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和小米造车相比,滴滴造车早已“步步为营

在汽车领域布局多年后 , 滴滴终于传出造车消息 。
近日 , 有公开消息称滴滴已开始正式启动造车项目 , 该项目负责人为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 , 目前造车团队已开始从其他车厂挖人 。

汽车|和小米造车相比,滴滴造车早已“步步为营
文章图片

不过其造车的具体形式和路径尚不清晰 。
纵观滴滴在汽车领域的各个落子 , 正式启动造车显然是在其长期计划之中 。
据公开报道 , 早在2015年5月 , 滴滴便与比亚迪合资成立了立滴新能源(现改名为亚滴) , 提供租车与司机培训等成套服务解决方案 。
2016年 , 滴滴开始组建自动驾驶技术与应用研发部门 , 目前拥有高精地图、路人及车辆行为预测、路线规划与控制等多个专业团队 。 据了解 , 目前该部门在全球多地开展研发、测试 , 规模约400余人 。
2018年 , 滴滴与理想汽车合作 , 共同投资4亿元人民币创立桔电出行 , 滴滴持股51% 。 不过目前双方合作已中止 , 滴滴计划将桔电出行打造为独立的主机厂加出行公司 , 并引入新的战略股东 。
2019 年1月 , 滴滴旗下小桔车服与北汽新能源宣布共同出资成立京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探索布局新能源汽车运营、大数据应用、网约定制车、充换电等领域 , 构建车联网+大数据+定制化的出行模式 。
同年2月 , 滴滴与大众携手成立的合资公司正式在上海落地 , 大众预计将提供约10万台新能源车以及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产品 , 与滴滴共同组建车队 , 为用户提供出行服务 。
同年11月 , 滴滴与比亚迪合资成立美好出行(杭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比亚迪持股 65% , 滴滴持股 35% 。
2020年6月 , 滴滴子公司滴滴自动驾驶宣布与北汽合作 , 共同研发高级别自动驾驶定制车型 , 专门用于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 。
2020年11月 , 滴滴正式发布定制网约车D1 , 该车由比亚迪代工 , 滴滴主要为其提供数据、设计等支持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辆已正式下线投放的D1被业界多数观点认为是滴滴在造车领域的敲门砖 。
据滴滴发布的公开资料显示 , D1为纯电动新能源车 , 具有小尺寸大空间、单侧电滑门等特点 , 它搭载了为滴滴司机设计的智能车机系统 , 可实现方向盘接单、智能派单、智能充电等功能 , 乘客还可通过滴滴出行App远程遥控车内空调温度和座椅加热 。
数据显示 , D1在2021年首季度的销量为5000辆 , 目前仅租不售 , 且已在长沙、宁波、厦门正式开始运营 。
据悉 , 滴滴创始人、CEO程维还曾公开表示 , 滴滴的定制网约车会一直迭代 , 到2025年力争该车普及100万辆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产品 。 更显激进的一个目标是 , 滴滴计划到2030年让新一代定制网约车力争去掉驾驶舱 , 并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
在积累了新能源车辆运营和车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经验后 , 滴滴对于迈入造车领域的“放风”并不让人意外 。 包括滴滴在内的各大跨界造车企业和新势力 , 其底气大多来源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 。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计划在未来停售燃油车 , 并向纯电动汽车发展 。 以国内市场为例 , 数据显示 , 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2.81亿辆 , 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截至今年3月底仅551万辆 , 其中纯电汽车449万辆 。
最重要的是 , 如今的时间节点对滴滴堪称关键 。
此前 , 滴滴被曝正考虑赴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 估值至少1000亿美元 。 另据了解 , 若赴美上市 , 之后滴滴还将考虑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 。
虽然滴滴对上市计划进行了解释 , 表示对于上市目的地和时间表并没有明确计划 , 但是业界认为 ,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滴滴的谨慎和顾虑 , 即:在香港进行IPO可能会使滴滴的商业行为(包括使用无照车辆和兼职司机等)受到更严格的监管审查 。
结合其对上市IPO的回应来看 , 滴滴对造车消息的沉默倒是有些暧昧 。
【汽车|和小米造车相比,滴滴造车早已“步步为营】此前 , 百度、小米等头部企业宣布跨界造车后股价均有不同程度的快速拉升 , 成立至今累计亏损达到390亿元、近两年才开始转亏为盈的滴滴显然对造车会有更多的想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