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商业观察原创
文 / 阿木
【模式|腾讯VIP价格暴涨30%,优酷芒果何时跟进?】你的VIP续费了吗?
日前 , 腾讯视频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 , 将于2021年4月10日零点起对VIP会员价格进行调整 , 整体价格上浮幅度大约在三成左右 。 这也使得腾讯视频成为了继爱奇艺之后 , 又一家宣布对于VIP会员涨价的视频平台 。
文章图片
VIP付费模式从诞生到一路发展 , 再到超前点播等各种形式 , 一路饱受争议 。 这一轮会员价格上涨的背后 , 是根据市场规则进行的正常价格浮动 , 还是根据平台盈收进行的逆风翻盘行动?
在各行各业都出现严重“内卷”现象的时候 , 为何视频平台领域还能够携手“哄抬“物价呢?
涨价?会员价格水涨船高
近几年来 , 伴随着视频平台用户习惯的培养 , 大众逐渐形成了内容付费的意识 。 不过 , 观众对于内容的付费 , 长期以来形成相对较为固定的价格标准 , 而这次提价 , 也是腾讯视频自开启会员模式以来的首次价格上涨 。
文章图片
根据价格调整对比表 , 可以清晰地发现 , 这一轮的价格上涨并非只是一块八毛的变动 , 而是约等于上升三成 。 通过表格可以看见 , 上涨最少的连续包月模式 , 从每月15元上升到每月20元 , 提高5元;上涨最高的非连续包年 , 从每月198元上升到每月253元 , 提高55元 。
不出手则已 , 一出手惊人 。 虽然是腾讯视频的首次提价 , 但是价格的上浮幅度还是相当具有魄力 。
无独有偶 , 在去年11月 , 爱奇艺就如同当初率先开启会员付费模式一样 , 率先开始实行会员涨价 , 拉开了视频平台会员付费变革的新篇章 。
对比腾讯视频这一轮的涨价 , 可以发现与爱奇艺之前的涨价幅度不相上下 , 甚至可以达到一一对应的程度 。 不仅在连续包季、季卡、连续包年三种价码直接对等 , 而其余的连续包月 , 涨价后的腾讯视频要比爱奇艺贵一块钱 , 普通月卡腾讯视频比爱奇艺贵五块钱 , 以及在普通年卡方面 , 腾讯视频比爱奇艺贵五块钱 。
别看这两家的会员定价相差无几 , 但是这其中却包含了不少定价策略在里面:
首先 , 从整体上来看 , 腾讯视频的定价整体比爱奇艺略高 , 从侧面也反映出腾讯视频对于自家内容的高度认可与信任 , 会员价格更高 , 可以看出腾讯视频试图压过爱奇艺 , 让其在会员收费中有更胜一筹的意味 。
其次 , 针对用户消费相对较为频繁的连续包季和季卡 , 腾讯视频采取了和爱奇艺同样价格 , 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有效竞争 。
文章图片
最后 , 针对用户消费价格最低的档次连续包月中 , 腾讯视频比爱奇艺贵一块钱 , 而根据消费心理学 , 在最低消费时 , 消费者往往忽略掉价格细微的差别 。 也就是说 , 绝大多数的用户并不会因为这一块钱的差距 , 而选择到另一平台 。
虽然没有明确的市场调查数据 , 但是文娱君发现 , 涨价这件事在行业内部的接受度要比广大网友的接受度高得很多 。 不过 , 所有的涨价都是需要建立在不断推出精品内容的基础上 , 就像是在腾讯视频VIP官宣涨价的微博评论中 , 很多网友提及表示只要电视剧《皓衣行》播出 , 涨价也是可以接受的 。
文章图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 这次涨价声明中 , 此前已开通自动续费的用户 , 将会在4月17日零点后 , 开始调整为上涨后的价格 。
亏本?内容成本全面缩水
之所以行业内对于视频网站的VIP费用抬升接受度较高 , 是因为视频网站的年年亏损已经成为了众所周知的现实 。
爱奇艺此前发布2020年的财报显示 , 爱奇艺在过去一年中净亏损79亿元 , 2019年净亏损为103亿元;腾讯尚未腾讯视频2020盈收状况 , 2019年其净亏损为30亿元;阿里巴巴同样没有公布优酷的数据 , 但是此前有显示数字媒体及娱乐部分亏损同比收窄 , 仍处于亏损状态 , 2019年净亏损达105.66亿元 。
从中不难看出 , 当前国内视频平台除了芒果TV以外 , 基本上都是处于“亏本赚吆喝”的阶段 。 即便每年会有诸多广告收入 , 但是也远远填补不上内容成本的大坑 。
文章图片
芒果TV能够在这其中一枝独秀 , 是因为其早期仰仗着湖南广电的“断臂”扶持 , 而现如今又形成了强大的内容孵化能力 , 可以通过内容自制、原创赚取观众的眼球 。
爱优腾三家的巨额内容成本 , 像是“三座大山”一样压得他们透不过气 。 而前阵子 , 电视剧《若你安好 , 便是晴天》制片人控诉视频网站压价版权剧 , 把更多的价格放置在定制剧和自制剧身上 , 这也同样是受到内容成本的影响 。
文章图片
不过这两年来 , 无论是爱奇艺 , 还是优酷 , 都已经明显大幅度收敛 , 改变平台内容布局战术 , 不再强求高成本的内容 , 更多的寄希望于“小而美”的内容 , 尤其是在分账剧领域的试水 , 可以看出 , 视频平台在不断探索中寻找到了一条自己适应的路 。
除了内容成本过大压得视频平台无法盈利之外 ,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国内内容付费还处于初期阶段 , 所以最主要的还是在培养用户习惯 , 以相对较低的价格 , 使得用户接受这一模式 , 再进行涨价 , 这也是市场规律的必然 。
内卷?视频平台逆风翻盘
虽然国内各大视频网站在内容竞争上厮杀的十分猛烈 , 但是在VIP收费和付费内容涨价问题上却是空前一致的默契 。 不仅没有形成行业“内卷” , 反而是将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内容卷入其中 。
根据目前已曝光的爱奇艺财报来看 , 在去年爱奇艺宣布会员涨价之后 , 爱奇艺的平均付费用户收入从2018年的121.5元、2019年的134.9元 , 上涨到了2020年的162.2元 。
平均付费用户收入的提升 , 一方面是反映出了会员续费率的提高 , 另一方面 , 其实也受到了会费涨价的影响 。
与之相应的 , 单个会员使用成本增加 , 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会员数量 。 据财报显示 , 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 , 爱奇艺的订阅会员规模为1.02亿 , 较上年同期出现略微下降 。
文章图片
当然 , 这也不能全部归咎于会费涨价 , 与平台付费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超前点播模式的推广、乃至于当前国内市场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联系 。 尤其是内容的缺失或间断 , 会直接导致会员数量的下降 。
可以探讨的是 , 国内付费模式是从国外学习借鉴过来的 。 在国外市场上 , Netflix、Hulu、HBO等视频平台的会员大约在每月14美元 , 而且国外对于盗版打击比较严格 , 外加之很多网站自身属性就是会员订阅制 , 免费的内容少之甚少 , 约等于没有 , 所以才会造成高出国内五六倍的价格 。
同时 , 在国外 , 视频平台涨价也是司空见惯 。 光是Netflix , 从2010年成立至今 , 就经历不少于五次涨价 , 去年疫情期间 , 更是直接上涨大约1美元 。
文章图片
在经济学中 , 价值决定价格 , 同时价格也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 当供大于求 , 则价格下降 , 当供小于求 , 则价格上升 。 折射到国内视频平台的付费内容上 , 当优质的精品内容出现时 , 则市场上便是供小于求 , 消费者自然而然也能接受价格上升;当平台的内容根本无法满足观众要求便是供大于求 , 消费者将会果断放弃 。 简而言之 , 用户只为内容买单 。
推荐阅读
- 平板|MIUI 13推出无字模式,内测机型名单公布
- 模式|荣耀60和iQOO Neo5S,全面对比告诉你谁更值得买
- 吴祖榕|上线 2 周年,用户数破 2 亿,腾讯会议和我们聊了聊背后的产品法则
- 硬件|上线两年用户破两亿,腾讯会议还能做什么?
- 设计|腾讯宣布企业级设计体系 TDesign 对外开源
- 警告!|冒充老干妈员工诈骗腾讯被判12年 两被告提出上诉
- Tencent|继百度网盘后腾讯微云也已解除限速 不用单独下载App
- 文化|“视频会员”的意义,藏在腾讯视频VIP九周年里
- 商汤|商汤终成AI第一股:挂牌联交所后股价高开 业内人士更关注其盈利和商业模式
- 彩云|解除限速!腾讯微云 App 更新,提供无差别速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