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腾讯PCG大调整:腾讯视频、腾讯微视、应用宝合并,姚晓光主管QQ

文:余洋洋 张信宇
36氪获悉 , 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4月15日宣布进行新一轮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 。
1.在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下 , 成立“在线视频BU(On-line Video Business Unit , OVB)” , 由腾讯视频、微视、应用宝整合而成 , 继续深耕视频赛道 。
2.腾讯副总裁孙忠怀担任该BU的CEO , 主管内容、运营和会员体系;腾讯副总裁林松涛担任该BU总裁 , 主管产品体系和技术 。
3.腾讯副总裁、互动娱乐事业群(IEG)天美工作室群总裁姚晓光 , 兼任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社交平台业务负责人 , 主管QQ;原业务负责人梁柱不再担任 , 另有重要的业务任用 。
4.腾讯副总裁陈菊红不再负责腾讯新闻业务 , 将调往其他BG , 另有重要的业务任命 。 腾讯新闻的负责人另有任命 。
这是PCG自2018年9月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整 。
为了应对来自字节跳动的挑战 , 腾讯曾在2018年初复活此前一度不被重视的微视 , 并让“常胜将军”林松涛负责微视业务 。 但两年多防御与跟随的战略并没有让微视取得市场认可的成功 , 反而是微信重注的视频号更加吸引内容创作者的涌入 。
目前 , 微视的DAU约在四千万到五千万之间 , 而快手在3亿左右 , 抖音则在6亿左右 。 而快手抖音在短视频主业务基础上 , 正在迅速扩张将业务触角伸入直播、电商、音乐、影视、教育等多个领域 。 据市场消息 , 整个字节跳动的估值已经开价到4000亿美元;而今年2月上市的快手目前也有超过1400亿美元的市值 。
短视频这个产品形态带来的商业价值和业务想象力都非常可观 。
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快速挤压了长视频平台的份额 。 以影视版权争议为例 , 4月9日 , 包括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在内的逾70家影视公司、平台和协会发布保护影视版权的联合声明 , 呼吁短视频平台和公众账号生产者尊重原创、保护版权 , 希望形成“先授权后使用”的良好行业生态 。
此外 , 长视频平台之间的版权大战目前也还看不到尽头 。 即使腾讯视频与爱奇艺是长视频行业的前两名 , 可是双方仍旧处在持续亏损的经营状态中 , 并且活跃用户增长和付费用户增长都已经双双放缓 。
这导致长视频平台必须提高单用户价值 。 4月10日 , 腾讯视频再次提高会员价格为连续包月20元 , 在用户使用时长和商业变现上都不占优势的长视频平台迫切需要寻求改变 。 此前 , 另一大头部长视频平台爱奇艺已经提高了会员价 。
由于反垄断的监管环境和舆论环境 , 去年腾讯对爱奇艺潜在收购案也已经而搁浅 。 通过与外部竞争对手握手言和的大门事实上关闭了 。
“内容”一直是腾讯的核心战略之一 , 腾讯迫切需要做出一款能与字节跳动抗衡的内容产品 。 而单纯短视频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先机都已经失去 , 即使集团给微视的资源再多 , 腾讯在短视频赛道也很难再追上抖音快手 。
在此背景下 , 腾讯不得不向内部组织动刀 , 以寻求长视频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协同的增长动力 。 腾讯视频与微视两大视频业务的整合 , 就是腾讯试图打造集影视、综艺、UGC内容为一体的在线视频BU 。
2018年腾讯930变革后 , OMG与移动网络事业群(MIG)、社交网络事业群(SNG)三个事业群的业务经过拆分重组 , 融合成了现在的PCG , 由腾讯COO任宇昕担任总裁 。
人事方面 , 不同于腾讯一直以来对VP进行单独考核的做法 , 任宇昕接手PCG后 , 用合伙人制将PCG的所有VP拧在一起 , VP们的利益被绑定 , 成功了共享功劳 , 失败了也要共担责任 , 整个PCG的业务与所有合伙人的年终激励相挂钩 。
【36氪|腾讯PCG大调整:腾讯视频、腾讯微视、应用宝合并,姚晓光主管QQ】不过两年来 , PCG并没有副总裁级别的高管因为合伙人制而卸任 。 腾讯对高管一向非常宽容 , 除了历史上罕见的几次 , 并不常对副总裁以上的高管动刀 。 即使有高管出局 , 也会给其在公司内外缓冲的时间 。

    推荐阅读