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1/6
它来了它来了 , 被调侃为造「年轻人第一台电动汽车」的小米 , 终于承认自己要造车了!
今天下午 , 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 ,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正式立项 。 小米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 , 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首期投资为 100 亿元人民币 , 预计未来 10 年投资额 100 亿美元 , 由雷军亲自带队 。 在晚上的小米发布会中 , 雷军更将这次「造车」业务成为自己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 。
文章图片
图2/6
小米为什么终于下定决心造车?
小米自 2010 年创立至今的这十年 , 可以说是智能手机市场蓬勃发展的十年 。 正是得益于智能手机增量时代的大背景 , 和小米自身过硬的产品 , 才得到了如今手机市场 top3 的位置 。 而如今的手机市场 , 早已过了红利期 , 进入存量时代 。
文章图片
图3/6
(Canalys统计2012Q1-2020Q1中国智能机市场出货量)
因此 , 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拓宽赛道 , 正是小米需要考虑的问题 。
与手机市场相反 , 电动汽车的市场前景却是一片广阔 。 虽然目前看来 , 特斯拉、造车新势力们以及传统汽车品牌在电动汽车领域竞争激烈 , 但电动汽车广阔的市场完全足以容纳更多企业加入进来 , 毕竟更多竞争者的到来才能推动汽车快速变革 。 也正因如此 , 小米近年来没少投资电动汽车行业 , 从蔚来、小鹏 , 到自动驾驶科技公司 , 到投资比亚迪半导体 , 与比亚迪成立联合实验室……
更何况小米瞄准的不仅仅是电动汽车 。 小米这几年在智能家居领域投入巨大 , 几乎家中能接触到的产品 , 都有小米的身影 。 而如此庞大的 AIoT 市场中 , 智能汽车这个智能化移动终端 , 作用至关重要 。 涉足汽车领域 , 可以说帮助小米在 AIoT 这个千亿级别的蓝海市场中 , 打通了自身生态链的重要一环 。
文章图片
【|用1080亿做背书的小米汽车:生死看淡 不服就干!】图4/6
而不论是电动汽车还是智能物联网 , 巨大的前景都给资本更大的想象空间 。 近期小米造车新闻的几次传出 , 都带来了小米股价的上涨 , 这正是对市场前景最好的印证 。
「手机制造商」的小米 , 如何造车?
小米的造车 , 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其他「友军」品牌 。 比如同样是手机制造商的华为 , 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初 , 将目标瞄准了电气化、智能化的增量市场 , 先专心做增量市场的供应商 , 这无疑让自己在汽车这个新的领域更加有的放矢 。 同样是互联网汽车 , 百度也走曲线救国的路线 , 通过与车企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座舱 , 通过 Apollo 平台打开自动驾驶的道路 。 待到时机成熟 , 再选择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入汽车行业 。
文章图片
图5/6
与以上两者相比 , 这次小米宣布全身心投入造车的决定 , 显然要激进得多 , 「100 亿人民币注资」「未来十年 100 亿美元的投入」「1080 人民币的现金储备」 , 直接全资进入造车行列 。 口号虽然震撼 , 不过大家对于汽车的「烧钱」程度早已有目共睹 。 更何况造车不仅需要资金 , 也需要时间 , 更需要技术环环相扣的支持 。 华为从宣布进军车联网到如今与传统车企联合造车 , 经历了 8 年;百度 apollo 从立项到如今宣布造车 , 也经历了 4 年多时间 。 如今的电动汽车领域 , 留给小米的时间有多少呢?
文章图片
图6/6
再来看一下造车最关键的「核心技术」 。 如今的电动汽车领域 , 已经不再是单纯靠供应商「组装」 就可以造车的时代了 , 各家的竞争已经到了差异化阶段 , 因此越来越多企业深入参与到自研 , 或是与科技公司联合研发 。 我们在「我们翻看了 2 万条专利 , 试着拼凑出小米汽车的样子」里可以看到 , 小米在汽车领域早有投入 , 但是专利主要围绕智能生态的打造、智能座舱以及与通信密切相关的车联网领域 , 并没有涉及太多汽车硬件、车身结构等专利 。 生态的打造 , 个性化的功能 , 无疑是小米自身最大的优势 , 庞大的手机用户 , 丰富的物联网产品 , 为车辆智能网联和功能的打造带来了无限想象 。 不过功能的实现 , 离不开底层电子电气架构的支撑和中间层的衔接 , 而电子电气架构的打造 , 品牌无法完全交给供应商 , 必须小米自己研发或者深度参与研发 。
我们翻看小米 2020 年财报发现 , 小米在 2020 年研发投入为 93 亿元 , 约占总营收的 3.78% 。 与华为长期 10~15%、中兴 14.59%的研发投入相比 , 小米并不算一个「重研发」的公司 。 那小米作为一个后入局者 , 如何迎头赶上那些「重研发」的先入局者呢?
最后
尽管小米造车看似仍然困难重重 , 但是小米似乎拥有天生的「观众缘」 。 庞大的手机用户基础 , 深入千家万户的智能家居 , 都给还未诞生的「小米汽车」带来了不少的粉丝 。 智能汽车的发展 , 重新定义了车与用户的关系 , 用户不再仅仅参与使用的环节 , 更是通过智能化体验和反馈 , 参与到汽车的研发过程中 。 以用户为导向的小米和它身后的米粉们 , 拥有的正是智能汽车时代得天独厚的优势 。
因此 , 大家心里期待的不只是小米汽车的样子 , 它更承载着大家对「年轻人第一台汽车」的期望 , 期望它能像当年的小米手机一样 , 搅动智能汽车这片领域 。
本文作者:刘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下架|APK Installer 和 WSATools 同时躺枪:冒牌应用登陆微软应用商店
- 苏宁|可循环包装规模化应用 苏宁易购绿色物流再上新台阶
- 软件和应用|AcrylicMenus:让Windows 10右键菜单获得半透明效果
- 安全|Redline Stealer恶意软件:窃取浏览器中存储的用户凭证
- Tencent|原生版微信上架统信UOS应用商店:适配X86、ARM、LoongArch架构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飞腾|原生版微信登陆统信UOS应用商店,已适配X86/ARM/LoongArch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