融入世界 。 站在世界的肩膀上 , 后浪们正在想着和做着一些和前浪不一样的事 。 这不是前浪的失落 , 让一浪胜过一浪 , 恰是前浪的欣慰 。
黄峥从拼多多上市起写的每一封信 , 我都会阅读 , 从中感受新一代的思想 。
2018年6月30日 , 拼多多向美国SEC提交上市申请书 , 黄峥发表了第一封致股东的信 , 那时他就希望拼多多是一个公众的机构 , 为最广大的用户创造价值而存活 , “它不应该是彰显个人能力的工具 , 也不应该有过多的个人色彩” 。
他提出 , 拼多多致力于打造一个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相融合的新“空间” , 在这里用户可以用最划算的价钱买到想要的东西 , 同时也会在里面收获很多快乐 。 “它将是一个由分布式智能代理网络(而非时下流行的集中式超级大脑型AI系统)驱动的‘Costco’和‘迪士尼’(即集高性价比产品和娱乐为一体)的结合体 。 它不光高效地做信息的匹配 , 还不停地模拟着整个空间里人群的群体情绪 , 并试图对整个空间做调整 , 让群体的体验更加开心 。 ”
黄峥说拼多多是“Costco”和“迪士尼”的结合体 , 一直饱受争议甚至是嘲笑 , 但“集高性价比产品和娱乐为一体”的拼多多风格被越来越多人接受甚至痴迷 , 则已是不争的事实 。
在卸任董事长这封信中 , 黄峥再次说 , Costco+Disney的愿景将会更具象、更生动地展现 。 虽然当前还只是多实惠、多乐趣的初级阶段 , 但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多实惠加上多乐趣后带来的“性质性的微妙的不同” , 感受到这背后的化学反应产生的1+1>2的巨大力量 。 这个愿景是丰富、有趣、值得憧憬、可以追求的 。
2019年4月25日 , 黄峥在拼多多发布2018年年报致股东信中提出新电商的概念 , 系统阐述了自己对电商的理解 。
他说 , 新电商的最大特征是“普惠” , 就是服务最广大的普通人 。 第二是“人为先” , 不再把活生生的人当成流量 , 把商业模式做成流量批发 , “它试图理解每个点击背后人的温度 , 试图通过人和人的连接和信任来汇聚同质需求 , ……将长周期零散需求汇聚为短周期批量需求 , 出现柔性定制生产的可能性 , 提升供应链效率 , 让价值回归劳动者和创造者” 。 第三是“更开放” , 不是从打破一个垄断到创造一个新的垄断 , 而是从打破一个垄断到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
一年后 , 2020年4月25日致股东信 , 从COVID-19对人类的影响谈起 。 他从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式e=mc2 , 联想到现实和虚拟可以相互转换 , 现实变得虚幻 , 虚幻却是现实一种;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 联想到时间是在物质和精神世界表象背后的那股强大的有方向的不可逆的驱动力 , 进而领悟到 , 时间推移下的个体间大量互动 , 反而成为一种为社会和世界带来秩序和确定性的力量 。
最后他说 ,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理解和珍惜宝贵的青春 。 我们需要证明我们这一代人的与时俱进和与以往不同 。 “大自然的蓬勃发展和趋势不会因为任何个人意志而改变 。 理解这些自然规则不应该让我们感到优越 , 更不可能让我们有能力统治自然 。 相反 , 这使我们能够谦卑地认识和承认 , 我们只不过是世界自然演变过程中的沧海一粟罢了 。 ”
2020年7月1日致公司全员信 , 黄峥宣布不再担任公司CEO , 将按照IPO时的承诺 , 正式成立“繁星公益基金” , 并连同创始团队捐赠名下拼多多上市公司总股数的2.37% , 旨在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和科学研究 。 这也便是本文开头所述的捐赠故事的起源 。
黄峥关于科学的梦想彼时已初露端倪 , 他在信中表示 , 还将划出个人名下拼多多上市公司总股数的7.74%给到拼多多合伙人集体 , 其中一部分可以在不影响拼多多现有股东利益的情况下 , 进行一些长期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探索 , 一部分可以作为未来管理层的补充激励 。
走入2021年 , 黄峥更坚信 , 要“坚持做对的事” , 比如希望拼多多未来继续在农业科技上有扎实的投入 , 打通农产品流通链在量和效率上的提升 , 真正将高精尖的农业数字化技术带入国内落地 , 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 真正普惠农民 , 给社会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感 。
再后面 , 就是这一次卸任董事长的信 。
文章图片
图5/6
3
黄峥发起成立的繁星公益基金 , 是不可撤销的慈善基金 , 由独立受托人管理 , 保证慈善基金的所有资产全部用于公益 。
“我不知道世间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 , 但我只知道 , 只要一看到星星 , 我就会开始做梦 。 ”
梦是对现实的补充 , 或是反叛 , 或是超越 。 对黄峥来说 , “离开”拼多多 , 是对现实的超越 , 更是对新的“星辰大海”的拥抱 。
黄峥是纯粹的理工科背景 , 有着极度求真的科学精神 。 他这样描述对母校的感情:专注本心 , 关注本质 , 是浙大四年学习经历给我最大的财富 。
黄峥不止一次提到过富兰克林 。 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的路甬祥讲过富兰克林的一个故事:18世纪 , 一位贵妇人参观富兰克林的实验室时说 , “您做的这些工作有什么用?”富兰克林反问 , 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他的意思是 , 科学的价值并不显示在诞生之初 , 而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 。
路甬祥说 , 科学的价值不限于认知的层面 , 在现实生产力方面也有明确的体现 。 “爱因斯坦的光电理论导致激光的诞生 , 建立在孟德尔、摩尔根基因论基础上的育种理论 , 导致农作物品质的优化和产量的大规模提高;维纳的控制论为重大而复杂的工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 并催生出智能生产线;物理学对微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 , 推动了微电子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如果没有数学算法的发展 , 就不会有信息技术的迅猛飞跃 , 而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更是模糊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界限……”
环顾当今世界 , 很多全球性科技公司都在积极布局前沿科技 。 这既是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更是因为 ,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 不从地球、生命、人类未来等角度出发 , 就会停留在眼下的商业成功、如何击垮对手等等层面 , 从而失去更长久的航标和创新的动力 。
就在前几天 , 马斯克创办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发射了一枚猎鹰9号火箭 , 将第22批60颗星链卫星送上太空 , 这是它第9次执行发射任务 , 刷新了人类火箭的复用记录 。 SpaceX至今已经向太空发射了1325颗星链卫星 , 旨在用近地轨道卫星群提供覆盖全球的高速互联网服务“星链计划”距正式商用已经不远 。
马斯克不断在多个领域探索 , 也有不少挫败 , 如3月4日凌晨SpaceX最新版的星舰飞船SN10 , 进行第3次高空10公里飞行测试 , 首次成功实现了软着陆 , 但降落后不久在着陆坪上发生了爆炸 , 功亏一篑 。 但他从来不会被挫折压倒 , 他的名言是 , “如果一帆风顺 , 那就说明还不够创新 。 ”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同样痴迷于太空 , 今年2月3日他宣布将于第三季度卸任亚马逊CEO , 投身“蓝色起源计划”等事业 。 “蓝色起源”是贝索斯2000年创办的商业太空公司 , 2019年5月推出了BlueMoon月球着陆器 , 2020年7月宣布要建设一个卫星互联网网络 。
比尔·盖茨20多年前就急流勇退 , 致力于与妻子梅琳达共同成立的全球最大慈善基金会的工作 。 他们说自己是“致力于消除不平等现象的乐天行动派” 。 他们希望通过充分利用科技进步的成果 , 拯救更多生命 , 不仅与合作伙伴携手提供有效的疫苗、药物和诊断工具 , 还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新型疫苗 , 以预防那些给人们造成最沉重负担的传染性疾病 。
人类正在进行一场新的科技革命 , 如基因编辑、人工智慧、机器人、自动驾驶、虚拟实境、万物互联、太空科技、食品科技、可再生能源 , 等等 。 只有通过前沿研究 , 商业才能真正成为造福人们美好生活的可信赖的伙伴 。
今天 , 黄峥在卸任拼多多董事长之后 , 也将加入到和马斯克、贝索斯、比尔·盖茨等相似的轨道中 。 繁星公益基金未来3-5年捐助1亿美元所聚焦的方向 , 都是前沿科技研究 , 和拼多多的业务并没有太过直接的关联 , 但长远来看 , 将有助于整个互联网产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 。
在繁星捐助的首期项目中 , 超大规模实时图推理机研究可以应用于智慧城市、金融风控等多领域 , 如在毫秒级时间窗中判断某张信用卡是否被盗刷;重大脑认知障碍的闭环调控研究 , 则在治疗抑郁症等情感类障碍疾病中有启发性意义;将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利用癌症抗原探索 , 可以对癌症免疫治疗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合成生物学、食品组学、增材制造等技术 , 可以将细胞培养成为鱼肉糜、鱼肉块等产品 。
这些研究 , 对于拼多多正在进行中的 , “从农产品第一大上行平台转型为互联网农业科技综合平台” , 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 黄峥和拼多多创始团队的前沿探索 , 正在为拼多多构建更多的梦想与可能 。
这家年轻的公司因对于传统农业流通链改造做出的贡献 , 在今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 , 作为互联网企业代表获颁“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
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初一公里” , 拼多多对农业的探索不断向源头追溯 , 与国内外多个顶级科研机构和院士专家等科研团队展开深度合作 , 在科学种植、农业物联网、无人温室、智慧农业等领域持续投入 , 希望帮助农民增收 , 助力农业升级 。
2020年 ,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指导下 , 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举办了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 ,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及算法策略与传统农业种植更好的结合 , 创造更多附加产值 。 同时 , 拼多多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团队建立战略合作 , 联合创立“智慧农业协同创新中心” ,探索小农生产模式下 , 如何建立从数字化生产到品牌化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
接下来 , 拼多多还会和它的创始人一样 , 怀着对科技最本真的热情 , 持续在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上发力 , 探索将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深度结合 , 靶向精准提升蔬果谷物等的营养物质 , 让初级农产品也能媲美“善存维生素“ , 既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 也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利润 , 帮助农民实现跨越式增收 , 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
文章图片
图6/6
结语
黄峥从创立拼多多到卸任 , 只有6年 。
如果从2018年拼多多上市黄峥开始被公众知晓 , 只有3年 。
巨星选择隐匿 , 繁星将次第绽放 。 不仅包括拼多多新一代管理团队的盛开 , 更包括众多前沿科技的渐次突破 。
在某种意义上 , 黄峥从不追求个人意义上的闪耀 。 从普世意义上 , 他或许是人们眼中80后那一代的“天选之子” , 但事实上 , 他对科学、对生命 , 和对世间所有的真理 , 充满了敬畏之心 。 方向大致正确 , 永恒不变的 , 仍是因梦而行 , 追随本心 , 不断思考 , 不断做出出人意料又值得真心祝福的行动 。
在2020年辞去CEO的信中 , 黄峥引用了毕业于西南联大的诗人穆旦在《冥想》中的诗句——
“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 ,
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 ,
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 。
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
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 ”
带着沧海一粟的悲悯与敬畏 , 带着对科学探索的崇尚 , 带着对生命本真状态的体悟 , 黄峥努力去过他想要的“普通的生活” 。 如此平淡 , 又如此深刻 。
祝福繁星的第一步 , 祝福黄峥的下一站 。 在无比神秘的大自然面前 , 有痴心的求索 , 必有繁星的闪耀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苏宁|小门店里的暖心事,三位创业者的雪域坚守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