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逼着所有人造车
文章图片
图1/1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半佛仙人
来源: 半佛仙人(ID:banfoSB)
昨天看到新闻 , 说大疆都要准备介入汽车行业了 。
没想到五年前还被戏称为PPT细分产业的互联网造车又成了主流赛道 。
牛夫人又重新变回了小甜甜 , 贾老师哭红了脸 。
果然未来又是历史的一再重演 。
互联网公司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 上一次闹出动静还是大家一股脑都去卖菜卖水果 , 搞社区团购 。
现在都一股脑去造车了 。 毕竟造车听上去更符合科技公司的尊贵身份 。
卖菜和造车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 。
如果跑通了模式、占有了市场地位 ,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量 , 过千亿的市场规模 。
同样都是星辰大海的生意 , 但也同样都是需要长期烧钱、烧大钱 。
几年前 , 著名造梦大师贾会计本来可以用花里胡哨的财技继续维持“生态化反” , 但由于造车烧钱烧得太厉害 , 直接把这个梦都烧破了 。 自己肉身也只能一直维持在“下周回国”的状态了 。
都怪贾老师跑了 , 不然现在要是乐视还在 , 其他几家视频网站涨价也不一定会这么放肆 。
蔚来汽车也是因为烧钱濒临险境 , 如果不是合肥地方政府果断出手援救 , 蔚来也没有未来了 。
这是一个高赔率低胜率的赌博游戏 。
虽然互联网公司也习惯于烧钱游戏 。 但烧钱和烧钱还是不一样的 , 造车这门生意实际上确定性要远远低于互联网的“传统”生意 。
中国互联网公司从2000年始 , 大多数商业模式集中在广告、游戏、电商、金融 。
讲白了就是流量生意 。
所谓流量经济 , 就是拿用户换钱 , 一旦确定了市场地位 , 携流量以令市场 , 赚的就是“过桥费”、“买路钱”、“流量税” 。
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里 , 用户本身是可以不需要花真金白银去购买服务的 , 用户本身就是互联网公司的生产资料和变现手段 。
但互联网公司想要卖车的时候 , 这套路子就不好使了 。
因为车很贵 。
你可能会因为营销广告做的好而成为某个品牌的狂热粉丝 , 也可能会用真金白银支持 , 但这个真金白银不会是十几万的购车款 。 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 , 买车都是需要深思熟虑尤其老婆深思熟虑的大件 。
客单价太高了 。
吹牛吹得好 , 粉丝相当于听了场精彩的脱口秀 。 他愿意付张门票钱就了不起 , 但你要卖他几千块的手机他都有可能翻脸 。
朋友们 , “下次一定”才是人类的本质 。
罗老师当年就是信了粉丝一张嘴 , 后来还债跑断腿 , 不过开启了直播带货又一春 , 人生也算柳暗花明吧 。
其实传统汽车已经很难有重大技术突破了 , 人类在烧锅炉这个技术上已经做到了极致 , 容不得太多的花里胡哨 。
但智能汽车实际上把自己从稳定赛道逼上了高速赛道 , 它已经从“机械产品”变成了“消费电子产品” , 而消费电子产品又是出了名的产品迭代速度快 。
在这个赛道不可能一劳永逸 , 是一个完全的竞争市场 。 飞利浦在家用电器 , 诺基亚在手机上的败局都是这个市场残酷的体现 。
互联网公司通常没有这样的耐心 , 他们习惯高举高打 , 烧一段时间钱就希望能够坐享其成 。
汽车行业 , 不存在 。
造车这门生意风险高、周期长、容错率低 , 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是很重的生意 , 即使是找代工厂也需要高额的资本性投入 , 产业链变得更长 , 商业模式也并不相同 , 过去的成功打法和经验也不能复制 。
原有的研发人员并不能直接用 , 需要再重新招 , 无论是组织、供应链都需要重新搞 。
除了钱以外 , 什么都要推翻重来 , 曲线也不能短平快 。
但还是要造车 , 不愿造车也要造车 。
只能造车 。
为什么?因为互联网公司没办法 。
除了造车和卖菜以外 , 已经没有什么能拉出足够陡峭的增长曲线的机会了 。
新的性感的故事 , 没有了 。
而且放眼望去 , 真的没有什么可以轻松赚钱的市场了 。
电商业务已经内卷成麻花了 , 各大平台恨不得天天给用户发券 , 穷尽一切手段 。
广告更是存量市场 , 在线教育和游戏更是出了名的内卷赛道 , 密集投放抢用户 , 还动不动就有政策的风险 。
市值过百亿美金的互联网公司手里都有大量的现金 , 无论是赚的还是在二级市场上募集的 , 总归要花出去获得更好的收益的 。
当故事不好讲的时候 , 手里的现金就烫手了 。
二级市场的公众公司上市是要有代价的 , 要持续在经营期间对自己的股东解释现金如何用 。
如果现金太多了 , 对个人来说要飞起来 , 但是对一个商业组织而言 , 这是跌下去的前兆 , 因为公司没有了想象空间 。 没有想象空间股价就只能被低估值 。
资本永不眠 , 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资本永远在焦虑 。
对于资本来说 , 摸鱼就是犯罪 , 总得干点啥吧 。
而且这个事情还不能小 , 既要能吸收资金 , 又能讲故事抬股价 , 还要能适量制造合适的亏损来让市场接受 。
你看 , 造车这事儿就特别给劲儿 。
造车不是小风口 , 是台风口 , 是龙“卷”风口 。
不好意思 , 连风口都“卷”了 。
即使卷 , 也足够性感 。
不想做 , 但不得不做 。
互联网公司新业务的扎堆 , 也离不开背后资本的周期 。
什么叫资本的周期 。 O2O泡沫破灭的核心难道是业务模式不行吗?
不完全是 , 有一个看不见的周期是 , 很多私募风险投资基金并不是永续存在的 , 他们的募集投资期往往是五到七年的时间 。
O2O泡沫破灭之时 , 刚好是很多基金存续期到期清退之时 。
很多朋友疑问了 , 说好的长期主义呢?这要说明一下 , 头部基金是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的 , 很多头部基金有很多国外养老基金、高校教育基金这样长线的钱 , 另外他们还可以募新基金来接老基金的盘 。
【|资本逼着所有人造车】但大多数私募基金并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 他们拿了银行理财的钱去做风险投资 , 刚好赶上了监管收紧 , 钱续不上了 。
O2O这种需要靠钱续命的产业 , 就这么死掉了 。
成也资本 , 败也资本 。
而现在这个时间节点 , 刚好是新一波募资 , 资本正是要踩油门冲冲冲的时候 , 七年之后才需要给投资人交代投的好还是坏 ,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投不投得出去 。
踩油门不可怕 , 可怕是脚底下有胶水 , 有胶水也不可怕 , 可怕的是你低头发现胶水要把脚拔出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还在开车 。
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油门踩到底 , 加速 , 加速 , 加速 。
对于投资机构和其他的主导者而言 , 现在能投出去就是业绩 , 投出去就是胜利 , 投出去就是给自己的简历绣花 。
反过来 , 如果募集的钱投不出去呢 , 就要和LP解释 , 为啥还没有花出去 , 花不出去下一轮募资就会加大难度 。
你看 , 资本也被资本绑架了 。
这也是为什么头部机构不愿意碰早期案子的愿意 , 一期基金就被塞了几百亿 , 再看几百万的案子(投资标的)就显得有些过于劳动密集型了 , 过于不体面了 。
要看大案子 , 像造车这种动辄需要上百亿才能开始量产的生意就非常适合 。
对于以募资为生意起点的投资机构来说 , “投”虽然胜率不知道但赔率大 , “不投”肯定是为自己的生意添堵 , 该怎么选择 , 早有定数 。
投出去、造一波势 , 让下一个机构接盘 , 在七年到来之前泡沫只要不破就能接着奏乐接着舞 。
不要以为人家傻 , 人家非常聪明的看到了这一切 。
更看到了泡沫年代 , 或许拥抱泡沫才是唯一正确的决定 。
然后 , 就是比谁跑得快了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代码|GGV纪源资本连投三轮,这家无代码公司想让运营流程变简单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争夺乐视大厦
- Top10|资本在哪座城市布局热情高?中国硬科技发展指数公布
- 信息|华夏基金智能排雷系统 入围首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
- 公司|专访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李论:农业创新与投资大有可为
- 技术|万恶的资本家已经在十年前的电影里植入广告了?
- 最新消息|视觉中国成立元视觉拍卖公司 注册资本5000万
- 变化|@所有人 大年三十,不放假?也不上班?!
- 真人|资本热捧的“元宇宙”是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