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零起步 当上数控设备“医生”

◎采访人员 郝晓明 通讯员 宋丽超 葛馥亮 
匠心追梦人 
入行6年 , 他从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创新型技术管理人才 , 生产工装设备20余台 , 参与工装设备技术改造革新40余项 , 累计节省生产支出400余万元 , 获得上级嘉奖10余次…… 
他就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春车辆段设备车间助理工程师马健 。  
2014年 , 马健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 。 满怀对专业的热爱 , 走出校园的他来到长春车辆段 , 从事设备检修工作 。  
自上班第一天起 , 马健每天都会到现场观摩客车检修过程、学习设备维修技术 , 晚上他认真整理白天学到的知识 。  
为了彻底弄懂固定设备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 马健反复琢磨每台设备的构造 , 常常在车间一待就是一天 。 不懈努力之下 , 他很快便掌握了大量机械设计原理 , 并开始上手解决一些技术问题 。  
一次作业时 , 马健发现工作中使用的手动压力机存在安全隐患 , 就想对其进行改良 , 随即便开始制作模型 。 “这么多年 , 我们都没想到 , 还能这么改造手动压力机!”看到模型图纸后 , 车间配件组工长李树文竖起了大拇指 。  
车间里的水轮除锈机曾多次出故障 , 但由于维修该设备要用的小配件价格昂贵 , 动辄数千元、多则上万元 , 因此每次返厂维修厂里都要支付高额的维修费 。  
为了给厂里节约成本 , 马健翻阅了大量资料 , 研究起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数字化控制领域 。 经过不懈的努力 , 他攻克了技术难关 , 最终实现了自主维修 。 自此 , 只要车间数控设备出了问题 , 大家都要找这位“医生” , 让他给设备“瞧瞧病” 。  
在前不久的检修作业中 , 车间里最重要的双轴不落轮镟床操作键盘出了故障 , 该设备厂家建议更换新品并报价2万元 。  
得知此消息后 , 马健希望为厂里省下这笔费用 , 他连夜拆解了设备操作键盘 , 发现其中多处电路板被电蚀 。 凭借多年经验 , 他判断导致故障出现的原因是HG14-39K型芯片损坏 , 而这种芯片在电商平台售价仅为3元 。 随后 , 通过更换芯片和电气元件 , 他成功恢复了镟床的全部功能 , 仅花费了203元 。  
“随着技术的发展 , 数控设备的故障判断难度不断增加 , 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及时补充相关知识 , 以应对现场随时可能出现的‘疑难杂症’ 。 ”马健说 。  
此外 , 马健还研制出环簧清洗机、转向架定位套拆装机等一系列工艺革新设备 , 它们极大地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检修生产效率 。  
【|他从零起步 当上数控设备“医生”】在马健看来 , 车间里的设备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 , 运行中出现问题很正常 。 “如能在它‘犯错’时及时给予纠正 , 它就会运转得越来越好 , 最终成为工人们的得力助手 。 看到厂里一台台设备正常运转 , 这比获得任何奖励都让我感到高兴 。 ”他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