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苹果确定iOS 14.5反追踪用户隐私,已向违规应用发出警告

苹果确定将在iOS 14.5上执行“应用追踪透明”(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 , 简称ATT)功能 。 这项反追踪新功能旨在让用户掌握个人信息是否可以被应用开发者追踪的自主权 , 在去年6月举行的WWDC开发者大会被首度提出 , 是苹果持续推进隐私保护的重要规则之一 。
iOS 14.5的推出时间尚未确定 。 不过 , 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4月5日在接受在一档名为Sway的博客节目采访时透露:“将在未来几周内推出 。 ”
库克表示:“隐私是21世纪的一个首要问题 , 我认为我们正处于危机中 。 数年前 , 我觉得企业们会管理好他们自己并变得更好 , 但我不再相信了 , 我不是热衷于监管的人 , 但我认为监管是必要的 。 ”言外之意 , 应用开发者在使用用户数据方面不能只靠自律 , 还需要外部监管 。
“平台保护隐私是合理的 , 同时鼓励应用开发者和用户进行隐私权益交换也是合理的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以我国保护个人隐私的总原则为例 , 个人信息、隐私内容归于个人权益 , 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信息数据赋予获得相关使用利益或收益 。 ”
盘和林教授进一步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 , 如何来监管用户信息权益的实现 , 用户赋予的个人信息亦不能被滥用 , 即使换取权益 , 也应该在脱敏情况下有限度的使用 。 这方面需要有第三方信息监管 , 需要进一步完善细节 。 ”
“应用追踪透明”
【21世纪经济报道|苹果确定iOS 14.5反追踪用户隐私,已向违规应用发出警告】4月5日 , 苹果开发者官网发布声明称:“确保您的应用已为iOS 14.5、iPadOS 14.5和tvOS 14.5做好准备 , 在即将发布的公开版本中 , 所有应用程序都必须使用‘应用追踪透明’框架来请求用户的许可 , 才可以追踪用户或者访问设备广告标识符 。 除非您从用户那里获得启用追踪的权限 , 否则设备广告标识符价值将为零 , 并且您可能无法追踪它们 。 ”
“应用追踪透明”功能可以让用户选择什么时候或者是否允许应用程序追踪或者跨平台分享个人数据 。 2020年6月 , 苹果在WWDC开发者大会上首次明确将在iOS
14系统上执行“应用追踪透明”功能 。 然而 , 由于面临开发者和广告商的压力 , 去年9月份iOS 14推出的时候并未出现这个功能 。 苹果高级副总裁Craig
Federighi在去年12月欧洲数据保护及隐私会议上发表演讲时再次确认 , 2021年年初苹果将落实“应用追踪透明” , 未经允许就追踪用户的应用程序将被下架 。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实测iOS 14.5测试版 , 应用追踪透明功能体现在用户首次打开一款应用程序时 , 设备会弹窗提醒:为了向您提供更精准的广告服务 , 是否允许应用跨平台追踪用户活动?

21世纪经济报道|苹果确定iOS 14.5反追踪用户隐私,已向违规应用发出警告
文章图片
图1/1

已有开发者透露苹果正在严格落实这项规则 。 4月2日 , 全球移动应用营销平台Adjust公开证实 , 苹果已经开始执行和“应用追踪透明”相关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的限制 , 该平台开发的软件工具包因为被指违反苹果的隐私规则而被标记了出来 。
据介绍 , Adjust的这款软件工具包允许应用程序通过移动手机或者IP地址收集到的指纹数据监控用户 , 由此可以用于广告目的的受众分析 , 苹果已经拒绝了一些使用了Adjust的应用更新 。
对此 , Adjust的CEO兼联合创始人Paul Müller撰写博文指出 , 我们的SDK之所以被标记 , 是因为它的代码被苹果指出违反了他们的规则 , 苹果认为它们与其他SDK中使用的符号类似 , 可以被用来创建个人身份识别符 。
Adjust表示从未使用这些符号用于个人识别的目的 , 不过出于遵守苹果隐私政策的考虑 , 已经移除了SDK中的相关代码 。 ”
开发者的对策
值得一提的是 , 苹果在4月5日发表的官方声明中还特别提到:“以获得用户唯一标识或者指纹为意图的收集设备和使用数据 , 依旧违反苹果开发者计划许可协议 。 ”这意味着 , 开发者设计出规避反追踪效果的替代性功能也不符合苹果商店隐私规则 。
作为“应用追踪透明”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 苹果设备上的广告标识符IDFA将从现有的默认开启状态变为默认关闭状态 , 这引发了无数开发者和广告商的担忧 。 根据当前苹果在设备上向用户的解释:“关闭个性化广告将限制苹果向您推送相关广告的能力 , 但不会减少您收到的广告数量 。 ”
盘和林教授向采访人员分析称:“苹果反追踪隐私功能有其合理性 。 苹果商城的很多应用都是收费的 , 广告较少 , 对于一些用户 , 他们不想要用隐私信息去换取微小的应用利益 , 所以苹果在手机高端市场份额一直存在 。 ”
基于用户信息追踪分析而实施的移动互联网定制化广告已经成为一个庞大市场 , 根据移动互联网市场研究机构App Annie的统计数据 , 2020年移动领域推动了广告行业的发展——移动广告支出已增长到2400亿美元 , 预计到2021年将增长到2900亿美元 。 而苹果设备IDFA默认状态变更或将打击数字广告业 。
近期 , 苹果已经向一些自行设计个人标识符的开发者和平台发出预警 。 据报道 , 苹果至少向两个中国应用开发者发出过警告 , 要求他们停止为用户设备创建唯一标识符的做法 , 否则将有被移除应用商店的风险 。 经21采访人员求证 , 这一消息也得到国内某巨头相关负责人证实 。 苹果称这些平台试图绕开即将执行的“应用追踪透明”反追踪功能 , 正在测试未经用户允许就可以追踪个人信息的CAID替代方法 。
CAID是由中国广告协会领衔推出的互联网广告标识 。 去年12月 , 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移动互联网广告标识技术规范》指出:“我国还未有专门用于广告的移动互联网广告标识 , 多数是使用高个人信息属性的移动设备标识或由操作系统等提供的各类标识符 , 既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 在使用上也存在众多限制 。 因此 , 有必要定义既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法律法规要求 , 同时能够满足广告行业需求的移动互联网广告标识 。 ”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小米、字节跳动旗下巨量引擎、百度在内的中国互联网巨头都是该规范标准的起草单位 。
此外 , 也有海外开发者在考虑规避IDFA的替代方案 。 据外媒4月5日报道 , 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是目前可能违反苹果规则的美国大型科技公司 , 有多位知情人士称Snapchat在试验从一些公司收集IP地址等数据 , 并利用这些数据与自己拥有的用户信息进行交叉对照 , 来识别和追踪用户 。 不过 , Snapchat透露 , 在苹果推出隐私规则变化之后 , 便停止了这项试验 , “我们支持并将遵循苹果即将出台的指导方针 , 因为我们一直认为广告应该尊重消费者的隐私 。 ”
(作者:黄婉仪 编辑:曹金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