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学会欣赏美

之江实验室与中国美术学院近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双方将共建“科艺融合研究中心” , 推动科技与艺术的跨界融合与领域创新 , 开展科技赋能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工具研发 , 培养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人才 , 打造全球科技与艺术融合研究、创新高地 。
采访人员获悉 , 科艺融合研究中心将开展融媒体智能创作平台建设、多维感知艺术表达研究、科艺融合新学科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工作 。
人工智能让机器的“智商”极大增强 , 而在未来的人机共生社会 , 我们还需要机器有“情商”和“艺术修养” 。 融媒体智能创作平台着眼于让机器理解语言、视觉和听觉艺术 , 实现从剧本智能创作到智能影视、游戏等跨媒体内容智能生成全链条 , 形成智能影视创作生态链 。
【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学会欣赏美】“长远地看 , 我们希望人工智能可以根据一份文字剧本 , 自动生成一段短视频、乃至一部电影 。 ”之江实验室人工智能前沿理论研究中心李太豪研究员说 。 短期内 , 融媒体智能创作平台将致力于在文字和视觉知识图谱的关联上取得进展 , 让人工智能自主生成如小马过河这样情节较简单的小型动画作品 。
融媒体智能创作技术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 不仅限于影视娱乐业 。 李太豪介绍 , 教师可借由这一技术把文字教案便捷地转化为图像和视频 , 充分发挥融媒体教学的优势;公安部门可借此把现场勘查情况迅速影像化 , 辅助案件侦破 。
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正达介绍 , 多维感知实验研发平台及艺术表达体系将开展视觉、听觉、触觉等领域的错觉研究、联觉研究 , 包括五感实验、交感剧场、混合现实等前沿研究 , 打通感官实验与意识研究 , 创新多维感知的艺术体验、表达与应用场景 。
陈正达说 , 接下来 , 中国美院将围绕多维感知研究、视听艺术媒体融合、虚拟影像创作等方向 , 联合学科集群优势 , 为科艺融合研究中心的未来发展提供多学科赋能 , 推动研究中心的实验科研工作与产业需求共进共建 , 提升智能时代的文化软实力 , 构建国际领先的“科艺融合”示范点 。 据了解 , 研究中心将积极申报科艺融合博士学位授权点 。
双方还将发挥各自优势 , 打造标志性未来社区:中国美院为之江实验室南湖智慧园区进行美学设计 , 之江实验室为中国美院良渚校区提供智慧化设计 。 以科技和美学融合的智慧园区样板 , 探索科技人文设计新范式 , 并进行推广 。 (采访人员 曾福泉 姜晓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