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进击的兔子”:极兔劲掀价格战 快递圈载不动几多愁


_原题是:“进击的兔子”:极兔劲掀价格战 快递圈载不动几多愁

证券时报网|“进击的兔子”:极兔劲掀价格战 快递圈载不动几多愁
文章图片
图1/3


证券时报网|“进击的兔子”:极兔劲掀价格战 快递圈载不动几多愁
文章图片
图2/3


证券时报网|“进击的兔子”:极兔劲掀价格战 快递圈载不动几多愁
文章图片
图3/3

快递业应从"拼价格"走向"拼服务"
833.6亿件、8795.4亿元 。
今年1月14日 , 国家邮政局公布2020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 全国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数据再次刷新纪录 , 分别同比增长31.2%和17.3% 。 可以说 , 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 国内快递业还能取得如此佳绩 , 实属不易 。 但与此同时 , 国内快递业的"内卷"也愈演愈烈 , 价格战打得正酣 。
普通消费者或许并不会关注快递业正在为几块钱 , 甚至一块几毛钱争得你死我活 , 而是更关注"快递员能否快速上门"、"快件能否送货上门"、"快递员态度好不好"等等 。 笔者一位朋友是每天刷淘宝的"网购达人" , 但近日的网购经历让她有点恼火 , "等了半个月都没收到货 , 商家查询订单后发现 , 订单寄丢了 , 浪费我等待的时间 。 "朋友说 , 商家也无奈地对她进行了赔付 。
快递业本质上属于服务业 , 服务业的本质是做好服务 。 即便国内快递公司大多把B端的电商作为业务主战场 , 但电商的客户终究是千千万万的个人消费者 。 在早年快递业的粗放式发展中 , 各个快递公司只管眼下攻城略地 , 服务差异化在草莽时代难以体现出来 。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 , 对服务品质的要求都越来越高 , 衡量标准也越来越客观 , 谈服务不再是"空中楼阁" , 而是需要真真切切地落到实处了 。
三年前国内曾经出现过一家名为全峰快递的公司 , 该公司在鼎盛时期 , 在全国拥有5000个网点 , 每日最高接单量一度达到100万件 。 可惜的是 , 由于后期种种经营不慎 , 出现丢件、怠慢客户等情况 , 公司最终倒闭 。 对于快递公司而言 , 资金链断裂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但长期的怠慢客户却是"慢性自杀" 。
如今的快递业价格战 , 通过低价倾销来抢占市场 , 把资金投入到补贴上 , 而不是建立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 , 势必会极大影响服务质量 。 以当前的极兔速递为例 ,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 , 2020年12月 , 极兔的订单中 0.06%被用户投诉到邮政系统 。 相比之下 , "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百世汇通、韵达)中被投诉最多的圆通 , 其投诉率也只有极兔的1/3 。
如果极兔继续采取价格战 , 其核心物流能力的空心化还会加剧 , 对服务质量的影响也会持续加深 。 最终 , 只有良性竞争才能促进整个物流生态体系更加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 快递业也需要尽快从拼价格向拼服务转型 。
证券时报采访人员 韩冰
近期 , 国内的快递业有点不太平 。
先是快递重镇义乌的快递价格跌破1元大关 , 再是快递巨头顺丰一季度业绩出现巨大亏损 , 连电商龙头拼多多也被卷入快递企业的舆论风波里 。
这一连串事件环环相扣 , 引爆者正是入局国内快递业仅一年的极兔速递 。 不到一周时间 , 极兔速递被义乌管理局关闭了部分转运中心、被拼多多声明划清界限 , 此前还遭到国内多家快递公司“封杀” 。
事实上 , 入局以来 , 极兔速递以低价抢夺市场的声音此起彼伏 , 业界更是有声音认为极兔速递让国内快递业几近“熄火”的价格战再次“重燃” , 成为行业走向良性发展的“绊脚石” 。 但与此同时 , 极兔速递刚刚获得国内顶级风投机构投资 , 受到资本的认可 。
极兔速递何许人也?是什么让其快速崛起成为行业的“搅局者”?国内快递业格局是否会因这只“进击的兔子”而生变?
“价格战未来会缩减 , 但不会消失 。 ”国内一位快递业资深人士对证券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当前快递物流市场正在向数字化转型 , 未来不排除一些互联网巨头通过收购跨界进入 , 但一味的价格战应该需要监管介入 。
名门出身资本加持
业务和融资“双丰收”
国内快递界日前罕见传来了一则投融资消息 。 据媒体报道 , 极兔速递已完成一笔18亿美元的融资 , 由博裕资本领投5.8亿美元 , 红杉资本和高瓴同时跟投 , 投后估值78亿美元 。 对于这笔融资 , 投资方红杉资本对证券时报采访人员称“不作评论” 。
对于此次78亿美元的投后估值 , 国内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认为 , 估值有点高 , 泡沫不小 , 毕竟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营收等指标还未经过审计和考验 。 那么 , 这只入局国内快递业仅仅一年时间的“兔子”为何能获得国内顶级投资机构的青睐 , 并创下了在业内人士看来都有点过高的估值?极兔速递何许人也?
事实上 , 这个国内快递业的“新兵”在东南亚早已小有名气 。 公开资料显示 , 截至目前 , 极兔速递在全球拥有近35万名员工 , 业务覆盖中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柬埔寨及新加坡八个国家 。 这是一家来自东南亚的快递公司 。
但是 , 这家东南亚公司的创始人却是中国人 。 资料显示 , 极兔速递创始人是来自步步高OPPO体系的李杰 。 李杰1998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营销专业 , 是公司里的一位传奇人物 , 极具威望和号召力 。 2008年前后 , 李杰担任OPPO苏皖地区总经理期间 , 便是有名的区域冠军 。 2013年 , 李杰被派驻到印尼开拓海外市场 。 两年后 , OPPO在印尼手机市场的份额从0提升至20% , 名列市场占有率第二 。
2015年8月 , 李杰带领团队在雅加达成立了快递公司J&T Express , 创建初衷本是解决OPPO手机在东南亚地区的运输问题 , 却借助OPPO遍布印尼的关系网络进入发展快车道 。 仅仅两年时间 , J&T Express成为了东南亚市场单量第二、印尼快递行业单日票量第一的快递公司 。
在印尼“攻城略地”之后 , J&T Express开始将目光瞄向更广阔的中国市场 。 2019年 , J&T Express收购上海老牌快递公司龙邦速运 , 获得了其持有的国邮级许可证 , 允许在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 。 极兔速递由此低调入局国内市场 。 据业内人士透露 , 作为步步高集团董事长段永平的门徒之一 , 李杰得到了不少来自OV系的资源倾斜 , 最显而易见的是 , 师出同门的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助其在国内市场上撕开了一大道“口子” 。
据媒体报道 , 目前极兔90%以上的单量来自于拼多多 , 甚至有商家称用极兔速递发货可以免除虚假发货的相关处罚 , 或者被处罚机率较低 。 对此 , 拼多多发布声明 , 澄清与极兔速递“无特殊合作、无投资关系” 。 但证券时报采访人员从拼多多商户处了解到 , 大概两年前平台确实有在内部微信号上发通知推荐商户用极兔速递发货 , 但后来转为口头通知 。 “我一直以为极兔就是给拼多多送货的 , 因为我经常在拼多多上买的东西都是极兔送的 。 ”拼多多用户邓先生对采访人员表示 。
除了拼多多 , 极兔在去年3月分批起网后 , 还接入了当当网、苏宁、有赞等11家电商平台 。 此后 , 低调入局的极兔开始了高调的“极速前进” 。 公开数据显示 , 2020年6月、10月以及2021年初 , 极兔日单量分别达到500万、1000万、2000万的里程碑 。
极兔速递官网显示 , 极兔已在全国投产77个转运中心 , 搭建350多组自动化矩阵 , 分批投入超过1300套自动摆轮设备和500套DWS智能扫描设备 , 以此打造高效、智能的分拣体系;此外 , 极兔已初步建立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 。 运输干线方面 , 极兔称目前已有干线运输车超2500辆 , 运输干线超2000条 , 省际联通率达100% 。
能否撼动行业格局?
极兔速递快速拿下市场 , 靠的主要还是“价格战” 。
以低价吸引客户 , 待占领市场、培养用户习惯和粘度之后 , 再把价格提高 , 这种熟悉的打法与许多互联网公司和早年的“通达系”如出一辙 , 而且它们几乎都验证了这个模式的可行性 。 业内也普遍认为 , “价格战”是市场无序时最容易达到目的的竞争手段 。
事实上 , 快递业的“价格战”一直持续到2019年 。 据证券时报采访人员了解 , 2019年6月 , 申通在义乌一度将电商件的价格降到9毛/单 , 导致当时有些快递网点差点发不出工资 。 之后大家通过谈判 , 最终将价格提高到2.5元/单左右 。 谁料 , 极兔入局之后 , 义乌当地的快递业价格战“重燃” , 今年春节过后每单价格再度跌破2元大关 。
但某快递公司相关业务人士王珂(化名)对采访人员表示 , 实际上 , 从2014年开始 , 随着数字物流的出现 , 快递已经逐步从价格竞争开始转向技术和效率竞争 , 加快了从价格战中走出来的步伐 , 每年的快递平均单价降幅都在收窄 。 到2019年 , 快递平均单价只比上一年度降低了1% 。 但2020年 , 极兔的入局将当年的快递平均价格拉低了11% , 创2014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
2021年1月快递服务业务经营数据显示:顺丰、圆通、申通、韵达的快递业务单票收入分别为17.26元、2.38元、2.51元、2.23元 , 同比降幅分别达到12.4%、19.3%、23.9%、22% 。 在海外上市的中通虽未单独披露单票收入 , 但公司CFO颜惠萍表示 , 2020年中通也将单票价格下降了约20% 。 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梅松2021年3月在电话会上表示:“2020年四季度极兔的占比迅速提升 , 整个行业中每家的市场份额都被极兔瓜分了一部分 。 ”
然而 , 在国内快递业专家赵小敏看来 , 极兔更有可能是价格战的“终结者” 。 “没有极兔 , 价格战也会继续打 , 它进来之后会更猛烈 , 甚至把价格战快速地推向临界点 , 因为市场份额没有变 , 如果覆盖网络出现波动、降价补贴使得资金链跟不上 , 价格战就打不下去了 。 ”赵小敏说 。
在赵小敏看来 , 对极兔来说 , 随着业务量的加大 , 当务之急是要解决运营管理的问题 。 因为目前除了低价 , 暂时看不到极兔还有别的优势 , 但如果网络和管理承载不了与日俱增的业务量 , 市场上任何一处风吹草动都能让它陷入被动境地 。 “这次的融资如何花 , 是市场下一步的看点 。 ”赵小敏认为 , 无论从规模还是单票成本上 , 几家上市快递企业都具备较高的护城河 , 极兔入局想撼动市场格局是比较难的 , 其网络承载能力建设和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 , 都需要时间 。 对于新入局的极兔速递 , 安信证券分析 , 其在流量上有望获得OPPO的支持;另外 , 在末端派送网络亦可能与OPPO庞大的线下门店展开合作 , 尤其在3~5线城市 。
对于快递业的价格战 , 快递业专家杨达卿分析 , 有多种因素导致:一是快递市场本身未建立市场集约化 , 市场竞争胶着情况下 , 打“价格战”直接有效;二是极兔等新市场主体和部分传统快递企业以新模式拓展市场 , 更愿意以“价格战”快速赢取局面;三是 , 数字化科技正在改变传统企业的市场格局 , 在此期间 , 既有格局逐渐松动 , 让有意上位的企业愿意以“价格战”寻求突破 。
【证券时报网|“进击的兔子”:极兔劲掀价格战 快递圈载不动几多愁】前述国内快递业资深人士表示 , 中国每年打价格战内耗的巨额资金 , 够买很多货运飞机了 。 中国要竞争的企业是美国的FedEx和UPS等 , 不是印尼的极兔 , 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武器不应是低价 , 而应是先进的全货机和高品质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