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 , 从3月起 , 国内快递又打起了价格战 。 这一次 , 极兔速递扮演了“搅局者”的角色 , 而这个“搅局者”手中的筹码似乎也不少 。
“极兔给到的价格 , 让我们都不敢想 , 收件的价格能降到1块钱以下 。 ”4月8日 , 通达系加盟商李阳(化名)向《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表示 。
4月7日 , 据媒体报道 , 极兔速递已经完成了一笔18亿美元的融资 , 由博裕资本领投5.8亿美元 , 红杉资本和高瓴同时跟投 , 投后估值78亿美元 。 对此 , 极兔方面向《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表示没有回应 , 并非官方放出的消息 。
围剿不下的极兔
公开资料显示 , 极兔速递成立于2015年8月 , 是东南亚以互联网配送为核心业务的科技型快递公司 。 成立后四年 , 极兔速递主要在东南亚市场发展业务 , 直到2019年下半年 , 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 2020年3月 , 极兔速递正式在中国起网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极兔速递官网
在由通达系、顺丰、京东物流主导的中国快递市场 , 极兔快速闯入 , 并搅动了市场格局 , 主要靠的是低价策略 。 据媒体报道 , 起网半年多 , 极兔速递日单就已经突破千万票 。
2020年10月 , 在双十一之前 , 快速崛起的极兔遭到了通达系的围剿 。 彼时 , 申通、圆通、韵达发布相关通知 , 要求下属加盟公司(含承包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加盟极兔网络及承包区;揽派两端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代理极兔快递业务 。 虽然通达系企业和极兔均对“封杀”一事不予置评 , 但采访人员从加盟商处获悉确有相关通知 。
不过 , 通达系的围剿并未能成功阻止极兔快速扩大规模 。 有消息称 , 今年1月 , 极兔的日单量已经突破2000万单 。 极兔官网显示 , 截至2021年1月 , 极兔在全球拥有超过240个大型转运中心、600组智能分拣设备、8000辆自有车辆 , 同时还运营超过23000个网点 , 员工数量近35万人 。
极兔正在快速缩短与通达系的差距 。 以圆通和韵达为例 , 截至2020年6月30日 , 圆通公司加盟商数量4395家 , 末端网点33088个 , 公司全网干线运输车辆超5000辆 , 其中自有干线运输车辆2002辆;韵达则拥有60个枢纽分拨中心 , 100%直营;在全国拥有3795个加盟商和32229个网点/门店/服务部(含加盟商) , 加盟比例100% 。
李阳向采访人员表示 , 现在对极兔的“围剿”没有去年双十一之前那么紧了 , 有些通达系的加盟商也在代理极兔 。
快递价格战再起
去年的通达系围剿没有阻止极兔快速前进 , 今年春节之后 , 快递行业价格战再起 。
根据顺丰、圆通、韵达、申通四家A股上市快递公司1-2月经营简报 , 今年以来 , 通达系快递企业的业务量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 这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 , 受疫情影响 , 通达系快递企业的业务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 此外 , 也受“春节不打烊”等有利因素 , 驱动快递企业业务量同比上升 。
四家快递企业2月的单票收入依旧均是同比下滑 , 不过 , 圆通和申通单票收入同比降幅有明显的减少 , 2月圆通单票收入为2.6元 , 环比增加0.22元 , 申通单票收入为2.72元 , 环比增加0.21元 。 不过 , 这并不代表快递价格战就此中止 , 以价换量的情况依旧存在 , 2月韵达单票收入大幅下降 , 同比下滑28.48%至2.16元 , 与之相应的是 , 其业务量同比增加136.03%至7.01亿票 , 扩大对圆通的领先优势 , 保持第二的位置 。
需要注意的是 , 由于2月有春节假期 , 快递公司一般不会在这一阶段大打价格战 , 但从3月开始 , 价格战就快速打响 , 快递公司通过压低价格来换取业务量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
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采访时曾表示 , 有些公司的商业模式决定了没有量就没有收入 , 量是一切的前提 , 有些公司缺乏系统解决方案 , 客户粘性低 , 服务又同质化 , 价格战接下来还是会打 。
在李阳看来 , 在这场价格战中 , 目前会威胁到通达系的并非极兔 , 而是顺丰 。 “现在行业都在要求成本管控 , 为什么要这样做 , 因为早些年快递行业赚钱不需要一分钱、两分钱的去赚 , 但现在赚钱必须要靠这一分、两分钱去赚 。 ”李阳称 , 现在整个行业运行操作到最好水平 , 运营成本也不可能低于1块钱一单 , 极兔的做法是在靠烧钱换市场 , “如果他们不盈利 , 一直亏损的话 , 有谁亏得起?”
“现在别的都不怕 , 就怕顺丰来抢占低端市场 , 顺丰才是对这几家公司(通达系)最大的一个威胁 。 ”李阳称 , 极兔所产生的量主要来自于拼多多 , 且其团队运营相对不是很成熟 , 毕竟是刚刚发展起来的企业 , 而通达系、顺丰有多年的积累 , 运营经验、网络建设更加完备和成熟 。
数据证明 , 顺丰在推出特惠件之后 , 其业务量快速增长 。 去年一年 , 伴随着电商市场下沉、直播电商等行业新态势 , 顺丰在经济件业务上获得了快速的增长 , 顺丰年报显示 , 2020年顺丰经济件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为441.48亿元 , 同比增长64% , 业务量同比增长155.86% 。
今年2月 , 顺丰速运物流业务营收达到105.59亿元 , 同比增加22.21% , 业务量6.99亿票 , 同比增长47.16% , 其业务量超过了圆通的5.29亿票和申通的3.89亿票 , 与韵达的7.01亿票也仅有200万票左右的差距 。
随着通达系的持续作战 , 顺丰和京东的下沉 , 以及像极兔这样的新玩家强势入局 , 二三线快递公司生存空间被步步积压 , 曾经的龙头也逐渐被分化 , 近期天天快递屡次传出将被收购 , 持续亏损的百世则选择砍掉部分业务 。 在行业人士看来 , 快递价格战仍会继续 , 至于价格战还要打多久 , 李阳向采访人员表示 , “打到那些小快递公司活不下去为止” 。
采访人员 蔡淑敏
编辑 沈玉洁
责任编辑 孙霄
—— / 好文推荐 / ——
- 启动摘牌程序!纽交所将蛋壳公寓“下架”!
- 深市新主板启航!总市值超23万亿 , 全市场注册制推出还需时日
- 学区房限购、叫停企业买房……这座曾“房价涨幅全球第一”的城市再出楼市调控!
- 清明档8亿收官 , 五一档硝烟已起!谁将成为下一匹影史黑马?
- 炒美股 , 不如买套房?
- 拜登大手笔展开基建计划会带来什么?
- 开过酒店 , 又要“造车”?除了IPO传闻 , 哈啰出行还有哪些新故事?
推荐阅读
- 代码|GGV纪源资本连投三轮,这家无代码公司想让运营流程变简单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换卡|突然宣布:被迫停止运营!
- IT|国内最长湖底隧道正式通车运营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社交|Facebook被指试图在美政客中抹黑前雇员Frances Haugen声誉
- IT|新能源汽车年底卖爆 展车都被抢购 咋回事?
- 植被|二十年后的成都
- 通信运营商|英国沃达丰、EE和Three将在2022年一同恢复欧盟漫游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