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今年底将建成二十个以上“千兆城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 明确提出 , 用3年时间 , 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 , 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网络用户加快发展 , 高带宽应用进一步融入生产生活 , 典型行业千兆应用模式形成示范 。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 千兆光网采用固定光纤连接 , 具有传输带宽大、抗干扰性强等优势 , 更适合室内和复杂环境 , 5G网络具有灵活性高、方便易用等技术优势 。 推进5G和千兆光网协同发展 , 不仅可以拉动有效投资 , 促进信息消费 , 还能够支持制造、交通、医疗、教育等垂直行业应用市场培育 , 加快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
为此 , 《行动计划》提出了“行业融合赋能行动” , 鼓励基础电信企业结合行业需求 , 在工业、交通等典型行业开展千兆虚拟专网建设 , 积极布局和实践IPv6+等新技术 , 具备为行业企业提供端到端网络性能保障能力 , 通过创新网络架构、运营模式 , 服务行业发展 。 同时 , 要聚焦信息消费新需求 , 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加快“双千兆”网络在消费、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融合创新 。
“双千兆”网络和建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 在线会议、视频直播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直播带货、线上销售、VR应用丰富了人们的消费;在线教育、远程医疗让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随身可得 , 无处不在的高速网络和快速发展的新业务新应用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 “《行动计划》从优化网络架构、改善网络质量、提升服务质量3个方面进行部署 , 着力为广大用户提供高品质网络体验 。 ”该负责人说 。
值得注意的是 , 《行动计划》首次提出了千兆城市的评价指标 , 从城市5G和千兆光网的网络供给能力、用户发展状况和应用创新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 。
在衡量城市“双千兆”网络能力方面 , 提出了千兆光网覆盖率、10G-PON端口占比、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和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4项量化指标 , 着力推进城市“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能力提升 。 在衡量城市“双千兆”用户推广方面 , 提出了500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和5G用户占比两项量化指标 , 评价高速宽带和5G用户发展水平 , 促进用户向高速带宽迁移 , 形成网络建设和用户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 在衡量城市“双千兆”协同部署的典型应用方面 , 设立了“双千兆”应用创新指标 , 推动城市在垂直行业形成“双千兆”网络协同的典型应用 , 具备示范和推广效应 。
“预计到2021年底 , 全国能够建成20个以上的‘千兆城市’;到2023年底 , 全国有超过100个城市可以达到‘千兆城市’标准 。 ”该负责人说 。
【协同发展|今年底将建成二十个以上“千兆城市”】作者:李芃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