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THE9云演出打头阵:龚宇亲自抓的虚拟技术,能为爱奇艺带来什么?
文章图片
图1/3
新浪科技 杨雪梅
还记得牛年央视春晚上 , 无法到场的周杰伦、刘德华通过“云录制”的方式登上春晚舞台的画面吗?这场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表演方式 , 引发网友热议:看上去就像在现场一样 。
一个多月后 , 视频平台爱奇艺同样用这种思路 , 为《青春有你2》出道女团THE9办了一场沉浸式虚拟演唱会 。
这是一场全程表演使用XR技术呈现 , 实现舞台、虚拟观众席、实时互动等多种形式融合的线上演唱会 。 观众可以通过切换多个机位视角 , 选择更为个性化的观看和互动方式 。
爱奇艺方面告诉新浪科技 , 这次演唱会整体是限量售票 , 在演唱会开始前就已全部售完 , 拿5000张的高阶票(尊享狂欢套餐)为例 , 在演唱会开始的提前一周已全部售完 。
在演出结束后 , #刘雨昕solo舞台##THE9演唱会##喻言抹口红#等数十条与这场演唱会和艺人相关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 。
关于这场虚拟演唱会背后的创作模式和未来发展空间 , 以及这种内容形态对于爱奇艺的意义 , 新浪科技与这幕后主创 , 以及爱奇艺高管们聊了聊背后的故事 。
一、龚宇亲自抓:可以“一鱼多吃”的数字资产?
在演唱会开始的半个月前 , 爱奇艺发布全新内容产品“云演出” 。 而THE9的这场演唱会 , 正是其中的首打项目 。
“虚拟技术对于爱奇艺来说 , 更多意义在于内容形态的新模式探索上 。 可以将不同题材类型的内容用虚拟世界的这种体系连接起来 , 呈现出一鱼多吃的那种梦想 。 ”爱奇艺CTO刘文峰表示 。
“一鱼多吃”是爱奇艺核心战略 , 也是打造生态系统的逻辑 。 CEO龚宇曾称,爱奇艺要建立一个生态系统 , 将文学、漫画、轻小说、网络游戏与商城等 , 通过IP将服务与内容串联起来 , 形成“一鱼多吃”的商业模式 。
虚拟技术的“一鱼多吃”法在于 , 打出一套体系化的模式 , 可以应用到包括云演出、剧集制作、综艺等在内的多种内容品类中 。
据介绍 , 本次演唱会 , 爱奇艺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搭建、技术投入、内容制作 。 基础设施搭建上 , 落地了首个虚拟制作基地 , 并配合云演出上线了多场景票务系统云票;在技术投入方面 , 使用大量的XR(AR、VR、MR)虚拟制作技术;在内容方面 , 提供多视角观看、艺人粉丝共创合作舞台、远程应援、现场大屏连线等多种互动玩法 。
爱奇艺的设想是 , 虚拟技术体系相当于一套数字资产 , 这个模式的探索 , 意味着平台制作内容的方式 , 在不同的题材之间 , 得到了重复使用和极大的效率提升 。
此次演唱会的执行制片人吴磊表示 , 对于行业来讲 , 除了演艺事业 , 也会改变电影制作、作为实景拍摄的重要补充 , 提升视觉感受、空间转换、制作效率、全球协同的空间 。
当然 , 前提是如何能够保存好这些虚拟资产 , 以及提供新的玩法吸引用户参与进来 , 这是平台需要思考和开发的方向 。
二、虚拟技术“押宝”下一代娱乐内容趋势
爱奇艺副总裁杨海涛在采访中提到 , 这一次THE9虚拟演唱会的开始 , 是爱奇艺对于下一代娱乐内容产品的探索 。
“这是个创新业务 , 但公司是非常大投入和支持的 。 可以说是CEO(龚宇)亲自抓的业务 。 他从前期建设 , 到这次演唱会 , 整体都亲自参与很多细节 , 做协调 , 开了无数次的会 。 ”据其透露 , 各部门配合了很多 , 公司对这件事情的投入都是上千人的 。
目前 , 虚拟技术虽然只是爱奇艺智能制作板块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 , 但也是整个爱奇艺智能制作的战略规划中的一部分 , 不仅为虚拟化制作和演艺服务 , 也是内容的一部分 , 更多的功能是服务爱奇艺内部的自制内容管理和技术推进 , 以及提质增效、创造新的节目形式 。
据爱奇艺副总裁、智能制作部负责人朱梁介绍 , 在公司内部 , 智能制作算是连接技术团队和内容制作团队的中台部门 , 对接来自业务部门的需求 。 其中 , 技术的各个部门发挥各自的长处做支撑 , 智能制作部相当于一个桥梁做接口 , 同时也有自己的研发和产品供给前端 。
当然 , 做虚拟技术这件事 , 除了未来内容制作整体效率的提升 , 、新内容形势的探索外 , 对爱奇艺来说 , 在会员业务增长压力较大的当下 , 云演出带来的商业化想象空间无疑充满诱惑 。
除了票务和直播打赏 , 由于THE9的这场云演是打头阵的 , 为保证内容和用户交互体验 , 暂未做商业化尝试 。 其中 , 在票价分为两类:欢乐漫游套餐VIP139元和尊享狂欢套餐399元 。
文章图片
图2/3
对于此次演出具体的成本投入和收入数据 , 爱奇艺方面并未披露 。 不过在谈到未来的商业化思考时 , 杨海涛提及 , 可能比传统演唱会的商业空间更大 。 因为传统演出在线下 , 商业空间是票务加赞助;但是线上模式就有了更多想象力 , 比如衍生品 , 肯定会有更多元的商业化收入在里面 。
未来 , 如果这种模式可以规模化应用 , 将会大幅提升云演出的场次 , 票务、直播收入、冠名、广告、衍生品等方式 , 将为云演出商业化带来更多想象力 。
三、“突然给你10个亿 , 反而不会花了”
不过 , 一种新的内容方式 , 从创造到被大众接受 , 往往是个艰难的过程 。 尤其对于习惯了线下亲眼看偶像演唱会、参与真实互动的粉丝们来说 , 云演出带来的感官体验 , 很大程度上是不同于线下的 。
【新浪科技|THE9云演出打头阵:龚宇亲自抓的虚拟技术,能为爱奇艺带来什么?】谈到创作中的挑战时 , 朱梁就提到 , 线上模式是无法完全复制线下体验的 , 比如握手会 , 但是线上的技术可以带来新的互动体验 , 比如这次就同时让325个人跟THE9之间进行直播联线 , 一起做游戏、一起回答问题、面对面聊天 , 这是在线下几千人的场子内没有办法实现的交流 。
文章图片
图3/3
为了增加场景的真实感 , 团队为这次演唱会设置了三个虚拟机位 , 而在以往的演出制作中 , 是没有这么大规模投入的 。 另外还要配合三个机位的不同渲染视角 , 在硬件软件的调控上、节目的编排上 , 都要做特别的设计 , 才能保证在现场直播的时候能够给观众呈现更多的沉浸化的视觉感受 。
总导演谭寅子认为 , 虽然无法和线下一样 , 实现与现场观众大合唱等的互动 , 但是虚拟演唱会解决了线下演唱会舞美太单一的问题 , 带来了更多想象力和空间的展示力 。 “这一场 , 我们的舞台可以突然变成沙漠 , 变成楼顶 , 技术带给我们的空间展示力和想象力 , 是和线下舞美完全不一样的氛围 。 ”
同时 , 虚拟舞台可以更好结合艺人自己的想法 , 比如陆柯然希望个人solo舞台的背景可以有点异域风情的感觉 , 能稍微妩媚一点 , 颠覆她以往的形象 , 团队就真的打造了宫殿的虚拟场景 。 技术 , 让艺人在内容创作上也有了更高的参与度 。
当然 , 所有的想法从被提出到实现 , 并不容易 。
对于总导演谭寅子来说 , 最大的考验在于 , 突然没有了空间大小和舞台样本的限制 , 全靠技术、脑力、想象力来创造一个虚拟的舞台 。
“就像《西虹市首富》里突然给你10亿 , 让你必须花完 , 你反而不会花了 。 ”
谭寅子说 , 没有了对空间的考虑后 , 更多思考的是对于概念的体现 , 以及每一首歌的设计 , “我们会投入更多的人力和周期 , 接下来是 , 想象的东西能不能落实到真正的技术上面去 , 需要很长时间的测试 , 其实整个过程当中更多的是脑力和技术方面的考验 。 ”
整体来看 , 若与办一场线下演唱会相比 , 这场虚拟演唱会投入要大很多 , “但是我们看中的是这个是一场开始 , 它会形成一个产业 , 会重复利用 。 ”杨海涛表示 。
据其透露 , 未来爱奇艺在虚拟制作上会有很大的投入 , 除了演唱会上 , 也会规划在线下舞台剧场 , 以及影视制作上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