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网|超10家车企采用车内摄像头,律师:应采用红外模式

_原题是:特斯拉摄像头事件跟踪 | 超10家车企采用车内摄像头 , 律师:应采用红外模式
作者:唐柳杨
近日 , 特斯拉车内摄像头遭黑客入侵 , 提取车内拍摄画面并上传至社交媒体的事件引起广泛关注 。 从视频画面来看 , 特斯拉车内摄像头能够清晰地看到车内驾驶员以及乘客的动作、姿态以及面部表情 。
此后 , 特斯拉中国回应称 , 特斯拉用户使用的车辆不存在通过车内摄像头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行为 , 所有中国市场上的特斯拉用户车辆均未开启车内摄像头 , 也不涉及 FSD Beta 测试 。 但仍有部分车主表达了担忧 , 一位车主在社交媒体上表示 , 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用胶带将摄像头遮起来”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不仅仅是特斯拉 , 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天际汽车、长城汽车、奇瑞、比亚迪、一汽、宝马等超过10家汽车公司推出的部分产品均搭载了车内摄像头 , 通常布置在A柱或车内后视镜上方 , 其主要作用是监视驾驶员疲劳状态 , 予以及时警示 。 其中也有部分是用于车内拍照 , 供车主和乘员自拍合影使用 。
从目前已经上市的产品来看 , 当前布置了车内摄像头的绝大多数为中国本土车企 , 外资公司相对而言数量较少 。 但从各车企宣布的规划来看 , 越来越多的外资车企将采用以车内摄像头为主体的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控系统 。
以长城汽车旗下WEY品牌车型VV6为例 , 该车型通过ECU和摄像头两大模块实现人脸识别功能 , 通过对驾驶员的打哈欠、闭眼、眨眼时长、头部运动等行为识别驾驶员的疲劳状态 , 并进行报警提示和采取相应措施的装置 。 此外 , VV6还采用了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 当儿童被锁闭车内时 , 该技术能够监测到儿童的存在 , 通过APP推送、双闪、鸣笛等多重方式进行报警 。
小鹏汽车等公司驾驶员疲劳系统的硬件和工作原理大体相似 , 均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面部和其他行为信息 , 对驾驶员疲劳程度进行监测以及预警 。 不少汽车公司将该系统作为一项“黑科技”进行宣传 。
欧洲、美国和日本汽车公司此前主要通过间接监测方法来识别驾驶员疲劳程度 , 主要采集转向角度、侧向加速度等信息 , 当系统认为车辆转向操纵行为与正常驾驶情况下存在较大差异时 , 会认为驾驶员存在疲劳驾驶情况 , 对其予以警示 。 但近两年 , 欧、美、日车企也开始采用间接监测和直接监测相融合的方案 。 如宝马2018年、2019、2020年推出的X5等部分产品在仪表盘上安排了摄像头 , 用以监测驾驶员疲劳状态 。 沃尔沃也在2019年宣布 , 基于SPA2架构开发的车型将搭载车内摄像头 , 可以监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和身体健康体征 。
通过车内摄像头直接监视驾驶员的技术方案 , 在行业内一直存在是否侵犯用户隐私的争议 , 但直到黑客入侵特斯拉车内摄像头才引起广泛的关注 。 该事件发生后 , 特斯拉中国表示 , 特斯拉的隐私保护政策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 , 特斯拉高度重视用户隐私的保护 , 特斯拉配备了安全等级全球领先的网络安全体系以确保用户隐私保护 。
【一财网|超10家车企采用车内摄像头,律师:应采用红外模式】采访人员注意到 , 部分中国本土车企搭载的驾驶员监测系统设计了“开关键” , 在车辆设置菜单中 , 车主可以自行选择打开或者关闭 。 但也有部分车企没有设计开关功能 。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向采访人员表示 , 道路安全是公共利益 , 出于安全原因 , 车内是可以设置摄像头的;但在网络安全法规定的等级保护上 , 应该对摄像头和相关数据的调用设置较高的安全技术标准 , 相应标准和规定行政权限应该属于工信部 。
游云庭进一步表示 , 车内摄像头应该采用红外模式而非全彩模式 , 且只针对驾驶员一人采集信息 。 “尽量少分辨人的具体影像 , 只扫描双手是否在方向盘上 , 并且人的目光是否属于正常驾驶范围等信息 。 ”游云庭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