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实地探访上海社区团购:为货运通行证所困 难进市中心
来源:IT时报
IT时报采访人员 钱奕昀
社区团购行业又一次遭遇“风暴” 。 不久前 , 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十荟团、食享会等5家社区团购平台因涉嫌不正当价格行为 , 被市场监管总局做出行政处罚 , 共计650万元罚款 。 同时 , 市场监管总局重申了去年12月出台的社区团购“九不得”规定 。
加强对社区团购的规范化管理的“紧箍咒”越念越紧 , 不过这似乎并未挡住社区团购的扩张步伐 , 不断在一线城市蔓延扩张 。 1月12日 , 多多买菜在上海开业;1月18日 , 橙心优选进入北京;1月25日 , 美团优选也开始在北京布局 。
《IT时报》采访人员走访调查后发现 , 社区团购行业仍需加强规范;食品卫生安全等问题必须正视;作为与用户之间的触点和纽带 , 线下自提点的服务有待提升 。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 , 作为最终用户触点 , 大部分自提点活得并不好 , 而且物流因素也在困扰社区团购平台在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拓展 。
——【采访人员调查】——
食品卫生状况令人忧
拼多多App和多多买菜小程序显示 , 除了黄浦、徐汇 , 上海其他行政区均已大量铺设多多买菜自提点 。 据采访人员不完全统计 , 多多买菜线下自提点在上海已过千 。
“自提”是社区团购节省配送成本的重要举措 。 社区团购高速扩张下 , 杂货店、水果店、家政店、洗衣店、快递站 , 甚至修车行 , 都成了多多买菜自提点 。
3月9日下午 , 采访人员来到中环某片区 , 这里有10多个多多买菜自提点 。 在一家某家大型水果店自提点 , 采访人员看到地上摆着两个纸箱 , 里面装着水果、冬笋、冷冻鸡翅等“多多买菜”食品 。 采访人员拿起一个锡纸袋包裹 , 上午送来的冷冻鸡翅已开始淌水 。 作为App上显示的为数不多的“支持冷鲜”“支持冷冻”自提点 , 采访人员询问店员为什么不将冷冻鸡翅放入冰箱时 , 店员表示社区团购是老板接的 , 自己并不知情 , “自己的活都忙不过来了 , 哪有工夫管这些 。 ”店员说道 。
在与十荟团合作的一家水果店里 , 采访人员发现 , 需要冷藏的馒头、牛奶等被堆放在了泡沫纸箱上 , 并不具备冷藏储存的条件 。
除了冷冻食品没有得到妥善储存之外 , 采访人员发现 , 蔬菜、水果随意乱放的现象更加普遍 。 在一家修车行自提点 , 采访人员看到蔬菜、水果被放在纸箱里 , 直接扔在地上 。 在一家杂货店自提点 , 仅裹着一层保鲜膜的黄瓜和娇嫩的草莓 , 只垫了一块硬纸板 , 就被扔在了顾客通道旁 。
售中售后服务水平待提升
1月16日 , 上海市民陆先生在某社区团购平台下单购买商品 , 次日去自提点提货时却被团长告知不再和平台方合作 , 让陆先生自己通过平台App申请退款 。 陆先生前后申请退款四五次 , 均未成功 。 客服表示订单异常 , 但未做进一步解释和处理 。 直至陆先生通过新浪黑猫等平台投诉 , 平台方才将钱款退回 。
而在同程生活自提点 , 消费者则遭遇了“买不到货”的尴尬 。 “开通几个月了 , 从没送来过东西 , 我都想关停了 。 ”一位自提点团长说 。 采访人员尝试在这家店下单 , 订单页面显示一切正常 , 第二天就能收到货 。 不过 , 第二天采访人员并没有收到货 , 询问客服才得知 , 原来同程生活平台需要满足自提点销售额达到60元至100元不等的起送费标准才会送货 , 但在订单界面却没有任何提示 。 “如果当天未达到自提点最低销售金额 , 送货日期就会自动延迟一天 , 如果第二天还未达到 , 订单就会自动退款 。 ”同程生活客服人员表示 , 她可从订单界面看到“还差XX元” , 但采访人员却看不到 。 资深团长艾小姐告诉采访人员 , 这个金额只有团长可以看到 。 到最后 , 虽然会自动退款 , 但消费者会因此错过买菜时机 。
——【成长挑战】——
“活得好”的自提点“十里挑一”
社区团购扩张的过程中 , 团长的角色至关重要 , 他们是平台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连接点 。
为了吸引团长加盟 , 平台地推人员往往“避重就轻” , 强调团长们可以获得的利益收益 , 忽略忽视了团长们所要承担的责任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 “他们(平台地推人员)说 , 我什么都不用做 , 只要提供场地就行 。 顾客来了让他们自己拿商品 , 有问题让顾客自己去找平台售后 。 ”一位修车行老板团长说道 。
但现实是骨感的 , 团长们以为社区团购是“低风险高收益”项目 , 实际并非如此 , 大部分团长缺乏互联网思维和“引流”意识 , 能靠社区团购赚钱的团长可谓“十里挑一” 。
很多团长并未充分预计进入社区团购后所面临的困难 , “菜不新鲜 , 有的顾客一有问题就向我们发火 , 解释了也听不进去 。 本来想靠社区团购拓展一下知名度 , 没想到反而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工作节奏 。 ”一位小型便利店老板娘向采访人员诉苦 。
在采访人员走访的多位团长中 , 他们在加入社区团购后 , 都和平台方的地推员失去了联系 , 如同“断了线的风筝” , 他们没有加入团长群 , 也没试过社群引流 。 生意惨淡 , 让他们失去了对社区团购的兴趣 , “最近美团优选来我们这儿招募团长 , 我们兴趣不大 , 连对方的联系方式都没有留下” 。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 如果不提升服务意识、引流意识 , 大部分社区团购自提点将被淘汰 。
大中城市物流配送遇难题
在社区团购高速扩张浪潮之下 , 一个异常现象引起了采访人员的关注 。 在上海徐汇区 , 1月12日首批开启的几十家多多买菜自提点一夜之间全部在地图上消失 。
3月9日 , 采访人员来到一家曾经是多多买菜自提点的小店 , 店老板表示 , 他们是在春节前接到多多买菜通知的 , 徐汇区自提点由于“限行”全部关停 。
十荟团上海地推经理李力(化名)也表示 , 在上海 , 社区团购进入内环区域的难度很大 , 首要原因便是“货车通行” 。
当前 , 上海市对内环以内的特定区域实施货运汽车限时禁行措施 , 而徐汇区的第一批自提点恰好位于该区域内 。
对于确有通行必要且满足条件的 , 货运公司可以到交警部门免费申领《上海市货运汽车通行证》 , 而且通行证仅对10吨以下 , 排放达到国四以上标准的柴油车和国二标准以上的汽油车发放 , 按照每个单位货运车机动车拥有量的百分之五 , 由集团公司、组织协会统一申领、调配使用 。
“我现在每天要送三四十个自提点 , 从早上七八点送到下午2点多 。 ”多多买菜司机小张(化名)告诉采访人员 。
这也意味着 , 如果社区团购进驻上海内环 , 并要达到理想的密度覆盖 , 就要准备足够数量的沪牌货车 , 或者取得足够数量的货车通行证 , 但是 , 这无疑难度极高 。
社区团购获客最大优势是低价 , 一旦补贴退坡、价格优势褪去 , 再加上难以解决的物流配送问题 , 那么和传统生鲜电商的“配送到家”相比 , 社区团购将很难保持用户黏性 。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直言 , 物流配送问题 , 说到底也是成本问题 。 如果不能解决特大城市的物流配送问题 , 社区团购将始终是“隔靴搔痒” 。
采访人员手记
先入者的烦恼
与还处于成长期的多多买菜、美团优选、橙心优选相比 , “十荟团”和“同程生活”已在上海存续了一段时间 , 他们面临着各自的烦恼 。
成立于2018年的“十荟团” , 在上海的自提点密度较低 , 价格也与印象中的社区团购相去甚远:11.8元/1.3kg的红心火龙果 , 28元/1.5kg的小番茄+紫葡萄 , 85元/6kg的海南金钻凤梨 , 甚至比实体店都贵 。 “我们走的是‘品质’路线 , 我们会对团长提要求 , 月销售额达到5000元以上 。 ”王浩表示 。 十荟团最成功的手笔是与阿里的合作 , 弥补了阿里的下沉生鲜市场 , 在淘宝首页打造了“淘宝买菜”入口 。 但在上海 , “淘宝买菜”并未布局 。
同样成立于2018年的同程生活 , 走的是平价、贴近生活区的路线 , 1分钱特价、0.99元蔬菜比比皆是 , 自提点也往往毗邻小区而建 。 但也正因为其低价策略 , 同程生活始终存在低价商品与高配送成本之间的矛盾 。
【新浪科技综合|实地探访上海社区团购:为货运通行证所困 难进市中心】在去年下半年兴起的新兴社区团购力量挤压下 , 这些先入者面临着更大压力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