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位|中科大团队打造“象鼻”软体机器人
中科大团队最新研发的软体机器人 , 有点接地气!
他们主要是受象鼻启发 。
文章图片
图1/14
造出来的机器人是酱紫的 。
文章图片
图2/14
跟以往普遍应用于深海研究、医疗康复、制造等领域不同的是 , 它主要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
比如 , 给女朋友拧瓶盖 。
嗯 , 首先你得有个女朋友 。
文章图片
图3/14
【量子位|中科大团队打造“象鼻”软体机器人】还可以开车转手轮 。
文章图片
图4/14
以及一些像开门、开抽屉、擦玻璃之类的日常任务 , 也统统不在话下 。
文章图片
图5/14
这一软体机器人由中科大计算机学院陈小平教授领衔打造 , 其研究成果入选机器人顶刊IJRR 。
文章图片
图6/14
具体是如何实现的呢?
如何实现?
这个机器人最大的特点 , 就是蜂巢气动网络结构 。
基于这种结构 , 制备了像象鼻一样兼具灵活度和大负载能力的软体手臂 , 其负载能力约为3Kg , 负载自重比达到了1:1 。
文章图片
图7/14
拆解来看 , 就是蜂巢结构和气囊的结合 。
蜂巢的六边形结构密度小、压缩性能和剪切性能高 , 可为气动网络结构内部提供骨架 , 具有很好的支撑性 。
这一结构是使用桌面级3D打印机打印的 , 也就决定了这一机器人成本低、易制备 。
团队成员表示 , 目前 , 最短两天就可以打印出一只60cm长的手臂 , 成本在3500元左右(包含材料费和打印服务费) 。
如果以后实现量产 , 使用模具制作可以进一步将制备时间缩短至分钟级别 。
文章图片
图8/14
而气囊是弹性体内部的一系列通道和腔室 。 当气囊充气时 , 依靠蜂巢的结构形变 , 能产生不同方向的弯曲运动或者伸长运动 。
文章图片
图9/14
气囊的制备使用的是成熟的尼龙布加工工艺 , 每条手臂大约需要250个气囊 , 总成本约1000元 。
除了蜂巢结构和气囊外 , 还有用于驱动手臂运动的比例调压阀 , 是工业上常用的气动元件 。
整个手臂使用了16个比例调压阀进行控制 , 成本约3万元 。 下一步将自研低成本驱动系统 , 进一步降低总成本 。
因此可以说 , 整个制备过程比较容易 , 各个元件都已经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
文章图片
图10/14
有了大体结构 , 就要看如何执行交互任务了 。
研究团队提出了两种控制方法 。
第一种是基于简化Jacobian模型的反馈控制 , 利用机器人在交互过程中不受环境影响的运动规律 。
第二种是基于Q-learning的控制方法 , 通过设置虚拟目标来增加训练数据 。
受人执行操纵任务的启发 , 研究团队还实现了分层控制系统 , 包含行为规划器和行为控制系统两个部分 。
而行为控制系统 , 又区分为高层行为控制器、低层运动控制器和控制终端 。
文章图片
图11/14
具体来说 , 当执行某项任务时 , 先由要行为规划器 , 规划出做什么的动作 。
以转手轮为例 , 只需要“向前 , 向下 , 向后 , 向上”这四个行为 , 就能将手轮转动一圈 。
文章图片
图12/14
然后再由高层行为控制器 , 在三维空间里设定目标 , 然后传给低层运动控制器 , 引导手臂沿着指定的方向 。
而这里的“引导” , 是指低级运动控制器为控制终端产生电压 , 以产生相应的压力来驱动软臂 。
文章图片
图13/14
最终 , 证明了在这一系统的控制下 , 软体机器人能在没有力传感器和环境精确模型的情况下 , 像人一样完成简单的交互任务 。
背后的团队
而这一机器人 , 由中科大计算机学院陈小平教授团队打造 。
文章图片
图14/14
据介绍 , 该团队在软体机器人领域研究近十年 , 曾先后获得IEEE ROBIO 2016最佳会议论文奖和哈佛大学软体机器人挑战赛第二名 。
团队成员表示 , 接下来团队将继续从自然界汲取灵感 , 开展软体机器人的相关研究 , 拓展机器人技术的边界 , 争取早日让机器人早日走进千家万户 。
推荐阅读
- 苏宁|小门店里的暖心事,三位创业者的雪域坚守
- 最新消息|宝马LG和其他公司正考虑使用量子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数字货币|比特币逼近关键支撑位 若失守恐下探40000美元
- 解决方案|蓝思科技:两智能制造项目入选工信部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解决方案榜单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天文|2022年首月“天象剧场”排片已就位,你想看哪部?
- 电子商务|国际品牌崛起 亚马逊在全球购物应用安装量中下滑至第四位
- 前瞻|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新兴领域
- 天文|星空有约|2022年首月“天象剧场”排片已就位,你想看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