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自动驾驶卡车应用提速商业化落地还要多久

作者: 武子晔
自动驾驶技术在卡车等B端领域的应用正在提速 。
日前有消息称 , 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计划在自研以外尝试新的路径 , 并开启新的自动驾驶卡车业务 。 硅谷自动驾驶初创公司Gatik和五十铃北美公司也在4月6日表示 , 他们将共同打造自动送货卡车 。 而不久前 , 小马智行首次公布了卡车业务品牌“小马智卡” 。
亿欧智库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 2021年中国干线物流重卡保有量为314万辆 , 自动驾驶潜在替代市场规模为7679亿元 。 此外 , 随着运价的持续走低与人力、油耗、管理成本的攀升 , 物流车队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占 , 降本增效需求日渐强烈 。 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运输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 而与一般的乘用车实现自动驾驶相比 , 客车、卡车等运行路线更加固定 , 这也为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
“通过打造优秀的虚拟卡车司机 , 未来可以大幅提高物流行业行车安全 , 弥补劳力不足 , 解决人力管理规模不经济的问题 , 让组建大型车队成为可能 , 提升行业效率 。 ”小马智行副总裁、卡车事业部负责人李衡宇近日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自动驾驶卡车将产生大量数据 , 如果这些数据形成闭环 , 将带来巨大的价值 , 并推动智慧物流的发展 , 这也是卡车自动驾驶可以提供价值之处 。
不过 , 与乘用车相比 , 重卡在油耗、体积、驾驶和重量等方面有一定的特性 。 李衡宇告诉采访人员 , 车辆是否载货对自动驾驶系统和算法会产生一些影响 , 但商用车和乘用车的很多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 在基础架构、仿真系统、操作系统、感知等工艺方面是共通的 。
目前 , 多家商用车企业给出了L3级别自动驾驶量产的时间表 。 其中 , 嬴彻科技与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正在联合开发两款L3级别自动驾驶重卡 , 计划在2021年底实现量产 , 并开始全国性运营;去年9月份 , 一汽解放发布了L3级J7超级卡车 , 官方称这款产品为“全球首款量产级L3自动驾驶产品” 。 无人驾驶卡车品牌图森未来更是计划在2024年前为北美市场生产一系列专用的L4级的自主半卡车 。
“自动驾驶技术或者系统要形成商业化落地 , 必须经过非常复杂的系统认证 。 举个例子 , 我们手中的智能手机里既有软件又有硬件 , 如果软件和硬件不做一体化的设计和集成 , 很难做到很好的体验 。 自动驾驶的汽车比这个还复杂 , 既有自动驾驶的软件 , 也有自动驾驶的硬件 , 还有车辆平台本身 , 这几个东西必须做一体的集成或是统一的设计 , 所以在卡车领域 , 我们也需要跟一级供应商和汽车厂商深度合作 , 而不是把我们的系统简单地适配到车辆中 , 那样达不到真正替代劳动力、规模化生产和安全的目标 , 量产需要先解决这些问题 。 ”小马智行副总裁张宁对采访人员表示 。
而除了卡车领域外 , 自动驾驶技术更容易实现商业化的领域是出行领域 。 目前 , 滴滴、百度等科技巨头都在出行领域布局了自动驾驶车队 。 张宁透露 , 小马智行也将于近期进一步扩大Robotaxi的运营规模 , 覆盖更多城市 , 北京公众也将很快能够体验搭载小马智行最新一代PonyAlpha X系统的自动驾驶汽车 。
张宁认为 , 整个行业真正的商业化落地是需要以规模化为基础的 , 所以在这个阶段 , 盈利一定不是这个行业当中玩家的主要目的 。 最重要的是采集到真实用户的需求 , 反哺技术 , 这也需要最真实的路测数据来推动技术的发展 。 此外 , 自动驾驶推进的过程中 , 也需要公众的认知以及政策方面的扶持 , 因此Robotaxi是一个让大家了解整个技术行业发展和进步的窗口 。
不过 , 在C端领域 , 多家车企已透露了其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目标时间 , 很多车企宣布最快要在2年内就达成 。 广汽新能源称将争取在2022年推出L4自动驾驶车型 。 去年12月 , 长城汽车发布了咖啡智驾“331”战略 , 表示将在2021年实现中国首个全车冗余L3级自动驾驶 , 在2023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 。
【第一财经|自动驾驶卡车应用提速商业化落地还要多久】“关于自动驾驶乘用车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 现在才刚刚开始 , 实现L4级至少还需要五年时间 。 现在存在三个壁垒 , 一是技术成熟度 , 二是商业模式 , 三是政策法规 。 在技术方面 , 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还无法支持全场景无人驾驶 , 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 从商业模式来看 , 自动驾驶产业链长 , 关键的供应商有一家不挣钱 , 有一个细分行业不挣钱就形成不了闭环 , 就进入不了持续迭代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