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日本雄心:超智能社会

【数字化|日本雄心:超智能社会】
数字化|日本雄心:超智能社会
文章图片

在日本东京Pepper PARLOR 机器人餐厅 , 机器人为顾客送餐
半月谈采访人员?华义
以太阳能为主要能量来源 , 用自动驾驶电动汽车代步 , 将所有人纳入基于新一代通信系统的智能医疗体系……这是日本文部科学省在科学技术白皮书中对超智能社会的理想描述 。 从2016年出台《第5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开始 , 日本就开始做起超智能社会的梦 。 5年过去了 , 超智能社会似乎并未到来 。 相反 , 日本在数字化、智能化道路上会不会被甩得越来越远 , 成为日本领导人的担忧 。
超智能社会的丰满理想
《第5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首次提出建立高度融合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超智能社会 。 这一概念不仅涵盖能源、交通、制造、服务等领域 , 还将涉及法律、商务、劳动力提供和理念创新等内容 , 可以说是继狩猎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 , 在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 , 构建智能时代“5.0社会”的未来蓝图 。
超智能社会概念的提出 , 是日本政府通过智能化技术解决经济和社会相关问题的一次全新尝试 。 日本试图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 , 打破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 , 实现经济中长期健康增长 , 应对少子化老龄化趋势加剧、劳动力人口不断减少、社会保障费用居高不下等多重挑战 , 以实现社会转型 。
第四次工业革命驱动人才和数据成为超智能社会经济系统创造价值的源泉 。 日本设想 , 由技术创新和数据利用推动政府、产业和社会的数字化进程 , 由“解决问题”升华到“创造价值” , 视野比德国的“工业 4.0”、美国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更加开阔 。
传真机办公的骨感现实
理想丰满 , 而现实骨感 。 2020年 ,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检验下 , 日本超智能社会的理想遭遇挫折 。 疫情暴发后 , 日本不仅在疫苗研发上落后于中国和欧美 , 不得不依赖购买欧美疫苗作为应对疫情的最后手段 , 还给外界留下一个哭笑不得的印象:东京都等地政府长期依靠传真机统计疫情相关数据 , 多次出现错报漏报病例;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业务外包公司竟每天深夜到各地政府网站查找新冠患者数据 , 再手动计算统计 。
梦想与现实的鲜明对比 , 让日本“IT后进国”的形象一下暴露出来 。 传真机这种在中国已经很少用到的产品 , 在日本却是每个公司机构的标配 , 甚至不少家庭都有传真机 。 日本虽然是发达国家 , 但是行政、金融等领域的数字化程度却被日本媒体称为“后进国” 。
从日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 能真切地感受到日本所谓超智能社会5.0远未实现 。 例如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 日本小学生停课在家无法实现网络授课 。 在支付、出行、消费等诸多智慧生活方面 , 进展也相对缓慢 。 与日本相比 , 中国更具创新土壤 , 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更具创新精神 , 尤其是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近年来得到日本媒体的关注 。
从数据来看 , 《第5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既定目标仍有不少没有实现 。 日本科研人才的培养环境也未得到明显改善 , 科技创新的相对颓势未能扭转 。 例如 , 在被引用次数较多的论文的国家排名方面 , 日本从十年前的第4位降至第9位;2003年日本攻读博士课程的学生超过1.8万人 , 到2018年降至不到1.5万人 。
由于老龄化水平高以及传统影响根深蒂固 ,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业务的数字化程度不高 , 各种行政手续都需要使用印章 , 大量申请材料使用信函投递等 。 2018年11月 , 时任日本网络安全大臣的樱田义孝在众议院接受在野党质询时坦言 , 自己没有用过电脑 , 被问及日本核能设施内部是否使用U盘时 , 樱田也是一脸困惑 , 引来全场一片哗然 。 这成为日本政府在数字化方面落后的一个缩影 。
迎头赶上还是继续落后
今年年初 , 日本首相菅义伟在施政演说中说:“近20年的研发能力低迷已经成为左右国家未来的严峻事态 。 ”2020年9月 , 菅义伟出任首相后 , 将推进数字化定为主要政策目标之一 。 他委任河野太郎担任行政改革担当大臣 , 推动行政机关“去印章化”;任命精通数字化问题的平井卓也担任数字改革担当大臣 , 统筹推进行政机构的业务数字化和数字经济改革 , 主导推进“数字厅”设置工作 。 “数字厅”预计将于今年9月正式成立 。
今年 , 日本将发布第6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 为未来5年科技创新描绘蓝图 。 为突出创新要求 , 日本将其更名为《第6期科学技术·创新基本计划》 。 该计划基本方向依然是为超智能社会建设提供科技创新基础 , 主要战略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技术、材料科学、健康医疗、太空、海洋、粮食和农林水产业等 。 政府将在5年间投入约30万亿日元的研发资金 , 较上期多出约4万亿日元 。 官民合计研发投入总额目标为120万亿日元 。 另外 , 设立诸多具体目标 , 比如为鼓励更多年轻人修读博士课程 , 提出未来5年将为30%的博士生每年提供180万日元以上生活费 。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一项排名显示 , 在数字竞争方面 , 日本在全部63个考察对象中排在第23位 。 《日本经济新闻》称 , 日本有必要举全国之力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
与中美两国人工智能研究水平相比 , 日本继互联网时代“掉队”之后 ,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存在感明显不足 。 日本在研发投资、人才聚集等方面行动相对迟缓 , 在处理个人信息方面限制很多 , 收集数据的成本较高 , 限制了日本人工智能的应用和研究 。 另外 , 回顾《第5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以来的计划与现实 , 新的科创计划所列任务多大程度能够兑现也是问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