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经过几个类地行星和气态巨行星后 , 我们可以找到冥王星这一矮行星 。 当冥王星位于远日点时 , 冥王星距离地球4.6亿英里 。 虽然冥王星距离太阳十分遥远 , 然而它仍然不是最靠近太阳系边缘的天体 。 随着对外太空的探索逐渐深入 , 许多隐藏在太空暗处的陌生而神秘的天体逐渐显露出了它们的真面目 。 让我们一起探究除了冥王星以外其他潜伏在太阳系边缘的天体吧 。
在经过庞大的矮行星阋神星后 , 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个编号为2007 OR10的陌生天体 。 当这个神秘的天体位于远日点时 , 它与太阳之间有整整9.4亿英里的距离 。 除此以外 , 2007 OR10运行在一条狭长的椭圆轨道上 , 每549地球年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公转 。 2007 OR10是科学家于2007年7月在柯伊伯带内一个离散盘里发现的众多矮行星其中之一 。 科学家同时发现了若干个带有狂野而随机的运行轨道的冰质天体 , 这些轨道痕迹被认为是太阳系形成期间与海王星的引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
【太阳系|听说过共工星吗?太阳系中最大的无名世界,它真的存在吗?】2007 OR10最初因为它假定的雪白表面以及七个已被观测到的矮行星而被拟命名为白雪公主, 然而事实证明它实际上是柯伊伯带里发现过的颜色最红的天体之一 。 因此 , 白雪公主这个名字只好被放弃了 。 在那以后的近十三年里 , 2007 OR10一直都是太阳系内最大的未命名星体 , 直到2019年5月29日 , 这颗冰质矮行星终于通过大众投票获得了它的名字:共工星 。 这个名字暂时还是非官方的 , 因为它还未得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批准 。
不过基于共工星这个名字符合IA起名标准 , 我们可以确认这个名字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承认 。 共工这个名字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共工 , 传说中的共工有着红发蛇尾 , 热衷于制造混乱和洪水 。 共工星的直径约为780英里 , 是柯伊伯带里观测到的大小仅次于冥王星和阋神星的十大天体之一 。
目前来说 , 共工星很有可能由岩石和水冰构成 , 就像区域内的其他矮行星一样 。 其表面有类似甲烷的痕迹 , 甲烷冰与宇宙射线产生反应可能导致了这颗矮行星表面呈深色 。 共工星(Gonggong)的自传速度比柯伊伯带中已知天体的速度都要慢 , 它的一天大约有45个地球时 , 这可能与它2016年被发现且尚未被命名的一颗小卫星有关 。 下一次 , 我们将前往同样位于柯伊伯带这个被冰封的区域中的 , 另一颗被称为“亡神星”(Orcus)的可能的矮行星一探究竟 。
相关知识 矮行星是一种行星质量天体 , 它不是卫星 , 也不像行星那样霸占其轨道以及附近的区域 。 也就是说 , 它直接环绕着恒星 , 并且自身的重力足以达成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通常是球体) , 但未能清除邻近轨道上的其他小天体和物质 。 冥王星是矮行星的典型例子 。 行星地质学家们对矮行星感兴趣的地方在于 , 它们是层化的、地质活动活跃的天体 , 它们可能向我们展现更多的行星地质状况 , 这一点在2015年新视野号(the New Horizon)飞掠冥王星时被证实了 。
太阳系中矮行星的数量是未知的 。 这是因为判断一个天体是否达成流体静力平衡 , 需要通过航天器对其进行近距离的观察 。 目前的六大矮行星要么接受过探测器的访问(冥王星和谷神星) , 要么至少拥有一颗已知的卫星以供人们估算它的质量和密度(冥王星 , 阋神星 , 妊神星 , 鸟神星 , 共工星 , 卡戎星) 。 质量和密度反过来也可被用于证实流体静力平衡模型 。
“矮行星”这个名称是由行星学家艾伦 斯特恩(Alan Stern)创造的 , 并且当时被列入了太阳系中行星质量天体的三个分类 , 其他两个分别是经典行星(八大行星)卫星 。 矮行星正如其名称所述 , 曾经被认为是行星的一类 。 然而 , “矮行星”这个名称在200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再次采用 , 并归入了次行星(对于围绕太阳运行的三种天体中的一个新分类)的分类中 。
推荐阅读
- 影像|听说今天雷总和苏炳添赛跑了?
- 作战|呱呱呱,听取蛙声一片~
- 穿越|解锁听歌新姿势,这款音乐播放神器值得一试?
- 识别率|一群年轻人教“AI”学手语,目标是让千万聋人被“听见”
- 智能|AGV新一代模式开启,AGV+你有听说过吗?
- 对讲|小米有品上架318对讲音频滑雪镜:能听歌,-40℃也能用
- 记忆|为什么现在的年度听歌报告,越来越好哭了?
- 平台|【生活】网易云/QQ音乐/美团/抖音年度报告出炉 你最常听/刷谁?
- 苹果|苹果 Apple Music 发布 2021 音乐回忆歌单:都是你爱听的歌曲
- 科大讯飞|以爱之能,自由听说——科大讯飞无障碍智能通信产品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