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应激诱导贫血症治疗有了新思路

【|人类应激诱导贫血症治疗有了新思路】英国《自然·免疫学》杂志23日发表的一项医学研究显示 , 免疫信号转导分子——白介素-22(IL-22) , 被证明可以抑制红细胞的产生从而使小鼠患上贫血症 , 这是首次发现免疫信号转导分子可抑制红细胞的产生 , 该研究结果或为人类患者的应激诱导贫血症提供治疗思路 。  
对环境中辐射、农药、铅或汞等重金属的暴露 , 可以增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患病风险——MDS是一组癌症的统称 , 其特点是骨髓内的造血细胞无法发育成熟 , 常伴有严重的贫血症 。 不过MDS作为一组疾病 , 各自之间存在联系 , 各个疾病之间的界线有时又不清晰 , 各个疾病间还会逐渐转化 , 十分棘手 。 因此迄今为止 , 导致人类患MDS的机制 , 尚未完全清晰 。  
鉴于此 , 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研究人员劳里·格里莫切及其同事 , 此次鉴定出一个应激诱导的特征 , 该特征可导致Riok2表达异常的小鼠产生的红细胞减少——人体的Riok2基因由5号染色体的一个区域编码 , 而10%到15%的MDS患者都有这个编码区域的缺失 。  
研究团队发现 , Riok2表达减少会使免疫信号转导分子IL-22的表达增加 。 他们观察到 , 该小鼠模型的未成熟红细胞对IL-22尤其敏感 , IL-22水平上升会抑制红细胞的发育成熟 , 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 随后 , 研究人员证明了用抗体疗法中和IL-22能重新恢复红细胞的产生 。  
研究团队还在一个5号染色体发生突变的MDS人类患者队列以及另一个贫血症及慢性肾病的人类患者队列中 , 分别观察到了IL-22水平的升高 , 这些发现意味着 , IL-22将能作为这些疾病的一个生物标志物 。 采访人员张梦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