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只“兔子”搅浑快递江湖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作者:盛佳荦
如今快递业存量竞争愈加激烈 , 电商巨头各自站队 , “快递黑马”极兔与“电商新秀”拼多多 , 若想要在各自领域突出重围 , 似乎不得不抱团取暖 。
4月12日消息 , 拼多多已于近日通过商家版App发布声明 , 澄清与极兔速递无特殊合作、无投资关系 。 拼多多急于撇清关系 , 或是与极兔速递刚因“低价倾销”受到政府相关部门整治有关 。
据悉 , 这位此前与拼多多频传绯闻的“快递黑马”起家于东南亚 , 2020年初 , 极兔以低价烧钱的高调姿态冲入中国市场 , 仅仅花了一年 , 日单量就与通达系比肩 , 估值超过500亿元 。 其创始人李杰为OV系背景 , 烧钱换规模的激进战略颇具“拼多多风格” 。
今年以来 , 极兔无惧快递巨头封杀 , 背靠OV系资源继续高举高打 , 甚至豪言称 , 要在2021年底单量冲破4000万票/日 , 要在2022年年中冲击上市;要在三年之内做到中国第三 。
然快递行业增速正在放缓 , 且行业壁垒极高 , 需要细心搭建毛细血管般的组网 , 长时间积累规模优势 , 想要达到上述目标 , 光靠烧钱抢夺别人手中的蛋糕不太现实 , 唯一选择似乎只剩抱紧如今增长最快的电商新秀——拼多多 。
融资118亿 , 估值511亿
4月7日媒体消息 , J&T Express(极兔速递)已完成一笔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8亿元)的融资 , 投后估值约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1.3亿元) 。
背后的投资方也颇为豪华 , 博裕资本领投5.8亿美元 , 红杉和高瓴同时跟投 。 三家顶级基金同时抢夺一家年轻公司的融资份额 , 并不多见 。
令人惊讶的是 , 这位估值超500亿的快递黑马 , 成立不过六年 , 进入中国市场不过两年 。
2020年3月 , 极兔速递业务正式在国内上线 , 运营仅两个月 , 全网业务量就突破了200万件;618大促期间 , 全网日单量已稳定在了500万单以上;在去年双十一当天 , 开单量突破1600万票 , 已可与通达系比肩 。
事实上 , 快递是非常“内卷”的行业 。 国内快递公司分两种 , 一种是以通达系为代表的加盟模式 , 另一种是以顺丰和京东为代表的直营模式 。 通常来说 , 以通达系为代表的快递企业 , 与整个电子商务行业携手发展多年 , 已在规模、单票成本上具备较高护城河;而自营投入较大 , 模式较重 , 市场新入局者短期难以形成实质性挑战 。
新入局的极兔 , 借由资本助力 , 结合巨头经验 , 选择了“自营+加盟”模式 , 即转运中心直营 , 末端网点加盟 , 于是得以高效扩张 。
根据公司披露的信息 , 目前其自营网点已经达到了4500+ , 加盟网点达到了1000+(包括东南亚地区) 。 公司的全国省市覆盖率已达100% , 已建立77个转运中心 , 拥有2500多台干线运输车辆 。
2021年1月 , 极兔速递的日单量首度突破2000万大关 , 成为目前中国市场上唯一一家不依赖阿里或京东站上这一关口的快递公司 , 这同时也是快递行业公认的盈亏平衡线 。 有业内人士提示 , 这并不代表极兔已经能够盈利 , 因为其还处于烧钱扩张期 , 且快递单量还未走稳 。 不过对年轻的极兔来讲 , 考虑盈利为时尚早 , 公司现在也不太看重赚不赚钱 。
今年四月初 , 有市场传言称 , 极兔计划在美国进行规模超过10亿美元的IPO 。 据媒体报道 , 因极兔已在筹备上市计划 , 其可能不会再有私募股权融资 , 此次百亿级融资大概率已是Pre-IPO轮次 。 截止发稿 , 极兔官方对上市传闻尚未作出任何正面回应 。
值得注意的是 , 极兔的最新估值已超过圆通、申通、韵达等加盟制快递巨头 , 仅次于经营19年的中通(港股市值约1600元) 。 而在自营模式快递中 , 顺丰市值约为3000亿元 , 即将上市的京东物流估值超2500亿元 。
目前 , 极兔自营与加盟的比例大约是9:2 , 自营尚占据大头 。 市场人士认为 , 极兔当前估值500亿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若能够上市 , 其估值有望对标千亿巨头 。
OV系“野蛮人” , 杀入快递江湖
作为成功杀入快递业的一匹黑马 , 与“OV系”背景的极兔速递创始人有很大关系 。
公开资料显示 , 极兔速递创始人为李杰 , 其1998年加入江苏安徽步步高公司;2008年出任OPPO苏皖地区总经理;2013年担任OPPO印尼负责人 , 带领OPPO团队开辟印尼市场 , 并成为该市场出货量第一的手机品牌 。
2015年8月 , 在东南亚电商市场快速增长背景下 , 依托OPPO印尼遍布全境的网络 , 李杰成立了科技型快递公司J&T Express , 也就是极兔速递 。 仅用四年时间 , 极兔便快速成长成为东南亚头部电商快递品牌 。 目前公司拥有直营与加盟网点超5500家 , 现有员工超6万人 , 日均收派约180万个包裹 。
2019年9月 , 首次传出极兔速递欲进入中国市场 。 有市场人士表示 , 极兔当时被认为将成拼多多物流承运方 。 之后阿里、京东在物流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布局调整 , 或许也有悄然“应战”的成分 。
2020年3月 , 极兔速递与拼多多、苏宁易购、京东完成系统对接 , 中国官网也正式上线 , 标志着其正式杀入中国市场 。
极兔飞速成长的背后 , 事实上得益于OV系的流量“点对点喂养” 。 例如 , OPPO作为年出货量上亿 , 国内销量排名第三的手机品牌 , 在全国线下零售店数量超20万家 。 在末端派送部分 , 极兔可以深度参与OPPO手机等3C电子产品线下配送 , 以快速在国内 , 尤其是3-5线城市构建配送网络 。
另外 , 市场普遍认为 , 极兔或因与电商新秀拼多多“深度绑定” , 吃到了快递行业未来增量——下沉市场的大蛋糕 , 才得以快速发展 。
此前 , 极兔与拼多多关系一直颇为暧昧 , 双方没有承认 , 也没有明确否认 。 而从事实上看 , 据称极兔80%以上的业务来自于拼多多 。
不过近日 , 在极兔因低价战遭处罚后 , 拼多多紧急发布声明撇清了关系 。 其中指出 , 近期极兔速递部分网点及工作人员在开发客户过程中 , 向商家传达的“拼多多订单使用极兔速递发货可以免除虚假发货相关处罚、被处罚机率低“、“有拼多多投资、双方有特殊合作关系”等消息不实 。
拼多多声明称 , 《拼多多发货规则》目的是规范商家发货行为、保障消费者购物体验;拼多多坚持平台化经营 , 春节期间与极兔速递开展的特约保障合作已于2021年2月22日结束 , 平台发货规则按照平台公布的统一标准执行 , 同商家发货选择哪家快递公司无关 。
除了资源上的支持 , “OV系”的烙印还更多体现在经营风格上 。 比如极兔的核心战略是靠低价烧钱打“闪击战” 。
据悉 , 在义乌 , 快递公司普遍成本价的1.4元/单 , 每件包裹收入多在1-3元浮动 。 而极兔定价基本与性价比著称的通达系接近 , 甚至一度会比通达系每单低1~1.5元左右 。 还曾有极兔加盟商为冲刺销量 , 不惜以低至0.8元每件的亏本价格收件 。
值得一提的是 , 极兔是两头发力 。 不仅给予寄件方低价 , 在运输的人员配置方面 , 还给予快递员高价 。 资料显示 , 当通达系快递 , 因派费屡屡下降导致快递员罢工的时候 , 极兔速递的快递员正拿着通达系快递员2~3倍的派费 。
不过 , 激进的低价战策略有影响行业正常秩序的嫌疑 , 极兔的高调行事也早就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
4月7日消息 , 义乌邮政管理局人士确认 , 因“低价倾销” , 极兔速递被诊治 , 主要措施是停运部分分拨中心 , 已于当日执行 。 前一日下发的警示函显示 , 该局已相继四次通知极兔速递不得用远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 , 但该公司并未按照要求整改 。
“快递黑马”的未来
近几年 , 随着行业增速明显放缓 , 增量变存量成为共识 , 头部玩家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 , 外人更难插足 。 后浪袭来 , 老牌快递巨头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 纷纷站起来“围剿”极兔 。
比如 , 韵达发布了《关于全网禁止代理极兔业务的通知》 , 要求在揽派两端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代理极兔快递业务 。 同时 , 圆通也在内网发布了《关于代理极兔业务的处罚通告》 , 对涉及违规代理极兔业务的分公司进行了30000元的处罚 。
如今快递业格局愈加明朗 , 各家似乎都已“占山为王” 。 兴业证券在《2021 年快递行业趋势研判》报告中指出 , 加盟制快递行业正在加速分化:极兔伴随拼多多快速扩张;中通和韵达倾向于对电商平台中立;而规模较小、阿里持股较多的圆通、申通和百世则变得更依赖阿里 。 这也意味着 , 未来快递行业的竞争将变成从别人碗里抢肉 。
虽然从公司东南亚的客户看 , 极兔与阿里旗下的lazada、以及阿里领投的Tokopedia等电商平台都保持紧密联系 。 但在国内业务方面 , 极兔似乎更难从厮杀正酣的既有电商市场中分到一杯羹 。
除了外患 , 也有内忧 。 比如扩张步伐过快 , 容易留下后遗症 , 如今极兔配送质量堪忧 。
与其他快递公司相比 , 极兔在转运中心、车辆与设备、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仍旧非常薄弱 。 体现在配送质量上 ,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 , 去年12月 , 极兔的订单投诉率被用户投诉到邮政系统的比例为0.06% , 是圆通的三倍多 。
那么对于风头正盛的极兔而言 , 未来增长点可能在哪里?
一方面 , 现在公司扩张仍未见减速 , 国内业务同步高速推进中 。 据报道 , 自3月1日起 , 极兔快递在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浙江(部分)省区已全面开通运营 , 其他地区后续将逐步开通 。
另外 , 境外与跨境等国际化业务将能为极兔在国内市场的酣战提供极大支持 。 今年1月份 , 极兔国际正式成立 , 其依托于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地布局的网络 , 开始提供国际快件(国际标快和国际小包)服务 。 3月 , 集团在印尼唐格朗市的布迪亚尔托机场首架全货机首飞 , 象征着公司正式开启航空高端件业务板块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只“兔子”搅浑快递江湖】分析观点指出 , 极兔的国际化能力优于其他国内快递企业 , 其可凭借海外网点优势 , 重点突破跨境电商客户 , 形成差异化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