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气|对标华为,追赶苹果:荣耀底气何在?

距离荣耀正式独立 , 已经过去将近100天了 。
在3月的最后一天 , 荣耀CEO赵明宣布 , 各方面的整合全面完成 , 将开启荣耀新战略的全面冲刺 , 并提出了新战略5大目标 , 要将Magic系列和荣耀数字系列作为荣耀的旗舰和高端产品 , 在手机、平板、笔记本、智慧屏、穿戴、音频等领域持续耕耘 , 绝不分散精力 , 直到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

底气|对标华为,追赶苹果:荣耀底气何在?
文章图片

赵明更直接对标苹果华为:“对于任总 , 对于华为最好的尊重方式就是荣耀自己发展得更好 。 我们把华为、苹果、三星作为我们的竞争对手 , 去超越他们 。 你树立这样的目标是对对手的尊重 , 而且我们也有这个能力 。 ”
荣耀底气何在?
对标苹果华为:荣耀整装待发
时针拨回到2020年11月17日 , 这一天荣耀单飞 , 整个市场愕然 , 彼时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荣耀送别会上说:“相处时难别亦难 , 秋风送寒杏叶黄” 。
荣耀员工含泪与华为告别 , 彼时便已放话:“荣耀要做华为全球最强的竞争对手 。 ”
在接下来的日子 , 面对小米、OPPO、vivo等品牌的强势围攻 , 这场割席分家并没有将荣耀打倒 , 荣耀反而在加速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布局——从品牌形象、服务与体验都在全方位升级 , 线下布局也在全面拉开 , 1月初便发布了新款旗舰V40 。 在V40发布会上 , 荣耀CEO赵明给出荣耀的新定位:全球标志性的科技品牌 。

底气|对标华为,追赶苹果:荣耀底气何在?
文章图片

在独立之前 , 荣耀的定位是对线小米、OV , 守住北坡 , 在高端市场给华为的mate系列、P系列让路 , 但独立之后 , 荣耀明显甩掉了包袱 , 全力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Magic系列和数字系列作为荣耀的旗舰和高端产品 , 同时 , 将延续此前的“1+8+N”战略 , 打造自己的智慧全场景 。
这将是荣耀的新起点 。
再创业的荣耀 , 能否铸造新荣光?
与华为切割 , 荣耀单飞 , 可以说是荣耀的一次再创业 。
赵明说:“我们可能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创业公司” , “能够真正击垮你的只有自己 , 除此之外没有人能真正打倒你 , 你总会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 ”
凭借这样的信念 , 他重新整装领军出发 , 俨然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与无畏 。
这种无畏的背后 , 是这次创业与上一次已经截然不同 , 如果说 , 荣耀的第一次创业是草根白手起家 , 那这一次是继承了优渥的家底 , 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
这种优渥家底的继承核心体现在研发能力上 。
赵明透露 , 独立后的荣耀 , 有超过8000名原华为和荣耀员工加入了新荣耀 , 涵盖了研发、销售、营销、供应链、财政等完整的体系 。
而研发能力的背后是人才 , 科技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与组织能力的竞争 。
荣耀的产品研发团队 , 主体是原来华为终端第一支研发团队的主体 , 包括了众多的底层芯片、多媒体、算法等各类专家 , 从早期的芯片的孵化过程到华为第一代智能机的出炉都出自其手 。
这支研发团队还一手打造了荣耀的影像技术 , 对NPU、ISP 整个影像的算法都非常熟悉 , 而大量通信方面的专家与人才已经能做到四网融合通信 , 确保荣耀超越同行的通信体验——从对芯片底层从底层到协议到用户面的整个管理、到无线管理以及整个技术的体系化建设 , 形成了非常强大的通信体验 。
此外 , 从最先进的IPD研发管理流程 , 底层架构算法、结构工艺技术、通信技术、续航和充电技术 , 均悄无声息的完成了平台级的传承……
本质上 , 这就是一套完整的华为班底 , 这也是为什么荣耀有底气说高端旗舰机Magic能达到和超越Mate和P的水平 。
而荣耀的人才体系有着其独有的建设机制 , 它的人才梯队的建设不是向内封闭 , 而是向外开放 , 要与全世界优秀者同行 。
赵明说 , 新荣耀的战略是拥抱全球化 , 将全世界最优秀的技术为我所用 。
在赵明看来 , 荣耀要瞄准、超越华为、三星、苹果这些最佳的竞争对手 , 并在这一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品牌、产品核心组织能力和人才建设 。
“从世界优秀公司中去学习 , 把他们最优秀的产品、器件融合到我们的设计当中 , 同时把荣耀的能力反哺出来 , 牵引行业发展 , 带来新的洞见 , 形成正向循环 。 ”
总体而言 , 在产品布局上摆脱了华为双品牌的限制的荣耀 , 当前的人才储备与积累与供应链体系都已完善 , 具备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全链条的强大竞争力 , 有足够的底气面向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 。
从技术到产品 , 科技边界点的创新与护城河壁垒
有了能打胜仗的队伍 , 越在恶劣的环境下 , 越要加速起跑 。
到赛场上与苹果华为真刀真枪的较量 , 荣耀还有杀手锏——就是荣耀产品极致的用户体验 , 深厚的优化功力 。
技术创新没有边界 , 这恰恰是技术竞争的残酷之处 , 技术创新的难点是找到边界的平衡点 , 将科技力向产品力转化 。
放到智能手机行业 , 把握这种平衡恰恰是荣耀的长处 。
作为一家拥有五大研发基地、100多个创新实验室的公司 , 荣耀非常擅长通过软硬件结合 , 对底层系统进行深度优化 。
基于同样的芯片、同样的硬件 , 他们通过优化让使用体验、通信等整体性能实现超越与差异化创新 , 对同类产品实现降维打击 。
比如过去的GPU Turbo技术就是如此 , 而在荣耀V40上发布的GPU Turbo X , 可以在GPU负载非常高的场景下做到平稳的满帧 , 为非麒麟芯片性能带来质的飞跃 , 实现同样芯片CPU有更好的体验 。
此外 , 针对功耗 , 基于通过大数据学习对各种使用场景的理解 , 荣耀做到把有限的功耗资源调度到不同的APP之间进行管理和分配 , 实现动态优化 , 带来了15%以上的功耗调优 。 这在其他同样芯片手机上是做不到的 。
【底气|对标华为,追赶苹果:荣耀底气何在?】针对通信 , Link Turbo可以让两张SIM卡 , WI-FI的两个频段 , 四个网络协同工作起来 , 信号更稳定、切换更灵活 。
针对充电 , 荣耀采用自研的方式 , 让相同规格的大功率电芯能做得更薄更轻 , 充放电效率更高 , 使用也相对更安全……
这背后是荣耀的科技边界点创新理念——在把科技力向产品力转化的过程中 , 致力于找到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的最佳平衡点 , 始终将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 。

底气|对标华为,追赶苹果:荣耀底气何在?
文章图片

这种基于科技边界的创新之所以重要 , 是因为智能手机比拼已经过了拼参数、堆料的粗犷式竞争 , 而越来越在意产品的细节体验 , 而产品体验背后是深厚的优化功力 , 是架构技术、大硬件技术(包括工艺材料、射频天线、散热等)等综合能力 。
荣耀过去有个提法叫“用户战壕” , 即用“顶级制造”理念设计满足用户前沿、极致、高性价比需求的科技潮品 。
此外还提过“科技触点”创新——即把AI、摄像、VR等落地到生活场景里 , 强调拥有触点和被感知——过去荣耀在第一款AI手机荣耀Magic里就是把AI的创新情景化 , 开发了很多实用功能 , 导致一机难求 。
如今的科技边界点创新理念 , 可以说是“用户战壕”、“科技触点”思维的迭代与升级 。
这种理念背后也是“双轮驱动”产品力支撑 , 按照荣耀产品线总裁方飞的说法是:一个轮在不断理解消费趋势是什么 , 洞察消费者的反馈 , 另一个轮子在技术上引领消费者需求 , 让有价值的技术实现在产品上 , 将技术和需求相结合 。
360公司周鸿祎在去年发布视频称 , 最早的智能手机是Palm , 最初平板电脑Tablet PC的概念是比尔·盖茨提出的 。 为什么最后苹果成功了?因为苹果是换一种方式的微创新 。
荣耀秉承的科技边界点理念其实与苹果的微创新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因为后者的本质也是将技术与需求更好的结合 。
这也是为何赵明有底气提出要坚持操作系统底层和人因设计并重 , 释放SoC的极致潜能 , 要打造第一的性能体验和续航能力、第一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
显然 , 荣耀的要探索系统性能的新边界 , 建立系统底层的AI技术护城河——笔者的一个判断是 , 系统底层的深入改造水平会决定厂商未来技术对决与品牌高度的差异 , 厂商之间的核心技术与销量走向也将与此呈成相关 。
当前来看 , 荣耀明显是继承了华为的软硬件优化的基因并在持续突破 , 也在引领新的竞争方向 。
叫板苹果华为 , 底气何在?
从华为独立之后 , 赵明表示:“这对他本人以及荣耀的同事们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和选择 , 但同时也给了一个荣耀独立面向市场赢得竞争、赢得行业消费者和社会尊重的机会 。 ”
如何赢得和行业与消费者的尊重?荣耀已给出了答案:
1. 科技边界点的创新是荣耀面向未来竞争的差异化核心壁垒与护城河 , 带来了外溢品牌力和产品力 。
2. 做那些消费者喜欢、能够对时代有影响的伟大产品 , 这也是荣耀团队的梦想 , 也是直面挑战的必要条件 。
这也是荣耀叫板苹果华为的底气所在 。
当然还不仅于此 。 从今天来看 , 独立之后的荣耀 , 已经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创业条件——包括AMD、英特尔、美光、三星、高通、微软、高通、联发科等几乎所有的供应链伙伴已经全面恢复了对荣耀的供应 , 荣耀产品从生产供货角度已经没有任何牵制 , 可以全力以赴面向市场 。
其次 , 从换SOC和操作系统以及做新的供应链整合 , 荣耀在短短几个月完成整合 , 这为荣耀赢得了关键的时间窗口 。
此外 , 在全新的供应链体系、科技边界点创新理念、底层技术优化能力的支撑下 , 荣耀的新品节奏与创新可能更加灵活 。
从一二线到下沉市场渠道的多点布局已经开展 , 平板笔记本智慧屏可穿戴产品等也将会更快覆盖更广阔的的市场 。
如前所述 , 荣耀带走了华为各种技术领域的人才与专家 , 拥有完整华为系技术班底与精神内涵的荣耀 , 从体型上与潜力上有可能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第一巨兽 。
而从战略角度来看 , 荣耀1+8+N的战略愈发完整和清晰 , 并已在坚定执行推进 。

底气|对标华为,追赶苹果:荣耀底气何在?
文章图片

此外 , 荣耀在广泛吸纳人才、梳理渠道与合作伙伴 , 正在建立一个开放性的组织结构 。
荣耀的团队过去在华为体系中也是战斗力也是最强的队伍之一 , 这支铁军正在构建一个兼顾专业研发能力和灵活创新能力的人才梯队 , 这是面向未来5年很好的战略姿态 。 一旦整装完毕 , 很可能将完成从挑战者到引领者的迁跃 。
2021年 , 荣耀将如何蜕变?
赵明坦言:荣耀独立面临的压力 , 就像建筑夯土一样 , 撒上一层土 , 夯实 , 就会变得更加结实 , 也让地基更扎实 。
但越是深受重压而不倒 , 身负千钧而砥砺前行 , 越是能诞生伟大的企业 。 过去在巨压之下 , 荣耀通过四年时间超越小米成为中国线上第一品牌 , 而今天的荣耀 , 还有更大的潜质 。
“雄关漫道真如铁 , 而今迈步从头越 。 ”任何一家企业与品牌的崛起 , 都离不开内部的奋斗 , 同时也要看历史的进程 。
“对于新荣耀来讲 , 第一 , 以消费者为中心 。 第二 , 以奋斗者为本 。 在荣耀看来 , 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 , 它要比我们的设备、仪器、环境宝贵得多 。 ”
赵明和管理团队还定了一个原则 , 就是要吸引全球的优秀人才一起把荣耀做大做强 , 为此要给员工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 , 提供机会激励、愿景激励、物质激励等全方位激励 , 延续了华为“财散人聚”的传统 。
毕竟 , 企业的发展始终是依赖于人的发展 , 人的发展依赖于成组织、成体系的团队 。
手机市场的竞争 , 讲提升效率 , 讲创新、讲产品的突围 , 讲人才的积累 , 但一家公司 , 要与苹果、华为这样的品牌竞争 , 并从其手中夺取份额和利润 , 要想做到这一点 , 离不开核心技术实力与人才的汇聚 , 同样也需要奋斗者的决心 。
而从荣耀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源自于华为的奋斗精神——既有敢于超越 , 敢于亮剑的薇甘菊精神 , 也有坚韧、往下扎根的尖毛草韧性 , 它往下长 , 往下扎根 , 用倒生长积蓄能量 , 继而为正生长突破打下基础 , 也有一种“待到秋后九月八 , 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血性 。
企业的成长与人一样 , 专业技能是基础 , 但激情与坚韧是追逐梦想途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 。
荣耀依然也保留了固执的“笨鸟”精神——坚持开放路线、不走捷径(巨资投入研发、打造极致产品)、不独享(有朋友、有未来)、不忽悠(不成为一家营销公司) 。
2021年的中国手机市场 , 即将进入真正的5G爆发周期 。 各家手机企业都看到了新一轮巨大的市场格局变动机遇 , 从国内到海外 , 从中低端到高端市场的争夺将更为激烈 。
2021年的手机市场 , 硝烟弥漫 , 各家“炮火”已上膛 , 一场5G时代的持久战还将持续开打 。
2021年 , 对于荣耀来说 , 是危机与机遇并存的一年 , 雪山草地还在前方等着 , 接棒了华为技术与精神的荣耀正走向一场马拉松式的新长征 , 属于荣耀的时代 , 才刚刚开始 。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的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