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T时报
IT时报采访人员 孙鹏飞
3月3日 , 长沙警方披露货拉拉女用户车某跳车事件的更多细节 , 车某和司机间的矛盾起源于前者拒绝后者提出的付费搬运服务 。 而行驶期间 , 司机为抢下一单业务 , 更改行车线路 。 期间 , 车某多次提出 , 因为偏航要求停车 , 司机未予理睬 , 行驶至某园区黑暗道路上时 , 车某从副驾驶车窗“跳车”身亡 。
同日 , 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司机 。
由于车内没有安装录音、录像装置 , 加之行驶路段没有监控 , 受害者车某究竟是自主跳车还是从车窗意外坠车 , 似乎成为谜题 。
网友分站在司机和乘客两端 , 回顾整个事件 , 被讨论的不应该只有司机 , 还有平台方货拉拉 。
【新浪科技综合|上海交警严打“货拉拉们”:合规吗?安全吗?平台价值在哪里?】尽管货拉拉在声明中提出将强化已有的安全功能 , 加入位置保护功能识别和预警偏航、长时间停留等状况 , 严控司机准入制度 , 加强警企合作等 。 但对于这起事件的根本性矛盾 , 货拉拉仍未提及 。
为此 , 《IT时报》三问货拉拉 。
合规吗?
上海交警严打司机无证运货?
“真不想干了 , 今天交警在到处查车 。 ”3月4日 , 一位上海金山区的货拉拉司机在群里抱怨 。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 , 群里陷入沉默 , 这是很多货拉拉司机的共同经历 。
王浩(化名)加入货拉拉平台已有3个月 , 他在上海内环被罚过 。 他的座驾是一辆七座小型面包车 , 这也是客服口中最好拉货的车型 。 王浩认为 , 这辆车有客运、货运两种功能 , 即使不做货运 , 还可以载客 。 但他不知道的是 , 私自“客转货”并不合规 。
一来行驶证上标注车辆是客车性质 , 二来王浩没有办理通行证 。 驾照扣3分、现金罚200元 , 他的半天收入被交警作为处罚 。
根据上海市交通委政策 , 2019年1月起 , 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配发道路运输证 , 对于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从事普通货物运输活动的 , 交通执法部门不得对该类车辆、驾驶员以“无证经营”和“未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件 , 驾驶道路客货运输车辆”为由实施行政处罚 。
但这一条例针对的是货车 , 而非客车性质的七座面包车 。 一位普陀区交警透露 , 目前针对货车 , 交警正在检查《上海市货运汽车通行证》 。
值得一提的是 , 运输证的颁发机构为交通委 , 而通行证由交警大队发放 , 两者不是同一个证书 。
据《IT时报》采访人员了解 , 货运汽车通行证分为普通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两类车型 , 其中新能源车能申请到通行证的概率为30% , 普通燃油车的难度更大 , 一百辆车只能发几张证 。 此外 , 据上海市交管局交警总队客服人员透露 , 2021年的通行证已发放完毕 , 即日起至10月底提交资料申请的 , 发的是2022年的通行证 。
王浩很疑惑 , 此前货拉拉工作人员告诉他 , 运货上路不需要办理运输方面的证件 , 甚至没有强调不能“客改货” , 更未提及通行证一事 。 这也是上海货拉拉司机群中大多数新司机的共同经历 。
这意味着 , 很多刚刚入场的货拉拉司机是在“无证运货” 。
上海交通委官方微信显示 , 2020年12月 , 在上海长寿路上 , 交通执法队员就查到了几位没有营运资格的货拉拉司机 , 通过“客改货”在货拉拉上拉货 。 按照相关规定 , 这些经过改装且不具备营运资质的违规车辆将被交通委进行处罚 , 并暂扣车辆 。
实际上 , 平台知道政策风险 , 据报道 , 2020年年底 , 上海市交通执法总队执法人员曾前往货拉拉进行约谈 , 平台相关负责人回答司机入驻需要哪些资料时 , 闪烁其词 。
时至今日 , 至少从司机端的反馈来看 , 货拉拉还未有明确整改要求和措施 。
安全吗?
抢劫、运毒 , 仅暂停服务1-30天?
平台在审核方面的“佛系”不只反映在通行证方面 。 急速扩张的货拉拉 , 需要更多司机加盟购买其会员 。
《IT时报》曾报道 , 司机入驻货拉拉时 , 工作人员对驾龄并无要求 , 唯一的条件是年满20岁 。 同时 , 工作人员不会检查司机的背景以及此前是否有不良驾驶记录前科 。 而自称货拉拉内部工作人员的人士曾表示 , 能帮被平台封杀的污点司机回流 。
当用户注册货拉拉时 , 需要签署的《货拉拉平台安全规则》中 , 有各种奇葩规定 。
对于司机违规行为 , 货拉拉有几种措施:警告、暂停服务、永久停止服务 , 但对于怎样的行为适合何种处罚 , 《安全规则》中有诸多令人不解之处 。
比如第二章第十条 , “平台用户对其他用户实施限制自由、故意伤害、威胁恐吓、寻衅滋事等影响人身安全行为的 , 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警告并暂停服务1-30日 , 情节特别严重的 , 永久停止司机服务 。 ”照此理解 , 哪怕司机限制了叫车人的人身自由 , 也可能只是先暂停服务 。
诸如此类的规定不胜枚举 。 “用户发生抢劫、抢夺或盗取货物财物”“违规运输法律法规所禁止运输的危险品、违禁品、毒品等行为”以及货物丢失、货物损毁、扣货、人员超载等情况 , 都是如上述般处罚 。
即便如今货拉拉承诺将对司机严控 , 但截至3月11日采访人员发稿 , 《货拉拉平台安全规则》没有任何变化 。
入驻司机良莠不齐 , 更多故事被报道 。 有女用户遇到因差评被司机电话骚扰 。 也有用户因害怕司机报复并知道自己的住址 , 选择搬家后再给出差评 。 还有用户被司机跟踪、电话信息被泄露 。
不只是用户的人身安全 , 货拉拉或许无法保证用户的财产安全 。 根据货拉拉协议 , 平台只负责上货后和卸货前的运输过程 , 期间发生的任何问题货拉拉将责任推脱给用户与司机 , 自行商量 。
这也是为什么运输过程中 , 用户与司机有争执纠纷时 , 货拉拉客服表现出懈怠和不作为 。 “这不关货拉拉的事情 。 ”一位货拉拉用户向平台投诉时 , 客服建议与司机协商 。
3月10日 , 货拉拉表示 , 所有搬家、跟车订单上线了行程录音功能 , “安心拉”智能行驶记录仪也已在长沙进行产品验证 , 《IT时报》采访人员从货拉拉了解到 , 4月起 , 行驶记录仪将在上海、杭州、苏州等8个城市试运营1万台 , 7月在全国推广 。 在试运行阶段 , 首批安装记录仪的司机不需要承担任何额外费用 。
平台有价值吗?
搬运坐地起价 , 信息壁垒没被打破?
回到车某事件 , 两个关键信息不容错过:付费搬运服务和司机变道 。
杭州货拉拉用户李文(化名)告诉《IT时报》采访人员 , 近期搬家时 , 司机曾问过李文是否要付费搬运 , 看了半辆货车的行李 , 给出了200元的人工费 。 但李文嫌贵 , 没有同意 。
如今仔细查看货拉拉平台上的信息时 , 他表示老家和新家均装有电梯 , 货物中唯一的大件是一个宜家的隔板书架 , 不到10公斤 。 如果按照货拉拉平台上的搬运费计算 , 只需要31元 。
货拉拉用户协议显示 , 平台根据市场基本行情制定搬运费计价标准 , 该标准仅供参考 , 实际费用应由用户与司机协商确定 。 “由此产生的任何形式的争议、纠纷、索赔、责任与货拉拉无关 。 ”
货拉拉不参与乘客与司机关于费用的纠纷 , 正是平台的推诿态度 , 滋生了司机坐地起价的行为 。
据《环球人物》报道 , 曾有用户经历司机中途加价 , 未按照约定搬货上楼等行为 。 在其向货拉拉平台投诉时 , 客服却表示:“司机上门要求加价的时候 , 你可以拒绝 , 然后重新下单 。 ”
另一方面 , 车某跳车事件中 , 司机在行车过程中变道 , 为的是抢单 。 警方通报显示 , 该案两个地点之间 , 货拉拉App导航路线预估用时约21分钟 , 专案组多次实验发现 , 司机偏航路线的行驶时间可节省4分钟左右 。
这反映出平台规划的路线在司机眼中或许并不合理 。 作为一家互联网同城货运平台 , 提供的地图线路规划比不上有经验的司机 , 其技术含金量需要打个问号 。
预估搬运费、推荐行驶路线仍存在纠纷与不合理 , 作为互联网平台的货拉拉仍无法完全打破信息壁垒 , 规范货运行业的乱象 。
采访人员手记:
还能相信货拉拉吗?
“或许当货拉拉具备足够的市场支配地位的时候 , 才能制定规则并约束承运商 。 ”这是乐观者的猜测 。
但现实是残酷的 。
尽管货拉拉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居前 , 但其在货运市场占比并不大 。 前瞻数据显示 , 目前同城货运市场体量超过1.3万亿元 , 但针对C端用户的同城互联网平台交易量近495亿元 , 占比不到4% 。
另一方面 , 货拉拉是逐利的 , 采用会员制能从司机端每月收割会员费 。 或许是为了争夺更多司机 , 平台对司机审核不严 , 也令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 准入门槛低、运营管理难度大、客单价低、价格标准化难是行业痛点 , 反映在部分用户身上则是体验差、司机素质低、漫天要价……
“规模不足以支撑服务质量 。 ”这是一位浙江财经评论员对货拉拉的注解 。
互联网+的价值在于打破信息壁垒 , 从而提供更高效、便宜、快捷和更好体验感的服务 。 如今 , 带着合规、安全和价值三重镣铐的货拉拉令人深思 。
因为无证运货 , 货拉拉可能面临政策风险;平台对于司机审核的不严谨 , 可能带来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困扰;可能不合理的路线设计和推诿的态度 , 催生了司机坐地起价的行为 , 令“黑车”搬家的故事搬至线上上演 。
当货拉拉背离了快捷、高效、廉价和高质量服务的互联网内核 , 我们不禁想问 , 这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当更多巨头入场同城货运领域时 , 货拉拉能否保住行业领先的地位?更重要的是 , 用户还能相信货拉拉多久?
若干年后 , 货拉拉要想在互联网浪潮中乘风破浪 , 不仅需要资本的加持 , 还需要搭建好企业的核心价值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