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10平台承诺不用“大数据杀熟” 说到更要做到

企业对于用户数据的保护程度是否能匹配用户诉求 , 能否遵守底线 , 光凭一纸承诺 , 怕还不够 。
据报道 , 日前 , 为探索解决“大数据杀熟”问题 ,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商务局召开平台“大数据杀熟”专项调研和规范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行政指导会 。 会议现场 , 唯品会、京东、美团、饿了么、每日优鲜、盒马鲜生、携程、去哪儿网、如祺出行、滴滴出行共10家互联网平台企业代表通报了用户数据使用和管理情况 , 签署了《平台企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 , 承诺不非法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 , 不利用数据优势“杀熟” 。
此次10家互联网平台承诺不非法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 , 不利用数据优势“杀熟” ,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用户隐私保护环境 , 但企业对于用户数据的保护程度是否能匹配用户诉求 , 能否遵守底线 , 光凭一纸承诺 , 怕还不够 。 在该新闻下的网友评论中 , 呈现出的更多是疑虑、担忧 , 不少网友对于这样的承诺普遍持观望态度 , 其实也可以充分证实这一点 。
企业对于用户隐私应该做到什么样的保障举措 , 去年8月 ,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互联网应用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规范》草案中已有明文规定 。 显然 , 企业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 就能做好对用户数据及隐私保护的制度承诺 , 这一可行性远高于其一纸承诺 。 然而 , 正如即使已有相应法律 , 但用户隐私受侵害事件仍屡禁不止 , 也正好说明无论是企业自律还是法律条文 , 最终还是要落在常态化的严管严查上 。
因而笔者建议 , 有关部门在立法及执法层面上 , 对于其违法“上限”也要不断提升 。 比如以上做出承诺的企业一旦再发生侵犯用户隐私事件 , 不仅要按现有法律赋予的权限顶格处罚 , 包括罚款、下架乃至对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停业整顿 , 同时鼓励用户提起集体诉讼 , 让其承担更大的民事赔偿成本 。
惟有让企业在每一次监管及处罚中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 深刻体会到侵犯用户隐私的教训 , 才能彻底打消其侥幸心理 , 真正实现保护用户隐私数据的“说到做到” 。
【隐私|10平台承诺不用“大数据杀熟” 说到更要做到】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毕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