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给网约货运“补牢”了
【|是时候给网约货运“补牢”了】因给某网约货运平台搬家司机差评 , 用户遭遇了司机的“死亡威胁”;明明在平台上说好的价格 , 司机却私下多收费;一言不合 , 有的司机便用恶劣语气表露对用户的不满……随着新兴网约货运平台的兴起 , 一些问题随即暴露出来 。
前不久 , 一起意外悲剧 , 将网约货运推上风口浪尖 , 各种呼吁加强网约货运平台监管的声音不绝于耳 。 其中 , 有不少人提出 , 让网约货运司机像网约车司机一样 , 受到平台的监管及约束 , 不就好了吗?然而 , 眼下大部分的网约货运平台都把自己定位为独立的第三方信息中介 , 并在双方协议上进一步划清界限 , “不是雇用司机之合约或租用参与车辆之合约的任何一方 , 亦与司机不存在任何挂靠、雇佣、合伙、合资或其他关系” 。 具体表现为 , 平台不会对每单抽成 , 司机只需交纳固定的会员费 , 即可获得平台提供的订单信息 。 由此见得 , 网约货运平台与司机 , 更像是渠道与客户 , 而这种类似弱加盟式的关系 , 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弱管理” 。 这也是当下平台难以直接监管司机的症结所在 。
事实上 , 在网约货运市场迅速发展的当下 , 资本趋利的本性是乐见于“弱管理” , 因为管得越少 , 成本也就越少 。 平台为快速扩张、抢占市场 , 压低成本看似无可厚非 。 可是 , 这不断压低的成本 , 却在无形之中转嫁为司机与用户之间的信用成本 , 且潜在巨大的失控风险 。 而一旦失控 , 代价可能难以预估 。
因此 , 平台的安全责任 , 不能简单地以“独立的第三方信息中介”等说辞 , 就撇得一干二净 。 网约货运司机的监管问题 , 还应从加强平台的监管做起 , 督促其强化相应的保障 。 一方面 , 要加快设立法律法规 , 及时填补网约货运监管的空白 , 对其要有明确的定性及标准 , 方可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规范 。 另一方面 , 可借鉴对网约车的监管经验 , 比如 , 要求司机考取从业资格证、完善司机“信用管理”及应急处理机制等等 , 切实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人身安全 。
是时候给网约货运“补牢”了 , 网约车“明鉴未远” , 别让网约货运“覆车如昨” 。
(陈文杰)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Samsung|新渲染揭示Galaxy S22 Ultra几乎就是Galaxy Note复刻版
- 人物|马斯克承认输给了巴菲特:曾尝试挑战喜诗糖果,但最终放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最新消息|IT系统出错 英国银行给7.5万人多发11亿工资
- 数字货币|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盘点:比特币仍是霸主,NFT进入大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