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向红:30年只为给导弹血液除“污名”
◎钟福明 采访人员 张 强
推进剂是火箭发动机的能源 , 也被称为导弹的“血液” 。 不过 , 推进剂在被运输、转注、加注时 , 其产生的废气、废水 , 会给操作人员造成不良影响 , 还会污染环境 。
这正是火箭军工程大学某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向红要攻克的难题 。 多年来 , 她聚焦这一问题 , 用一双纤手守护阵地的“青山绿水”和官兵的身体健康 。
日前 , 任向红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
“与其惧怕它 , 不如了解它、驾驭它”
1988年 , 任向红考入原第二炮工程学院(现火箭军工程大学)学习推进剂工程专业 。
与有毒有害的推进剂打交道 , 很多同学多少有点畏惧 , 但任向红却觉得:“与其惧怕它 , 不如了解它、驾驭它 。 ”
就这样 , 任向红和有毒、有害、易爆、易燃的推进剂打了30多年的交道 。
某次 , 在研制某装备的过程中 , 任向红在进行性能试验时 , 发现试验装备出现故障 , 经过一遍遍的调试 , 可就是找不到原因 。 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 , 将影响装备定型 。 任向红横下一条心:就是几个月不休息 , 也要找到解决办法 。
整整2个月 , 任向红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 通过多方调研 , 她重新调整思路 , 经过分析计算和反复试验 , 得到了数千组试验数据 。 利用这些数据 , 她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 , 进而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
“一个女同志 , 何必那么拼?”面对一些人的不解 , 任向红的想法很朴实——“搞科研没有性别之分 , 女科研人员也一样可以做出成果 。 我只想为部队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 研制一些能够解决部队实际问题的装备 。 ”
任向红是这样说的 , 也是这样做的 。 不了解部队需求 , 她就下部队调研 , 向官兵问计;没有实训现场数据 , 她就深入靶场、到一线取样;没有实验场所 , 她就改造废旧仓库作实验室;没有实验装置 , 她就自己动手设计模型、搭建装置;人手不够 , 他就拉着家人搭把手……
这些年 , 任向红聚焦污染监测、治理、安全防护及资源回收利用等方向 , 由她主持研制的氧化剂废气处理车、燃烧剂废气处理车等多种装备列装部队 , 解决了长期困扰部队的推进剂污染处理难题 。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
这个春季学期伊始 , 任向红手头6个研究项目陆续展开 , 有的在预研、有的在研 , 还有的正在争取立项……因此 , 她总是感到时间不够用 。
在任向红的办公室里自备一个行李箱 , 里面装着洗漱用品 , 她随时准备出差 。 只要机关、部队有需求 , 她都想方设法第一时间赶赴任务现场 , 进行技术保障和服务 , 并利用出差时机 , 调研基层部队需求 , 获取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 。
“有些事又没人逼着我们做 , 不如搞点其他课题、发点文章 , 评职称、晋级都用得上 。 ”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曾如此建议任向红 。 不过 , 任向红却认为:“现在环境好了 , 条件也比过去改善很多 , 我们更该好好做点事情 。 不能把研究只停留在纸上 , 要深入下去 , 要让自己的研究真正为部队官兵提供安全保障 。 ”
把名利看得淡一点 , 把事业看得重一点 , 这很“任向红” 。
寒冬腊月 , 她曾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连续工作数个小时 , 亲自取样把关、确保了过程数据的可靠性;为了获取部队实训样品 , 她深夜驱车几百公里到专列停靠站接样;炎夏酷暑 , 她冒着40摄氏度的高温 , 身着全封闭防护服 , 亲自测得第一手试验数据;为获取洞库施工爆破现场有害气体和粉尘浓度数据 , 爆破实验一结束 , 她就手持仪器进入现场测量……
【|任向红:30年只为给导弹血液除“污名”】“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 。 我是一名党员和老兵 , 为了我国导弹事业的发展和阵地安全 , 我要时刻保持战斗状态 。 ”在采访最后 , 任向红对采访人员说 。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支持|神评 | 你涨任你涨,我买算我输
- 转向|时代落幕,佳能:1DX3 将会是旗下最后一款旗舰单反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
- 警告!|华为联想卷入滴滴高管千万受贿案 判决书曝光浪潮曾向其输送720多万
- 何由|2021年,奔向星辰大海的脚步更稳更远!
- 西湖|施一公:创新,永远向顶尖发力!
- Hotel|向光前行,点亮未来 -- 2022上海国际商业及工程照明展
- 趋势|[转]从“智能湖仓”升级看数据平台架构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