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4月7日消息(采访人员刘涛)由西北大学联合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共同发起的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近日揭牌 。 这是校企携手落实国家战略 , 聚集市场需求 , 聚合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资源 , 协同建设国际领先的“一站式”解决CCUS重大科学问题、工程问题的自主创新平台和共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具体实践 。
当前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前沿减排技术之一 , 也是抵消化石能源产生碳排放的核心负排放技术 。 2003年以来 , 西北大学依托地质学优势学科 , 着手二氧化碳减排等相关技术研究 , 已取得丰硕成果 。 在研究实践中 , 西北大学联合陕鼓等相关单位开展了“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CS)配套压缩机研发”“鄂尔多斯盆地CCUS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和实践场景的研究 。
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在揭牌仪式上表示 , CCUS设施作为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科技创新平台 , 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意义重大 , 同时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我国能源化工基地的绿色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 他认为 , 陕鼓在重大装备和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 , 未来 , 依托“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平台 , 西北大学将联合陕鼓持续深化战略合作 , 实现优势互补 , 并在陕鼓能源互联岛推广应用、二氧化碳减排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 , 共同为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及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
陕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宏安表示 , 近年来陕鼓通过持续深化转型 , 战略聚焦分布式能源 , 围绕“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绿色能源强企”目标 , 聚合资源开展能力建设 , 并通过全球市场创新体系、全球研发创新体系、全球供应链创新体系、全球金融创新体系建设 , 持续强化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 目前 , 陕鼓在大乙烯三机、大合成氨三机、大空分机组、大型硝酸机组等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 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 同时陕鼓依托先进技术 ,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 广泛与行业领先合作伙伴开展合作 , 在新能源动力材料及国家战略材料等方面实现了重大市场突破 。 他表示 , 在减碳零碳领域 , 陕鼓将发挥自身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优势 , 全面参与到CCUS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项目创新实践中 , 为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共同发力 。
【能源|陕西建设跨学科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据悉 , 此次校企协同发起成立的“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由4个国家级和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支撑 , 将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领域形成基础研究全学科布局 , 以及应用开发全流程储备和装备制造的核心攻关能力优势 , 并建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 , 统筹陕西省CCUS产业链、创新链相关资源 , 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和装备的协同创新 , 共同推动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
推荐阅读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IT|宝马电动转型成果初显:i4、iX供不应求 新能源车销量已破百万
- IT|新能源汽车年底卖爆 展车都被抢购 咋回事?
- 低碳发展|四川做强清洁能源产业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
- 建设|5G信号全覆盖,冬奥会各赛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
- 景区|票付通旅游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加快智慧建设迎接新征程
- IT|中国重汽:氢能源产品的核心布局和整车集成开发已经全面完成
- 携手同行|陕西华晨教育集团携手同行,共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